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代际矛盾的国产剧结局必须和解?《摇滚狂花》到底算不算烂尾

几年前网友们还在吐槽国产剧越拍越长,几十上百集一部的剧集层出不穷,让国产剧给了人“注水”严重的印象。

这两年“小而精”成为国产剧创作的指导思想,涌现了很多篇幅控制在24集的大制作剧集,和控制到12集的精品短剧集。

比如余热未消的《摇滚狂花》,就只有12集,全剧基本没有废镜头。节奏快到让人猝不及防的地步,观众追剧的心情都像在坐过山车,想慢都慢不下来,还直接连更六天直到结局。开分也比较理想。

开局不少网友给了高分,但是看完结局又有不少人觉得膈应,因为有了和好大团圆的趋势,却又没有明确的完美结局。

不想“大和解”收尾的观众觉得结局牵强,想看“大和解”的也觉得不够尽兴。

结局前一刻,白天(庄达菲饰)还是故意没有让母亲彭莱(姚晨饰)的愿望完满,后一刻,彭莱就手术后昏迷,能不能醒还是未知数。于是,那场合作赛就成了所有人的遗憾。

最后剧情安排了一场梦,匆匆给了观众一个圆满美好的想象,同时以自我对话的形式,让彭莱也跟自己和解了。

这样的形式,总让人觉得不够理想。

不过,看完网上曝光的这部剧的原结局,瞬间觉得还是现在的结局好。

因为说原结局说的是前面的一切都是彭莱的一场梦,女儿在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

改完之后,虽然依旧不是那么完美,但至少还是给了人一点希望的感觉。如果原结局之说是真的,原本剧情中一些不太让人理解的情节也变得合理了,能填一些坑,bug会更少,也更有冲击力。

像网友说的,如果照网上这版结局来看可能会封神,但同时也会被骂死。毕竟这是看着这张对话截图都让人想哭的设定。

不过,现在的结局,我觉得也不算烂尾。

既然叫“摇滚狂花”,剧中的摇滚元素自然少不了,除了明面上看到的摇滚人的行头装扮,演唱氛围,这部剧也是寻求了堆填区乐队,布偶乐队,脑浊乐队,浪乐队,Joyside乐队,多个乐队的支持。

“摇滚”这种专业领域的事我们不做多余的业余探讨,不过剧中所要传达的精神,还是大概接收到了。

另外结局释放的两个现实问题,也确实起到了让人回味剧情,联想现实,深思的效果。

一是“生而不养”的母子关系,一是我们如何自处的问题。

彭莱因为从小被父母寄养在姑妈家,她没有感受过母爱,自然也不知道怎么当个好女儿。所以她见到几十年未见的母亲,没有理想中的温情,也没有因为委屈而暴走,像是见个陌生人。

在巅峰时刻,自己的前夫上午跟自己领了离婚证,下午就去跟她最好的闺蜜领了结婚证。她一怒之下在演唱会现场摔了闺蜜后脑勺,脱离乐队,只身出走美国,留下六岁的女儿在国内,十几年没管过,所以她也不会当妈妈。跟女儿相处的日常就是灾难片。

终于三代同堂了,她却像个外人。

虽然剧中的“妈妈”都有点糟糕,“叛逆”的氛围充斥着整部剧。但是却是能一个细节就反转,女儿想妈妈的心情确实能让观众共情的。

彭莱到美国,每天打几份工户口,音乐并不被当地人接受,梦想的破灭,让她一度要放弃自己的生命。在被送去抢救的路上,她却一直无声地喊着“妈妈”。

白天平时总跟彭莱不对付,但是喝醉酒的时候也终于放下了怨愤和傲娇,诉说起对妈妈的想念。

而“妈妈”的洗白,剧中倒是一个手段在进行,都是以失忆的方式,让她们直接以多年前的状态说出对女儿的喜爱和在乎。

不算高明,但是很受用。

既然都有“爱”,当然应该和解,“大团圆”这个常规结局,还是不会错。

而自处这个问题,有没有因为最后一段自我对话说明白,就见仁见智了。

从前面的剧情来看,主角依旧是在探索的姿态。

姚晨饰演的彭莱,是个有梦想不服输的摇滚音乐玩家。但是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却是穷困潦倒颓丧的半生。

这个女主的人设非常特别,甚至有点邪性。抽烟酗酒,出口成脏,还多少有点暴力倾向。概括来说她就是命途多舛,还抑郁不得志,活得很艰难。

很多观众都根本无法代入剧情,对主角的行为更谈不上理解。但是往后看看,没有洗白,却也能逐渐喜欢上这个又惨又狂,为所欲为的角色。

直到剧集收尾她还在和自己战斗,能不能跟自己和解,其实并没有答案。

就像歌里唱的“我知道所有问题,都不一定有答案,我只能默默爱你,幻想我们从未分离……虽然我生在黑夜,这世界有你就是白天。”迷茫,遗憾,爱其实都是生活的必经体验。

虽然统一分配的“大和解”结局可能让一些观众觉得跳跃、不合理,不符合自己的情绪。但年纪大了,遗憾多了,总会发现能和解的宝贵。

对于这部剧的结局,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