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月球》深入剖析,有好有坏,经典依然是经典

独行月球》这部影片又冲上微博等各大媒体网站热搜榜一。网上一些对于本片的各种一味褒奖和一些不疼不痒的批评,我都寄予了厚望。对于提升中国今年惨淡电影市场信心的这剂强心针,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鼓励。要是某影评网站和某些影评人也能把这种善意分一点点给《外太空的莫扎特》,那就再好不过了!

影院


那就由我来跟各位读者认真聊聊这部片子。

电影的故事设定在未来,一颗小行星即将撞击地球;为了阻止灾难的发生,人类执行了一项名为"月盾"的自救计划。具体方法是在月球上部署基地,建造超级核弹,利用低重力发射,向小行星实施打击,从而改变其轨道。并借助月球自身引力将爆炸产生的碎片捕获。这样一来月球就像盾牌一样挡在地球面前,整个计划堪称完美。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散落的陨石碎片提前向月球袭来,基地会长马兰星下令全员紧急撤离。没想到一直存在感很低的维修员独孤月因意外错过了通知,一个人被落在了月球上。好消息是:他在随后的陨石冲击中幸存了下来。但坏消息是月球计划失败,地球依然没能幸免。眼见这一灾难的发生,独孤越赫然意识到自己成为了宇宙最后的人类。


于是,失去了生存意义的他索性在月球上开启了破罐破摔得摆烂生活。但令其没想到的是,月球基地可不止他一个人,还有一只暴躁的金刚袋鼠。而更万万没想到的是,其实地球上的人类并未灭绝,它与袋鼠的一举一动竟被地面人们接收看到,成为了全球直播。他还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偶像。《独行月球》改编自韩国知名漫画家赵石创作的同名漫画,脑洞大开的设定,清奇前卫的画风,科幻搞笑催泪又治愈的故事令其广受好评。荒诞和较强的戏剧冲突让《独行月球》变得与众不同。该片自筹备到完成,历经五年,在保留了原著框架的基础上,为影视化与情节上做了删减和修改,使他更符合开心麻花的味道。当然,这也是他们首次尝试科幻+喜剧类型,也是旗下两位门面级演员沈腾和玛丽兹在《夏洛特烦恼》长达七年之后再度合作剧情长片。


面对今年不太理想的电影市场现状,无疑是赚足了观众的期待。那么影片品质究竟如何?我们先来聊聊优点,1.特效与智景: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本片最直观的优点便是特效拉满。可喜的是,并非因为影片定位喜剧以上就简化甚至廉价。相反定的特效至今以及剧服化妆都丝毫不含糊,完全对得起科幻二字。可能有朋友不知道,国内在视觉特效上电影工业化较为成熟的当数《流浪地球》和《刺杀小说家》。


而本次《独行月球》除了递上了国内一流水准的太空场景的答卷外,更惊艳地呈现了一只生动逼真的欧洲大袋鼠的形象。动作捕捉与cg结合,可以说这是目前国内完成度最高的动物形象。值得一提的是,饰演金刚的是开心麻花演员郝瀚。他为了能演好这个角色,提前一年半到动物园学习模仿袋鼠的动作;又提前四个月进行密集训练,才得以表现出细致逼真的肢体动作。这很重要,因为实际上是袋鼠完成了与沈腾全片几乎唯一的对手戏。


而为了模拟真实的月球场景,剧组不仅在6000平米的影棚内铺设了200吨的沙石,更完全实景搭建起月球基地。其内部房间的构造和布置都重置设计。不过取舍下,地球部分的场景就相比明显不足,但也无伤大雅。所以以上最直接能给到观众的,用心做了,自然加分。另外值得一提的整个月球场景的用光不错,素材限制就不展开了。


二、求生之路这是影片的其中一场戏。我取名为《求生之路》,讲述独孤月另辟蹊径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绕月一周取回核弹的艰辛之旅。有别于开心麻花以往作品和本片的其他各场景。该段从剧情呈现上其实是去小品化的公益片,也是将科幻、冒险、喜剧等元素融合最到位的一场戏。他从月球与地球主客体两个视角,详细描写了主角团及独孤月和金刚手的计划经历。行为逻辑以及最重要的角色关系和成长。恰到好处的悬念,营造合适的包袱,设计与危机交替出现的表现方式,很好调动起观众的情绪,节奏把控准确到位。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追逐太阳同于追逐希望的比喻,即便在阳光消失、万念俱灰的时候,希望仍然存在。不抛弃不放弃,同心协力,克服万难,这很容易变成输掉的正能量。不用台词,用故事,用视听传递给观众,这才是正确的做法。同时也为影片留下了一个高光时刻,准确地说是唯一的高光时刻,真的得多亏这段。


