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假期追完豆瓣推荐的热播高分剧《东北插班生》,略微有些诧异:
大龄演员“装嫩”扮演高中生,显然踩中了青春剧的雷点;既不写实怀旧,也无奇幻元素加成,与青春剧受众的审美偏好似乎并不吻合;地域差异梗、方言梗密集,但带给人的新鲜感有限……尽管减分项不少,但这部剧还是拿到了豆瓣7.7的高分,且自来水众多。
导演高群书在微博上写道,“《东北插班生》太好玩了……每个演员都自带腔调:东北的、台湾的、港澳粤语地区的、泰国的,他们操着东北话、台湾话、粤语、泰味儿普通话,各种腔调混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怪咖味儿。”
的确,放在一众正儿八经的剧集中来看,《东北插班生》保留了网剧在发展初期就与生俱来的“叛逆”基因,很多情节不合常理,也没有生活的热气,处处充满了“玩”的痕迹。
事实上,由于讲述的是中二、沙雕的校园故事,很多观众将这部剧与日剧《我是大哥大》对标,后者是2018年的热剧,在豆瓣上有30.9万人标记了“看过”。一群他国不良少年的沙雕故事飘洋过海之后,在国内引发追捧,充分体现了沙雕文化的威力。
《东北插班生》镜头对准的也是不良少年。东北某高中的差等生王虎(史元庭 饰)因学习成绩不佳,经常在学校惹麻烦,令父亲不胜其扰。于是在朋友的建议下,父亲将王虎送到了远离家乡的澳门读书,试图以此改变他。
澳门的这所高中里汇集了来自两岸三地的学生,甚至还有中泰混血儿,各类文化混杂在一起,便出现了高群书导演所说的“怪咖味儿”。
其实,剧中也借一个情节表达了这种创作倾向。王虎初来乍到,参观学生社团时便吐露心声,表示学生参加社团的初衷就应该是玩得开心,不如改名为“大杂烩”。
“大杂烩”便是《东北插班生》的一个特点。它有鲜明的东北地域特色,“一上课就拉稀”“我就当我当年生了个寂寞”等口头语听得人喷饭;它也刻画南方人对东北人的误解,所谓“你瞅啥”“瞅你咋滴”不过是网络段子;它甚至依靠设定的特殊性,将主题上升到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的高度,拍出了两岸三地学生同升一面国旗的仪式感。
这部剧是2017年同名网络电影的剧版,原版只有75分钟,反响不错但因内有学生打架内容被下架。第二部将背景从学校改为社会,但原有的精气神儿却丢了,影响力远不如从前。
扩充为剧后,从人设到情节都有所软化,很多剧情似曾相识,看个开头就能猜到结尾,有明显的杂糅痕迹。
这或许与导演彭宇的个人特性有关,本剧是他执导的第一部网剧。
在此之前,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可能更多是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的主持人,而这类主持人的特点往往是能够忽视自身年龄,投入到节目制作。为了达到娱乐观众的目的,他们既放得下身段,使出浑身解数,也愿意博采众长。
对于喜剧创作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而《东北插班生》做到了。或许正因如此,观众从一部并不纯粹的作品中,却获得了纯粹的快乐,因而愿意忽略它的不足,哪怕是演员扮嫩,哪怕是剧情老套。
除了创作上的原因,或许还有观众的心理因素。
在众多的安利帖下面,有一些网友的回复让人感到意外:“确定没有雷点吗?没有我就冲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就连简单地追一部剧,都要做如此多的心理建设了,明明是一项娱乐活动,怎么观众还没看就先有了心理压力?
有的人生怕看到千篇一律的性别对立话题,有的人苦恼于追个剧都得学会站队,有的人则怕看到生硬的说教和尴尬的正能量升华……当一部剧集所承载的其他功能要远远大于娱乐功能时,观众就容易望而生畏。
在这种情况下,微短剧以及像《东北插班生》这样的长剧,带给了观众最简单的快乐。
《东北插班生》中看不到刻意制造话题的痕迹,但也有主旋律元素存在,比如最后那场两岸三地学生同升国旗的仪式,它对原本硬邦邦的环节做了软化处理,将升国旗的环节放到了彩蛋的位置。
当人们看完正片,欣赏完花絮,被剧组友好的氛围感动时,那场最后拍摄的升旗仪式反而更像是一场朋友们的团建活动了,不但不生硬,反而很是温馨。
在过于用话题和情绪指引创作的当下,凭借一种正在离我们远去的“单纯”赢得口碑,《东北插班生》并不是第一部,也不该是最后一部。
【文/许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