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泛亚洲剧集公司?陈可辛的第三次创作迁徙

导语

近日,导演陈可辛有了新动向。他宣布成立泛亚洲制片公司Changin’Picture,不依靠内娱资本和平台,而是从亚洲渠道筹集资金,用来开发和制作原创内容,并将其售卖给流媒体平台。目前该公司已与多位亚洲影视创作人签约,预计在公司成立的头4年,拍摄5部剧集,而陈可辛执导、章子怡主演的5集短剧《酱园弄杀夫案》,就是其中一部。


- 流媒体的亚太成绩+韩流的强输出性 -

改编自蒋峰小说《翻案》的电影《酱园弄杀夫案》曾两度立项,却在2017年时被陈可辛叫停,他给出的理由是:“现在不是拍大成本文艺片的时机,无法保证票房”。本次改编成悬疑惊悚短剧,或许可以令陈可辛省去很多后顾之忧,不再束手束脚。

Changin’Picture另一部备受关注的作品则是甄子丹主演的奇幻动作剧《败北之人,隐藏大师》,讲述的是一个亚裔美国人发现香港武术家通过将他们的记忆、武术技巧印刻在陌生人身上,隐秘延续血统的故事。甄子丹对这次合作相当兴奋,他将在该剧中担任制片人和动作执导。而这个跨文化基因中带着华人印记的奇幻故事,让人联想到了杨紫琼吴彦祖Disney+拍的新剧《美生中国人》,该类题材的市场空间愈发被流媒体平台重视。

不过在这两部作品面世之前,Changin’Picture将率先推出两部改编自网络漫画的韩剧,一部是高中生动作剧《ONE:high school heroes》,一部是符合当下流行趋势的BL题材剧《2班李喜舒》。显而易见,陈可辛的内容战略是从韩剧启航,最近他亮相了釜山国际电影节,谈到韩国的作品时,表示自己很喜欢《DP:逃兵追缉令》和《弹子球游戏》,前者由Netflix推出,后者则在Apple TV+上线。

釜山电影节的陈可辛

韩国影视的强输出性我们有目共睹,近年来在流媒体平台的加持下,韩国影视在欧美市场乃至全球市场得到推广和认同,《寄生虫》获奥斯卡,《鱿鱼游戏》全球大爆,大花们基本均无新作面世时,汤唯却凭借《分手的决心》收获了相当成功的跨文化体验。对此,陈可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韩剧已经证明了,全世界的人不是只看英文的,如果看韩剧,那为何不看中文剧?其实韩剧以前的市场就是港产片的市场,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拿回韩剧的市场呢?”

对比没落的港剧与港片,台剧的变革与复兴同样离不开HBO与Netflix等流媒体平台的进入,《我们与恶的距离》《华灯初上》等剧集均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其实五年前,陈可辛就有拍网剧的想法了,毕竟网剧可以绕过院线排片,还拥有多元市场、低试错成本和悠长的叙事空间等诸多优点,后疫情时代,网剧受观看时空限制小的优势更是得以放大,而亚洲内容在流媒体平台上受欢迎则给了陈可辛以中国文化和中文为基底向外输出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陈可辛的制作公司目前规划拍摄剧集类型为版权剧,即在拍摄完成后售卖给流媒体平台,而非平台投钱说了算的定制剧,每集预算高达250万美元,这样创作自主性大,但也面临收不回成本的风险,当然,好剧本和创作人才的严格筛选和储备可以一定程度上对冲风险,最终考验的还是内容的优质性、国际化水平和独特性。

- 迁徙与华语剧的可能性 -

陈可辛开泛亚洲制作公司这件事,令人惊喜却并不意外。2000年,陈可辛就成立了走泛亚洲路线的制作公司Applause Pictures,出品了《见鬼》三部曲、《金鸡》、《晚娘》、《春逝》等电影,陈可辛还想过拍哈金的小说《等待》,一个文革时期的爱情故事,因作品未能获批作罢。此外,陈可辛是一个一直在身心迁徙的导演,从泰国到香港,从香港北上,这次转向,是他的第三次创作迁徙

每一次迁徙,都带来风格的变化和语境转换,而充满迁徙和漂泊的成长也是陈可辛流淌在血液里的创作母题。双城故事》发生在香港和美国两地,《甜蜜蜜》讲的是从中国内地到香港打拼的两个年轻男女的他乡爱情,《如果·爱》的男女主一个是来北京学导演的香港青年,一个是做着演员梦北漂的湖南女孩,早期的主角身上有着很强的陈可辛成长印记,陈可辛也在现实的爱情、时代与社会的折射、文艺怀旧的质感组成的三角空间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可想而知,陈可辛是会喜欢《弹子球游戏》这部韩剧的人,这部剧讲述的正是韩裔移民家庭从韩国、日本再到美国的漫长迁徙之路。

2002年,《英雄》票房达2.5亿后,陈可辛看到了内地市场之大,开始动心起念,放弃泛亚洲路线,筹谋着北上,2007年拍了古装大片《投名状》,随后监制了《十月围城》,没多久《武侠》就遭遇了滑铁卢,当时导演们都被大片裹挟,祸兮福兮,失败的陈可辛脱了身,转而和内地编剧合作,拍了自己更得心应手、也更接内地地气的现实题材影片《中国合伙人》和《亲爱的》。

同时陈可辛也在做自己的监制事业,2009年,陈可辛成立了“我们制作”,孵化出了如同双生子般的两个“Derek”——导演曾国祥许宏宇,《七月与安生》《喜欢你》等片均为该公司出品。陈可辛的第二次迁徙之旅收获了很多成绩,而体育电影的结构性困境也给他拍片带来了诸多消耗,2014年至今,陈可辛只有一部《夺冠》跟观众见面。

而现在,流媒体大潮之下,陈可辛兜兜转转又拾起了自己曾设想过的泛亚洲路线,只不过,这一次是从类型剧着手,一个他未曾踏足的领域。“现在到了分叉路口,娱乐观众和作者表达两条路只能选一条”,陈可辛在采访中表达了诸多对前者的肯定,但问题是,在电影领域,陈可辛的考量从来都是商业、文艺表达和时代社会感“全都想要”,他是永远纠结的中间派,即使在中国电影票房动辄几十亿的大片时代,他的电影也没有过10亿,中产出身的陈可辛无法与下沉市场小镇青年的喜好完全情投意合。理想很好,令人担心的是,永远处于“中间”的陈可辛,是否能突破“极致”且成熟的类型韩剧的包围,以及拍电影多年,思维和语境转换到剧集需要多久的过渡期。

当然陈可辛有自己的独特优势,那就是开放融合,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登陆中国的首部作品《你好,之华》便是受陈可辛邀请鼓励的结果,上世纪九十年代岩井就是参与陈可辛泛亚洲路线的导演之一,而陈可辛辗转多地的生活经历和多语言沟通也让他可以联合更多亚洲创作者,三位知名的泰国导演班庄·比辛达拿刚(《灵媒》),纳塔吾·彭皮里亚(《天才枪手》)和柏德潘·王般(《仇恨标签》),两位韩国导演金知云(《蔷花,红莲》)和许秦豪(《春逝》),都是陈可辛的合作对象。

作为“过来者”,韩剧和台剧都成功地摆脱了浪漫爱情偶像剧的路径依赖,进化出了现实题材、类型剧的触角,而国产剧依旧走不出甜宠、古偶的套路循环。如果此次Changin’Picture 的剧集突围能够成功,那么不论对于陈可辛还是对于华语剧集而言,无疑都是个好消息。


作 者

富 婆

记者

电视剧爱好者

一切为了HE


主编:栗子

排版:央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