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过去,你知道早已封神的《琅琊榜》,到底凭什么“封神”吗?

文|令狐伯光

2022年9月,胡歌主演的《琅琊榜》播出已经7年了,这部古装剧绝对是这十年来评分最高,最经典,对外传播,影响力最大的国产古装剧之一。

很多网友可能会表示,《琅琊榜》确实不错但也没有吹得那么好,比如所谓的权谋和《大明王朝1566》相比就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那么《琅琊榜》为什么会那么火呢?《琅琊榜》为什么能够封神呢?《琅琊榜》又为什么对于国产古装剧影响力如此深远呢?

《琅琊榜》凭什么能“封神”?很大程度上它“拯救”了国产古装剧

影视剧终究是文化工业商品,既然是工业商品自然应该有生产标准。2015年的中国文化产业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环境,那就是“流量经济”的巅峰时期,同时期的古装剧大概有两种现象,这就又会扯到当时国产剧常见的两个不同团队(当时网剧还没有崛起)。

因为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拍摄模式,不同的生产标准,他们拍摄出来的电视剧有着天壤之别。

1、内地严肃剧导演团队,是从我们“计划经济”国营厂一脉相承而来的导演团队,拍摄的电视剧一直是偏严肃的、宏大的、以及有文化内涵的,古装剧的代表是央视《四大名著》等等。

2001年后,中国签署WTO进一步市场化,内地导演团队的古装剧和历史剧一样,经历《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的巅峰,再到只剩下《大秦帝国》这样逐渐一枝独秀的地步。

2、港台导演团队的古装剧,港台本身地域和环境狭窄,加上经济早早发展成功,影视作品市场化成功。虽然技术在当时领先了内地导演团队,但相对来讲更市场化,更商业化,更时尚化一些,古装剧就以偶像剧居多。

2001年港台导演团队北上过后,两岸三地合作拍摄的古装剧有《风云》《仙剑奇侠传》《少年张三丰》等等作品

对了,当时的唐人和周易两家公司可以说是代表了,是很多人的童年情怀。

2010年后,内地导演团队的严肃古装剧与两岸三地合作的古装偶像剧都衰落了。背后则是金融资本进入国内影视行业,与港台导演团队媾和,以及某些因素诞生了“流量经济”这个怪胎,最终造成了国内影视行业群魔乱舞的现象。

那么《琅琊榜》为什么会封神呢?影响力为什么会那么大呢?

《琅琊榜》凭什么封神?我们看它的制作水平就知道了

分析一部影视剧的根本还是表达,光影和文本,最后是技术这四个层面。《琅琊榜》在确实是这几年国产古装剧少数几个方面都有所完成的作品,而且是国产剧的佼佼者。

1,《琅琊榜》的制作水平在当时是降维打击,影响非常深远。

《琅琊榜》播出时的热点,除了角色塑造和情节高光,还有美术、构图、画面和各种文化细节都是被网友们吹捧的,原因是当时的国产古装剧分成两个极端。

一个是《大秦帝国》系列这种内地历史正剧范儿了,美术严肃,服化道讲究,问题是作品在市场上偏冷门并不火爆,这个时期的历史正剧真的没有多少。

另一个就是于正的《宫锁》系列过后,于正的翻拍金庸武侠剧过后,那种阿宝色、磨皮抠图、五毛特效、美术服化道荧光色,以及胡编乱造辣眼睛的古装剧。

你们别看现在谈到这个网友还骂得不行,但在当时的国产剧市场这种古装剧是主流。

这时《琅琊榜》出现了,它的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水墨风,它的构图非常讲究,它的服化道在今天看来不是特别有优势,加上没有落实朝代是架空背景。但严谨好看的设计,不浮夸又具有传统文化的美感。

这些加上在当时夸奖到不行的特效水平,还有明明一部权谋剧都还不错的武打设计,更不用提各种文化细节上面的铺垫。

比如我记得当时上过热搜的王劲松饰演的王爷出门带几个食盒,靖王去搬救兵的人还有三匹备用的空马匹,背后是长途奔袭要保持马的体力,以便昼夜不停赶路所需。

当时的古装剧别说这种真实的细节铺垫了,能把美术和服化道做好看的都没有。

这个再和针对演员妆容的服化道,再到沉下来的建筑,置景等结合。别说在当时古装剧是降维打击了,哪怕放到今天,我相信大家仍然会吹捧的。

当时市场上除了些许历史剧,99%的古装偶像剧都是阿宝色,磨皮抠图和五毛特效那套,《琅琊榜》的高级审美水墨画风,考究夯实的服化道,构图,动作设计和特效水平,一下子就把其它古装剧衬托成了shit——

2、演员打开实力派青年导演,与老戏骨搭配的模式,介于偶像剧和正剧之间。

当时的古装剧,要么是《大秦帝国》《北平无战事》那种全员影帝影后和老戏骨,要么就是当时“四大顶流”,再到于正《宫系列》杨幂,翻拍金庸武侠剧的陈晓陈妍希陈乔恩那种偶像派为主。

《琅琊榜》的胡歌和早点的《伪装者》一样,这是他从偶像派向实力派转型的作品。女主角刘涛怎么也不算流量对吧,后来才火的王凯也不是流量,一票实力派演员更不用提了。

当时古装剧流行是卖脸的流量明星,配音,轧戏,毫不敬业赚得盆满钵满不说,关键是演技还烂。《琅琊榜》选择贴合的角色,胡歌和梅长苏有为一体,王凯,吴磊等神选角,王劲松,刘敏涛等等老戏骨搭配。

