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发布战国竹简“破译”新成果 五种八篇均前所未见

新京报快讯(记者 冯琪)“此次共收录竹简五种八篇,都是前所未见的佚文……”11月20日,《(拾)》成果发布会首次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新址召开。

这批两千多年历史的战国竹简自2008年入藏清华以来,“破译”成果已经整理出第十辑,每一辑中均含有重要发现。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拾)书影

记者了解到,明年(2021年)清华大学110年校庆展览之际,一批清华简高级复制品将会出现在清华校史馆中。

战国竹简入藏清华 “破译”十余年成果丰硕

2008年7月,由清华校友捐赠的近2500枚珍贵的战国竹简入藏清华园,它们就是后来被人们熟知的“清华简”。

当时,经专家鉴定,这批清华简年龄已达2300多岁,其长度从10厘米到47.9厘米不等,平均厚度仅为1毫米。为了更好地保护竹简,它们被浸泡在蒸馏水之中,有字的一侧朝下背向光线。

经鉴定,竹简上的文字为战国时期的楚国文字,现已失传。其内容多为经、史一类涉及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内容的典籍,大多在已经发现的先秦竹简中从未见过,具有极高学术价值。

当年8月,在进行竹简的抢救性清理保护工作的同时,清华大学决定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承担清华简的保护、整理与研究工作。

2018年,清华简入藏清华大学十年,期间研究成果陆续发布,丰富了古文字、上古音的体系建构,丰富了学界关于古文字、简册形制、古书流传等方面的认识,推进了先秦史若干重大问题的研究,如秦人起源问题、楚国诸王居所、两周之际郑国历史、战国初年楚、越史事等。

截至2020年11月,在清华简研究团队的努力下,清华简研究成果已经整理出第十辑,每一辑中均含有重要发现。

第十辑成果含五种八篇 均前所未见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共收录竹简五种八篇,都是前所未见的佚文……”11月20日的发布会上,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介绍,这八篇分别为《四告》(四篇)、《四时》、《司岁》、《行称》、《病方》。

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四告》。全篇有五十支竹简,分别是周公旦、周公之子伯禽、周穆王满、召伯虎的告辞,共有四篇。

“它们都是祷词。大家熟悉的《左传》里有一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先秦时期,祭祀和战争一样,对于国家来说是重要的事情。因此,祭祀时的祷词,也会作为重要文献记录下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教授程浩解释道。

“《四告》涉及周初的重要历史人物,对西周历史研究和书类文献形成研究,相当有价值。”黄德宽表示。

其中,第一篇是周公向皋陶祝祷的告辞;第二篇是伯禽初封于鲁,祈求无有过失、长保鲁邦的祷辞;第三篇是周穆王自悔耽于游田,祈求安静其心的祷辞;第四篇则是因望鸱集于先公寝庙,召伯虎祈求禳去灾祸、永嗣邦家的祷辞。

《四告》之外,《四时》、《司岁》与《行称》三篇是数术类文献;《病方》是方技类文献。黄德宽指出,《四时》中涉及天文学很复杂的知识,包括星象的名称、运行记载,都是全新的,有待天文史学家们进一步的研究;而《病方》载病方三种,前两种属酒剂,末一种为汤剂,是迄今所见抄成年代最早的方技类文献。

清华简整理进入攻坚阶段,面临“难啃的硬骨头”

清华简的整理,每一期都遇到很多难题。黄德宽指出,第十辑的整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比较多。就文字而言,一些很古老的字词和用法是疑难问题;内容的涉及面也很广,除了历史内容以外,还包括天文、历法、药方……“我们在整理过程中有时感到无从下手。”

黄德宽称,《四告》原计划在2018年第八辑时进行发布,但当时感到不够成熟,“还有不少问题没有解决,就往后放一放。”这一来,又历时三年,到今日才发布。但尽管如此,对很多疑难字词,大家的理解仍存在差异。

在黄德宽看来,每一片清华简要彻底解释好,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而且还有很多问题不是当前就能解决的,要靠长期的研究。

记者获悉,目前清华简研究整理团队逐渐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学术梯队,整理工作得到学界赞誉,也受到海外汉学界重视。

“越到后面都是硬骨头,很难啃。”发布会上,黄德宽表示,清华简整理进入攻坚阶段,团队将克服困难,保证每年一册的出版进度,早日将这批重要材料向社会与学界公布。

对于社会上不少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希望能一睹清华简的愿望,黄德宽回应称,“很遗憾,清华简本身很脆弱,它的保护需要独特的环境,作为国家重要文物,我们不能把清华简暴露在不适宜的环境中供观赏,所以原物的展览无法实现。”

记者了解到,为弥补这一遗憾,明年(2021年)清华大学110年校庆展览之际,一批和清华简原件同等大小、逼真的高级复制品将会出现在清华校史馆中,同时清华简所有的研究报告原件也将一同展出。

新京报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