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去世14周年丨“用读报纸的心情来读《资治通鉴》,才能发现它的功能”

文/柏杨

小时新闻按:4月29日,是作家柏杨先生逝世14周年纪念日。他的话语犀利如刀,《丑陋的中国人》使他成了一个时代的符号,让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得以充分发酵。

2008年4月29日,柏杨因呼吸衰竭在台湾新店耕莘医院病逝,享年89岁,依生前遗愿,家属将其部分骨灰撒在绿岛附近海域,两年后,在妻儿护送下,柏杨部分骨灰被安葬在其故乡河南新郑福寿园陵园。

柏杨的作品今天仍在出版,2021年东方出版社出版了柏杨《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全十部),精装版售价高达1499元,但出版社表示这套书5000册已全部销售一空,正紧急加印中;《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也将于6月底亮相。以下是《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序言(节选),小时新闻经授权转发:

资治通鉴》是中国最有价值的两部史书中的一部,浏览这部书,可以对中国纪元前五世纪到纪元后十世纪,一千三百多年的上古及中古社会,得到系统的充分了解。阅读《通鉴》,好像阅读当时每天发行的报纸,天文上的阴晴风雨,人世上的悲欢离合,战场上的喋血厮杀,政治上的阴谋斗争;有些人欢乐,有些人哭泣,有些人称心快意得冒泡,有些人的遭遇惨绝人寰。

在这份报纸上,可以看到野心家义正词严的长篇大论,也可以听到政治家诡异无耻的窃窃私语。一天一天的过去,把这些报纸装订成册,就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合订本《资治通鉴》。用读报纸的心情来读《资治通鉴》,才能发现它的功能。

感谢司马光先生的贡献,他创造了这个报纸合订本,被称为“编年史”的体例,也给我们收集了大量当时编者认为最重要的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以及若干天文的或其他的社会新闻。

然而,和任何美满的事物一定都有缺点一样,报纸不可能专刊一则消息,假定这个消息有连续性,报纸也不可能每天只对这一项消息报道。大规模的战争或政争,往往连续好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所以,读者如果想从《通鉴》中,取得某一事件的完整报道,真能把他累死。

而这个缺点,在《通鉴》问世以后,立刻就呈现出来。只因《通鉴》分量太重、篇数太多,一时之间,束无策。一直到一百年后的十二世纪,袁枢先生出现,才解决这项难题。他把《通鉴》中有关联的事件都挑出来,也就是把报上有关某一专题的所有报道,都剪下来,依照顺序,重新组合粘贴,这项工作听起来易如反掌,他却足足费了至少两年以上的时间,才算初步完成,定名为“通鉴纪事本末”。用现代语言来说,也就是“资治通鉴历史故事”。

……

曾经有人认为:《本末》可以代替《通鉴》,事实证明,它并不能,犹如报纸剪贴簿不能代替报纸合订本一样。《通鉴》像浩瀚的大海,有千万条和千万种鱼;《纪事本末》像一连串池塘,每个池塘里虽然也有干万条鱼,却都是同一性质、同一种类的鱼。

本书虽然用袁枢先生使用的名字一“纪事本末”,也用杨万里先生的序、但它并不是翻译袁枢先生的原著。袁枢版《纪事本末》,来自司马光版《资治通鉴》;而本书来自《柏杨版资治通鉴》。而柏杨版的章节,有柏杨版的分法。之所以用“纪事本末”,而没有用“通鉴故事”,只是觉得它已用了一千年之久,而且也确实是一个好的书名。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