剪辑软件AIGC功能测试,谁是趁手的创作工具?

随着 AI 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有不少创作者利用 AI 工具参与协助文案撰写、图片绘制、视频拍摄、视频和图片后期等工作,AI 技术为各行各业的创作者赋能已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除了国际上各种 AI 软件应用之外,国内的各家大厂也都在积极探索 AI 技术,进行产品迭代。在大厂的技术加持下,目前有许多创作工具搭载了 AI 创作功能,以期激发创作者的灵感,为创作者减负。

单从剪辑软件上来说,百度的产品度加就是新一代的 AI 原生创作者工具,拥有搭载 AI 热词热点追踪、AI 成片、AI 数字人等功能,帮助各种类型的创作者完成视频创作,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特别是 AI 数字人功能,为不擅出镜的创作者提供了可靠工具。

字节旗下的剪辑软件剪映也搭载了相似的功能,帮助创作者优化视频制作流程,提高内容创作效率。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这些创作工具究竟表现如何?哪一个在 AI 创作上表现更优秀?哪一个的原生剪辑功能更加强大?

克劳锐带来了一份剪辑软件的 AI 功能使用测评,在实际测评中带你了解。

AI 生成文字 +AI 成片 PK

首先要测试的是 AI 生成文案(智能优化文案)和一键成片功能。

从拥有 AI 功能的视频创作工具角度看,AI 文案是 AI 成片的前置能力,用户先通过 AI 文案输出视频脚本,再通过一键成片功能转化为视频,因此我们将两个关联的功能放在一起进行测评。

克劳锐选取了三个不同领域的话题进行测试,分别是生活类、时事类、娱乐类话题,来看看度加和剪映的表现如何。

第一个测试的是生活类话题,“几点睡觉算熬夜”,这个话题难度较低,主要测试的是两者的表达结构是否完整,内容输出是否具有逻辑性。

先来看度加生成的文案,度加整个文案生成的过程大概需要 20-30 秒,文案表达完整,逻辑也很清晰。文案可以根据视频提取和链接提取进行一键导入,再通过 AI 进行优化和改写。

对于“几点睡算熬夜”这个话题的核心,度加给出了正面答案,度加这段文案还有一些亮点,针对视频给出参考标题和人性化的结尾问候语。整体来说,文案的质量不错,作为视频脚本可用性较高。

图源度加

接着来看剪映生成的文案,剪映生成文案时间在 1 分钟内,一次可生成多条文案。文案可以根据头条链接提取。

图源剪映

剪映生成的文案逻辑性和完整性略显不足,缺少了对熬夜的定义、危害和相关建议,提到了睡眠的作用和助眠方法。对问题核心没有给出正面回答,文案可用性有限。

然后到对比成片效果的环节。

使用度加的一键成片功能,花费时间一分钟,生成了长度在一分钟左右,素材完整、有配音和字幕的视频。

具体来看,度加的视频素材匹配性较强,“超过 12 点睡觉竟然算熬夜”配上了时钟指向 12 点的画面。视频素材和脚本的相关性高,度加很好地领会到创作者的实际需求,成片直出效果较好。

剪映的一键成片功能花费时间在 1 分 20 秒左右,生成了 1 分 22 秒的视频。剪映的成片中素材比较丰富,大部分素材为图片素材,晚上睡眠时间相关处配上了“周末睡懒觉”的图片素材。

第一回合,度加在文案逻辑性、完整度,视频素材匹配度上表现较好,剪映的成片中素材匹配性中等。

第二个话题为时事类话题“冬季流感高发,该如何预防”,这个话题难度有一定提升,考察 AI 能否根据热点信息生成文案。

度加生成的文案表现稳定,分析了流感的成因、症状、预防措施和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在使用度加的过程中可以自由调整和预设文案的类型、观点,再使用 AI 优化调整文案,整体使用感较好。

图源度加

剪映的文案在这次表现比上一个好,逻辑清晰,结构完整,文案可用。

图源剪映

一键生成视频的对比中,两者的差别在于视频素材的使用上。度加生成的视频约 57 秒,全程采用视频素材,共使用视频素材 13 个。

剪映生成的视频约 1 分 23 秒,共使用素材 16 个,视频素材 7 个,素材与文字脚本匹配性较好。不过素材有出现前后不连贯的现象,全程使用漫画、摄影素材的剪映在结尾插入了一条现实中医院的视频素材。视频直出效果中等,成片经过人工进行素材替换后可用。

第二回合,二者文案都可用,度加一键成片功能中使用的视频素材使用较丰富,剪映使用图片素材较多,比较依赖人工调整。

第三个话题为娱乐类热点话题“ GQ2023 盛典开启,半个娱乐圈齐聚浙江小镇”,这个话题的难度更上一级,比较考验综合能力,考验文案能力和生成视频功能的素材匹配性。

文案上,度加生成的文案信息点基本准确,有针对每个明星进行具体讨论,文案整体可用。

图源度加

剪映生成的文案信息点存在少许不准确的部分,整体文案风格比较活泼和口语化。

图源剪映

视频生成效果对比,度加表现不错,能根据关键词进行匹配,一键生成功能还有娱乐号的后期包装,视频可用性强。

剪映还是使用较多图片素材,AI 直出视频比较依赖创作者进行调整。

第三回合,度加直出的视频后期包装有娱乐号质感,素材匹配性好,剪映的原生素材、模板丰富。

整体来说,剪映的 AI 生成文字和一键成片功能具备一定参考性,成片直出效果中等,整体比较依赖人工进行调整。

而度加的 AI 文字生成功能可用性较高,视频直出效果优秀。度加 AI 成片功能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素材匹配度、丰富性以及生成效率上。