说了你们可能不信,现在国产剧演员搭配的还是这套模式。

3、故事剧情,角色塑造和内核表达上面,虽然不如正剧但也吊打偶像剧。

《琅琊榜》因为改编网文本身就是开挂爽文,但是它的剧情结构,叙事推进,还有细节铺陈,一环扣一环的戏剧冲突,和角色背后的行事逻辑等等。真的没办法和历史剧比较,但在这种商品剧里是无敌的存在。

比如它的表达就是基督山伯爵的复仇故事包裹的中国传统式的赤子之心。

你看不起也好,你觉得和《大明王朝》相比是过家家也行。但是,你想想言侯爷在梅长苏询问时连说三声愿意,再到阴险狠毒却对于长公主一往情深的谢玉等等,说到角色高光我可不困了哈。

我相信,哪怕再看不起《琅琊榜》的权谋,但是看过剧的仍然会对这些角色,这些情节,这些戏剧冲突,赤子之心的表达印象深刻,而且残忍的事情是:

你看不起《琅琊榜》吧,但后来同样模式的国产古装剧并不少,但都没有复制《琅琊榜》这种文化现象级别的神话,更别说后续影响力了。

7年了,重温《琅琊榜》,你最念念不忘的是什么

国内有很多人从来没有意识到一点,现代影视剧就是工业商品,但文化商品终究又要有文化的追求对吧。它虽然是商品,但你不能太过商业化。

如果一部影视剧在各个方面都做到了,关键的是在市场上非常成功甚至形成“文化现象”。那么作为文化商品它就会成为业内外的标杆,它注定是会引领后来同类文化商品的生产模式的。

《琅琊榜》的封神除了本身的质量,主要就是内地正剧和两岸三地合作古装剧的衰落,新时代IP到来时市场商品却群魔乱舞之际,它走出了一条还算成功的路子,并且影响深远。

背后则是拍《闯关东》《父母爱情》等内地严肃剧团队的“山影”,制片人侯鸿亮,监制孔笙等人脱离山影成立正午阳光,拍的第一部剧是《伪装者》,和山影合作的是《琅琊榜》,加上稍晚的女性都市剧《换乐颂》。

正午阳光用拍摄严肃剧的模式去拍摄当时市场热门的ip剧,说得难听些就是IP商业偶像剧了。结果方方面面对于当时市场上的国产剧带来了“降维打击”的效果,然后引领了整个市场的生产模式。

《伪装者》是偶像谍战剧,《欢乐颂》是女性都市剧,《琅琊榜》是IP古装大剧。这种内地严肃剧团队转型去拍市场热门IP的生产模式,基本成为后来国产剧市场的主要模式,当然问题也产生了,这里就不讲了。

当然,《琅琊榜》不是那几年的唯一一部,这种现象级作品都会成为文化商品的标杆,然后开始引领市场后续同类文化商品的生产和制造。

比如女性宫斗剧是不是《步步惊心》《甄嬛传》,后面《延禧攻略》《如懿传》等作品。中间《武媚娘传奇》成功后,又有了《锦绣未央》《芈月传》《那年花开月正圆》等大女主宫廷剧。

比如仙侠偶像剧从《古剑奇谭》到《花千骨》,再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巅峰,然后《香蜜》《琉璃》《苍兰诀》这样一路过来的,本来有个“耽改”后来挂了不提了。

文化工业商品化时代,市场就是会不断复制成功的商品,一直拍一直拍,直到像宫斗剧和大女主剧一样拍到烂,拍到观众看吐了为止。所以今年《苍兰诀》这么成功,未来同类仙侠古偶剧绝对会出现一大堆。

7年了,《琅琊榜》封神没有问题,问题是何时出现下一个《琅琊榜》

最后,《琅琊榜》后这类古装权谋剧也不少,《天盛长歌》《鹤唳华亭》都是类似的作品,但它们和近年很多国产古装大剧一样,这个生产模式区别倒不大。

这个制作水平越来越好,演员阵容还是那个搭配拉胯的不多。最大的问题出现在剧本和表达上。你说这两年有没有出现像《琅琊榜》六边形战士,开启下一个阶段国产古装剧神话的作品呢?

答案很明显肯定是没有啊,有的话中国观众还不得吹爆了,早封神了。根据我对于国产剧产业的经验和观察来看,《琅琊榜》后同类大男主古装剧有两个模式都挺成功的,但作品还是差一点。

一是马伯庸那种王朝危机或者古城危机,《长安十二时辰》就是剧情上差了一点,后面《风起洛阳》《风起陇西》没跟上,未来还有《显微镜下的大明》《两京十五日》《天启异闻录》等作品。

另一个是国产古装季播系列剧,从《将夜》两部曲,再到《庆余年》的成功(也差点),同类模式的有《赘婿》《雪中悍刀行》,但你看《庆余年2》4年了都拍不出来,中国式季播剧模式明显也不成熟。

所以,如果上面两个模式未来贡献现象级别爆款神作的时候,或许国产古装大剧的发展也进入下一个阶段,但现在不是还差了点嘛。

《琅琊榜》为什么能封神?因为它是这7年来国产古装剧的唯一神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