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解放碑的钟“上发条”?是不是搞错了?当然没搞错,也不是段子、恶搞。而是真资格的我们重庆人自己讲自己的故事!
12月16日下午,位于南滨路的精典书店里人头攒动。著名文史专家何智亚、地名专家李正权、著名作家吴景娅等齐聚一堂。让他们翘首以待的,是一场有关重庆城和重庆人的“故事会”——专栏作家马拉带着自己的新作《口述重庆:从母城到江湖的民间生活史》现身,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精彩的故事,徐徐展开了一幅烟火气十足的重庆画卷。
《口述重庆:从母城到江湖的民间生活史》马拉 著
画卷打开,里面既有70多年前专职给解放碑的钟上发条的市井百姓的亲口回忆,也有类似“傻儿师长”原型范绍增儿子这样的名门后代的娓娓道来。
《口述重庆:从母城到江湖的民间生活史》(以下简称《口述重庆》)的作者马拉曾是重庆晨报的记者,同时也是专栏作家。书中文章也主要源自他2011年4月起在《重庆晨报》上开设的“马拉打望·城与人”的专栏。但集结成书却是马拉的挚友、精典书店创始人杨一的主意。
“刘雪庵、白智清、任鸿隽、卢作孚、罗中立、陈萨、陈坤、黄珂……重庆出了这么多不同领域的名人。他们散落在重庆的乡间田野,伫立在长江边、嘉陵江畔,就像是一颗颗星星,照亮了我们这座城市,守护这座城市,给予这座城市温暖、力量和奇迹。”杨一说,马拉专栏刚好就把这一颗颗星串成了城市人物星链。
《口述重庆》由此诞生。
根据受访人物的不同特点,马拉将整部《口述重庆》分成了9个板块。“在书里给我们讲述故事的人一共是62位,其中有16位都已经离世……”在分享会上,马拉说,相比自己和新书,这些故事的讲述人才更算是真正的主角。“这也是我们把分享会主题定为‘向讲故事的人致敬’的原因。”
本文一开篇就提到的给解放碑的钟“上发条”就出自全书第一部分,口述人是时任重庆市公用局路灯管理处工程技术组组长的胡明富。1954年,解放碑上安装的还是一座机械大钟,校时、维修的任务落到了当时的重庆市路灯管理处。“(为了完成好任务)单位还给我配备了一块进口手表和一辆英国自行车。”胡明富在书中回忆到。
如今已经很难想象的是,当年安装在解放碑顶的机械钟是由两个重约30公斤的重锤慢慢下坠带动齿轮转动,再带动钟上四面指针走动的。胡明富说,自己第一次从碑里上到碑顶爬了差不多5分钟,“我当时的任务是每周上一次钟,不能让钟停走。每次操作,我都用手去摇动手柄,把下坠到底的重锤摇上顶端,还要校准时间,才算完成。”
不仅如此,胡明富当年是如何通过自己的不断试验让重庆的路灯启闭实现全自动化的,以及他怎样爬出解放碑顶端的圆顶去修理风速器等极为独特的体验,都在同马拉的对话中有了详尽展现。
有意思的是,让胡明富说出这些有趣的亲历,也是机缘巧合。“我从来没有通过官方或是组织去找人(采访对象),都是顺其自然。”在分享会上,马拉笑着说,胡明富就是最好的例子。“当时我是在轨道交通2号线李子坝站等车。无意中看到旁边有个人捧着一本叫《我的一生》的书在看。”好奇之下,马拉上前一打听,看书的正好是书的作者胡明富的同事。
还有更多的“难以想象”,在《口述重庆》的一篇篇回忆中被拂去尘烟显现了出来。
比如,如果你是学理科的,那大名鼎鼎的英国数学家罗素你一定有印象。他在数理逻辑领域成就斐然,与此同时他的《西方哲学史》也是哲学领域经典中的经典……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大咖,在1950-1960年代一直牵挂着一位重庆人:任鸿隽(中国现代科学事业开创者之一,曾任四川大学校长),还给他从英国邮寄过午餐肉和沙丁鱼罐头。
“这本书有看头、有故事、有温度……”在现场,著名文史专家何智亚既是嘉宾,也是书中故事的讲述者之一。在他看来,自己读完《口述重庆》后也有些经验,“原来我们重庆有这么多故事,有些还鲜为人知。”何智亚举例说,像自己之前就没有留意过原来从周璇到邓丽君一直在唱的《何日君再来》是出自重庆人之手。
作为在解放碑下来龙巷长大的娃儿,谈到书中频频被提及的解放碑自然也表现出了不同于其他人的情感流露。“我们用影像和文字留住了一些过去的东西,但我觉得我们怀念并非是当年的那些小巷子、简陋的房子,我们怀念的是(当年)简单生活中幸福到来时的愉快,坦诚、简单的人际关系。”
何智亚说,口述历史记录下的其实是我们这座城市变化、发展的进程,这些人和故事也值得分享给更多的人。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实习生 胡燕 精典书店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