三、摄影与配乐初开一流的视觉特效本片在摄影与配乐上也相对突出。比如开场月球遭遇陨石碎片袭击的场景,比如上述的求生之路场景,分镜运镜都挺不错,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拿到提名。另外在配乐上,几首非原创配乐的运用恰到好处,让人耳目一新。比如开场后的黄河的水干了,就很巧妙地表现出主角的心情,还颇具喜感。

好,说完优点,咱们接下来严肃地拆解一下。缺点一,笑点尴尬;好不好笑的感受是主观的,这点不错。仅从我观影的那场来看,周围笑的几乎是孩子和女性观众,而男性观众却很少。既然是主观,有人觉得好笑,有人觉得不好笑。那为什么列为缺点?是因为呈现喜剧的方式有高低之分。


比如开头一个桥段,众人受到通知火速撤离,唯独国乐陶醉在对马兰星表白的幻想中,一个镜头从背影给到他,放下兴致停顿了一下,眼前屏幕上是紧急撤离的通知闪烁。就当观众以为独孤月终于发现问题的时候,哪知一转身,他双眼紧闭,表情幸福,仍处在自我陶醉中。反转加反差,喜剧感立刻出现,这便是高级的处理。而注入李成儒饰演的主任,出场时一本正经,派头严肃,但一句话未完就跌倒。还有沈腾,说真的,难倒我吗?接着就真的倒了。此类前一秒耍帅后一秒打脸的包袱设计就真的不够高级,用多了甚至尴尬。很可惜全片的笑点设计者凤毛麟角,后者反复讨论,而更低级的是台词梗谐音梗。

比如《流浪地球》诶,让我想起了以失踪影帝无间的一部电影《杀破狼》二,太阳不能下落,因为《夏洛特烦恼》。好吧,以上已不是尴尬,而是反感。要是这些你都能觉得好笑,我只能说正如喜剧表现一样,审美也是有高低之分的。


二、基调割裂我们将喜剧和证据作为影片的基调区分,那么本片就存在严重的割裂感,前面是搞笑夸张无厘头吃的喜剧,为了能把观众逗笑,导演到演员当时使出浑身解数。而这后半部分画风突然变成了求生到自我牺牲的证据。外放的笑点也逐渐收敛,却不能完全没有,反而成了氛围感上格格不入的存在。有可能是信奉的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一信条。导演特意在结尾将证据导向悲剧,就为复制你好,李焕英的成功让你笑中带泪,但你真的感动到了吗?李焕英,至少其情感是真挚的,而这部呢?关于这点我之后再补充。或许有网友会说,原版漫画结尾也是这样。

但请注意,从本片之前各段落的喜剧化呈现到最后情节的设计来看,其实是留有足够大团的空间基调。统一下,是完全没必要刻意制造遗憾的。简单来说,最后的牺牲并非必须,导演和编剧完全可以让观众看完后欢笑着轻松离场,可却偏偏不这么干。刻意煽情关键还没删好。注意我的论点不是反对喜剧片煽情,也不是说喜剧不能穿插正剧类型上。喜剧可以与科幻结合,但荒诞搞笑的喜剧和末世灾难求生与牺牲的证据在情感上是对冲的,除非导演有非常强的掌控力,否则建议还是侧重一个吧。


三、人物情感要说这点,得先讲人物独孤月与马兰星。我们从以往的作品可见,沈腾非常适合那种没什么本事却自信满满是景气又带一点点油腻的小人物。而小人物确实多为喜剧角色的重点。本片虽同样通过背景和台词再三强调独孤乐就是一个处在中间层的小人物,但其作为工程师维修员能上到这个计划是万万里挑一,又肩负起拯救人类的重任,这已然不是沈腾以往所示游刃有余的那类小人物了。换句话说,其实极大限制了他的喜剧发挥。但证据的表现呢?确实很敬业,但离出色还是有差距。再讲马兰星,看得出玛丽是想在角色上较其以往有所突破的。此次他饰演乐队计划的指挥者,是一个能力出众,冷静概念的强大女性形象。全凭玛丽也是秉持着这个来诠释,因而收敛了许多喜剧表现。


