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途:导演时刻摆弄观众情绪,观众在等待期待又怕看到中纠结

对于国庆档来说,《万里归途》成为票房黑马,短短的一天之内,就拿下了3000多万票房。

如此优秀的作品,很多人觉得是演员张译王俊凯等人精湛的演技撑起来的,这确实是事实,但是在我看来,这部作品的成功,饶晓志功不可没。

这部影片是导演的舞台,固然张译、张子贤、王俊凯都有出色的表现,但这部作品我认为,是属于饶晓志的。

影片中演员差异性的表演,高精度表现出影片的内涵

在这部影片当中,令观众眼前一亮的情节是宗大伟告诉白婳她老公死讯时的那一幕。

剧情当中,当宗大伟与成朗找到白婳的时候,观众耳边所听到的,全部是被求群众的欢迎声,宗大伟与白婳的交流完全是无声的。

在被同胞们兴奋的欢呼声中,这一幕通过成朗的视角传递出来,我们只看到宗大伟的悲伤的举动,却听不到他声音的哽咽,也只能看到白婳悲痛的样子,却听不到她痛苦的哭声。

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一切,均被淹没在一片欢呼声当中,如此巨大的反差,让观众直接感受到难以用语言来表述的一种悲鸣,直接从银幕溢出,奔向观众!

看到此处,不得不佩服导演饶晓志这出奇的表现手法,他以最娴熟的手段,随意摆弄着观众们的情绪,一切都发生在你意想不到的时间点,让观众在等待、期待、又怕看到中纠结。

这部影片,最大的亮点在于,饶晓志导演没有用炮火连天的巨大爆炸特效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而是让观众通过感官来与影片互动交流。

但是它又区别于文艺片,用故事和表演来征服观众,饶晓志导演真正把钱花到了刀刃上,把观众心目中最期待的那一部分全部还给了观众,把有魅力的剧情、最佳的情感共鸣和最完美的感官刺激发挥到了极致。

巧妙的视角平衡,让配角一样有高光时刻

本片是营救题材作品,这就需要考虑到一个视角平衡的问题,一个是被救者,一个是营救者,正常情况下,所有人都会把视角放在营救者一方,因为他们的人设是英雄,影片中所有的高光时刻都是他们带来的。

虽然是英雄,但是他们脱离不了人的本性,在遭遇生命威胁的时刻,他们也会有彷徨、恐惧,同样会遭遇诱惑和被骗,但是这一切还需要另一部分人来配合,就是配角,否则一部戏就变成光秃秃的个人英雄主义大片了。

但是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却又非常难把握,配角的戏份多而不精,为抢主角的戏,主角的戏多,又没了配角的发挥之地。

这部影片的配角多达10几个,但是饶晓志导演只把戏份给了两个角色,作为影片当中起承转合之用。

首先是王迅饰演的工头。

王迅的这个工头角色代表了整个群体当中,那些负面思想的代表,把这些人胆小谄媚,容易动摇的一面刻画得栩栩如生,人物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饶晓志把这部分人的特点集中到了王迅一个人身上,没有对群体进行丑化,观众的内心也只针对这一个角色而愤怒,如此一来更能调动观众的情绪,把角色的作用发挥得极致又巧妙。

所以,很多看过影片的观众对于王迅这个角色的评价是:这个工头演得太真实了!

其次,是影片中牺牲的司机大爷。

这个角色在影片中没有过多的台词,但是,他最后说出的那句“回家”却让无数观众为之震撼。

《万里归途》是一部优质的主旋律商业片,但它并不矫情

在观影之前,看到很多人在谈论这部影片是一部主旋律的商业片,这一点我并不否认,但也不完全认同。

正如马东所言,如今的电影产业已经到了2.0时代,这是一部讲述危难时刻,人物个体与家国命运,以及个体之间的正确关系的作品。

从影片的创作主旨来说,这部作品没有丝毫的矫情成分在里面。剧情当中没有过度的煽情,甚至煽情的对白都是那么短促和有力。

在影片当中,导演把人物角色都带上了绅士喜剧风格,不论是宗大伟,还是章宁,抑或是光鲜亮丽的外交官,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这种体现。

影片里的小人物内心被完美诠释,他们内心当中的恐惧与期待,奔走逃亡中的笑与泪,无一不被真实刻画出来。

尤其是王俊凯饰演的成朗,完全体现出一个理想主义热血青年的形象,从刚刚上任的外交新人,到经历战火洗礼之后的浴火重生,他把人性中的无奈与脆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张译的表演则显得更加的完美,对角色刻画深入,表演上张弛有度,收放自由,老戏骨的演技着实令观众眼前一亮。

殷桃万茜陈昊宇所饰演的一众女性角色更令人佩服,在她们的身上我们体会到女性角色的魅力所在,不卑不亢中透露出巨大的力量。

完美的剧情、真实的场景再现,一部超优秀的主旋律电影在等着你,能在国庆看这样一部有意义而又耐看的影片,你会无限感慨:生在中国真好!

#《万里归途》为何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