不难发现,度加在追热点的表现上表现得相当优秀,热点事件信号能快速捕捉,一键生成文案能抓住信息点,视频素材具有时效性,能为创作者节省精力。基于以上这些优势,度加能帮助创作者快速成片,赋能全流程 AI 创作,是一款更适合 AI 原生创作者的创作工具。

试试数字人

紧接着要测试的是数字人生成功能,AI 数字人在这两年应用较为广泛,不少内容平台和直播电商平台的都出现了数字人的身影。

克劳锐将通过生活类和时事类两个话题来测试数字人的拟真度、模板丰富度和自由度。

第一个话题为生活类话题“如何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度加生成的 AI 数字人功能目前上线了 10 个形象,数字人的形象、声音、年龄、背景各异,按照背景模板的场景可区分为较为严肃的工作场景和相对休闲的生活类场景。

图源度加 APP

我们还是先通过 AI 生成文字,再根据文案生成数字人口播视频。

度加的数字人生成视频的背景模板不可修改,每一个数字人形象都可以先预览,选择数字人形象之后,再输入文案即可生成数字人视频,视频自动渲染大概需要 1-3 分钟,之后就可以开始调整视频素材和数字人素材。

可以从度加生成的数字人视频中观察到,度加数字人视频的嘴型、手势变化、眨眼,还有讲解过程中头部的运动都比较自然,拟真度较高。在视频生成后,添加文字标题、选取字幕样式、视频包装模板之后即可输出。

在体验过程中,克劳锐发现度加正面向全网招募具备原创内容生产能力的创作者,进行定制数字人合作,用户填写调查问卷,证明自己的生产创作力后即可报名参与。

在个人定制数字人的同时,度加还为头部 KOL 定制数字人,如度加与秒懂百科携手推出的纪连海数字人。纪连海老师曾登上《百家讲坛》,讲述清朝名臣的故事,数字人纪连海生动自然,语言表达抑扬顿挫,具有个人特色。

度加通过数字人定制功能,满足创作者不露脸进行口播的需求,还能帮助部分创作者尝试新的内容创作模式,提高内容生产效率。

剪映的数字人生成功能有一定自由度,有 4 个人物 15 个模板,支持更换数字人景别、背景,也支持在一个视频中使用多个数字人形象。

在使用过程中,剪映的数字人静态形象有时存在黑边,与背景融合效果中等,其次是会出现 AI 成片时长与数字人口播时长不匹配的现象,比较依赖人工进行调整。

为了视频效果观感流畅经过人工剪辑

第二个测试话题为时事话题“故宫今天起 3 天门票已约满”。

度加的数字人在动作拟真度上表现稳定。度加可以在生成数字人视频后进行一键包装,操作便捷。

度加还能根据文本内容自动匹配素材,在“故宫门票约满”这个视频中,度加就在文案提及“故宫雪景”时匹配了一张故宫雪景的图片素材。

另外,克劳锐还观察到,度加正在为更多垂类的优质创作者提供 AI 数字人支持,服务更广泛的用户消费群体。

郑州中原报业集团正观新闻《黄河评论》主编 评论员王攀

剪映生成的数字人拥有美颜、变速、特效动画等多种功能,有一定可自定义修改的空间。

未经人工剪辑效果

整体来说剪映的数字人拟真程度中等,在操作过程中拥有一定的自由度。

而度加的数字人形象更加自然拟真,功能操作简单,降低创作门槛。整体来说,度加的功能更加简便随心。

据克劳锐了解,度加剪辑 App 还对少量创作者内测开放了数字人素材匹配和语音驱动数字人生成两种功能,期待帮助创作者们更高效地实现内容创作。

度加通过语言大模型对口播文案进行语义理解和素材匹配,可以自动推荐出适合视频文案的素材,只要几分钟,就能生成高品质的视频内容。创作者还可以通过语音进行数字人模型驱动,在各种场景下都能快捷高效地进行内容生产。

写在最后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的对比,不难发现,每一个搭载 AIGC 功能的产品都拥有不同的定位和差异化优势。

剪映长于“剪辑”,剪辑功能专业、模板齐全,是全能的剪辑工具。而度加则更擅长 AIGC 创作,在 AI 生成文案、AI 生成视频、数字人三个功能上都表现出无可替代的优势,更适合 AI 原生创作者在平台内“一键式完成”内容制作。

通过测评,克劳锐感受到此类产品在 AIGC 的能力迭代和产品功能进化上日新月异。通过实测对比,克劳锐认为上述这些产品都做到了为创作者赋能,帮助人们实现“降本增效”。

AI 技术的进步今后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创作者,改变内容创作的方式、内容呈现的形式和边界。随着 AI 能力的拓展和对创作方式的影响,利用 AI 能力开拓视频创作新玩法,将会是每个内容创作者面临的新趋势。而在 AI 赋能生产工具、实现生产工具进步的当下,我们始终对未来保持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