比如喝开水至嗓子沙哑,这里点到为止的笑点就比较合适。整个表演。如果一直这样,没什么问题,可奇怪的是导演愣是为其加入了飞踹暴揍黄才伦琐事配音演的戏,喜剧感没看到人物到出条。而为了展现马兰星的理性坚强,始终以大剧为重的形象面对独孤月的牺牲,全片的高潮之处,氛围都烘托到那份上了,情感表达却又极为克制。所以这便是我要说的。导演在处理这两个重要人物的情感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影片从一开始就列了一条感情线贯穿始终。独孤月马兰星还不是单纯的爱慕,是其精神和情感的寄托,那是否是重中之重。

我们看导演是怎么处理的。因为暗恋这份情感几乎是单向的,又因为地月有别,两人临到最后都没有任何一场对手戏,隔着屏幕长久的观察下,马兰星对这个不弃呢?独孤月由最初的不了解到了解,由没感觉到喜欢,甚至最终爱上。这个情感转变是如何体现的?用一段MV式的平行剪辑还能再偷懒吗?说白了,电影自始至终对两人都缺乏足够的情感关系描写,而马兰星一定程度上其实代表了观众视角。这就是为什么最后的牺牲与诀别拍得很煽情,却无法真正感触到观众的原因。


大家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弹幕说说这段时间你动到了吗?

好,你以为情感关系上导演没处理好的只有男女主二人吗?事实上,独孤月与金刚鼠一样,没处理好刚子的称呼挺亲切,但他就是马兰星。至于独孤月完善其人设和推动情节的工具人一样,金刚鼠也是承担起笑料和最后拉车救他的工具。人独孤月在失去生活的希望,如何因为这只闯入他生活的袋鼠重拾信念,难道只是因为误碰了裸露的电线?一人一术,他们之间超越种族的友情其实是值得深挖的,也将是全片的闪光点,但可惜的是时间非常长。

最后,关于群体和其他配角塑造的问题,包括辣木杨子和长远的女角色的跳戏,这些时间关系就不多提了。四、逻辑合理性真的,现在的电影能把逻辑理清,做到自洽就不错了,尤其对于科幻类型,你不更应该严谨些吗?事实上,本片的科幻设定还属于软中偏硬,那怎么就能出不止一处的反物理学漏洞?比如页面上还是低重力,到基地内就变成正常的重力?人类除非利用离心力模拟,能创造出重力就能征服宙了。再比如陨石撞击的全球级灾难带动火山爆发的火山灰等遮天蔽日,怎么就能晴空万里?手电筒里的光都能照透?还有利用喷气背包手推数吨重的核弹的姿势。有那么帅的,上一次看到还是超人。而最滑稽的通讯单向可以理解,能传回高清视频信号却无法传回音频信号,未免也太牵强了。


好吧,不要较真,默许默许就好了。无广告来。去年怎么喷唐探三植入广告的。这次更硬气地来了?什么货叉叉和平叉叉,开场没一分钟就推给你。甚至还有大伙的脱口秀演员为节目代言乱入行。从制片的角度,这些勉强还能理解,但作为导演的底线呢?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广告要加也别全加。在一部电影非常重要的前十分钟里,更别说如此生硬。怎么火箭和月球身上印着货叉叉的广告给谁看?外星人吗?对了,某外卖就没有发现商机,这么好的袋鼠不如好好利用一下。坦率的讲市场环境如此为观众并不反对广告之路,但且识相好看一点。那么各影评人、自媒体当初怎么喷唐探三的?现在哑巴了还行,务必一视同仁。

简单总结,独行月球三天破10亿票房是成功的,这得益于类型的市场需求,演员的号召力以及技术表现上的用心。


但与艺术层面影片基调前后脱节,人物与情感描写不足两大问题是含金量大打折扣。坦率地说,一方面今年相对低迷的电影市场需要这样的影片提振信心,但另一方面,屡试不爽的样板画主旋律或喜剧类型的相对单一,其长远来看是不利于咱们国产电影发展的。我一直认为好电影是兼顾艺术性与商业性,是能同时实现两者价值的,我也由衷地希望咱们国产电影能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好。最后奉上咖啡评分,一共参考电影《独行月球》,导演5.9分,剧本5.5分,人物5.9分,视听八分,美术八分。最终综合6.3分,主观推荐度65%如果你喜欢电影,想看更多隐形方面内容,或只是单纯想看一下关以后的寂寞,就点一下关注吧。如果内容讲得还不错,敬请点赞、评论、转发,让更多的朋友看到精彩内容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