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9.4的《琅琊榜》,7年后仍旧意难平,观众:这部剧要看三遍

1

电视剧《琅琊榜》播出已经七年了,七年来观众依然是再跪求500集。

2015年由胡歌刘涛王凯主演的《琅琊榜》,讲述的是大梁国忠肝义胆的赤焰军遭受不白之冤,全军阵亡,只有身中剧毒的少帅林殊逃出生天,改头换面化名梅长苏,回到大梁帝都掀起天下风云,联合靖王,扳倒太子与誉王,铲除侫臣,为赤焰军洗雪了污名。

此剧播出后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观众是这样评价的:这部剧要看三遍,看一遍看不懂,看两遍身临其境,看三遍意犹未尽。就连一向挑剔的豆瓣也打出了9.4的评分。

一般的电视剧能打出7分的是好剧,能打出8分的那是头牌顶流了。

《琅琊榜》的9.4分就是金字塔上的那个尖尖了,它有可能在未来20年内都会“”吃穿不愁”,久经不衰。

这部剧改编自同名小说《琅琊榜》。能拿来改编的小说自然是大IP了,豆瓣评分8.5分,仅2006年到2013年在起点中文网的点击率就有232万人次,也算是拥有一大票的原著书粉。

《琅琊榜》为何能获得如此殊荣?

2

随着网络小说阅读量的增大,单纯的改编成电视剧或电影已经是过去式的了。

它逐渐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影视剧产业链条。而且还是黄金产业。

网络小说影视化此时就能同一个甜美的蛋糕,众人都想来分一杯羹。这就使得网络小说影视化的质量良莠不齐,拜金心态、低俗媚俗粉墨登场,毫无水准可信。

网络小说能被改编成剧,高兴的应该是原著粉,因为人的立体演绎总比文字表达更直观。但原著粉最怕的就是小说被魔改,被改成“四不像”。

《琅琊榜》的改编却是非常成功的。它的剧情、服饰妆容、台词,演员这几个元素在剧中拿捏的非常到位。

而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之一应该就在编剧身上。

剧中的编剧和原著作者都是海宴。要说谁最懂这部小说?当然莫过于作者本人了。

这就是这部剧的高明之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由原著作者去当剧的编剧,再怎么改都不会跳出圈。

与小说里每个人物共情的作者自然知道怎样将人物完美地带到电视剧里去。这样一来,作者海宴自然会将影视《琅琊榜》精雕细琢如小说般优秀。

当然并不是说网络小说改编就得原著作者当编剧才能成功。一部剧的成功在于注重剧情,有文化内涵,在场景,服装等方面有精细打磨。

海晏凭借自己对作品的喜爱之情,一举拉高了历史类小说影视化的要求。


很多的改编剧明明是历史剧,却偏要改成宫斗剧,明明是匡扶正义改成爱恨情仇,而《琅琊榜》这部剧在剧情中做得很好。

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兴山河为主线,构思格局不落俗套,剧情发展紧凑,伏笔埋得非常巧妙。

情节跌宕,环环相扣,集与集之间时不时会出现小高潮,小悬念,调动观众从被动观看到主动参与,与之共情,家国情怀的思想情感在剧中活灵活现。

3

电视剧《琅琊榜》即使有改动也是恰到好处的改动。

最明显的就是霓凰和梅长苏的爱情。

在电视剧中霓凰与梅长苏即使经历多年历经生死,依然初心不改至死爱慕着。可

这点就与原著有点背道而驰了,原著中,霓凰从小虽与梅长苏有婚约 ,但后来却爱的是聂铎。

这样改的妙处在于让梅长苏这个角色丰满起来。梅长苏有麒麟之才,有地位有人脉,如果让他在剧中开挂碾压全场。那这个人物角色就显得有些虚,不真实。

人无完人,所以给了梅长苏一个爱情短板,这样角色才显得活泼真实,剧情也就不会枯燥了。

但为了符合原著本色的结局,在赚足了观众眼泪后,回归原著的爱而不得,并没有迎合大众的花好月圆美满爱情观而弱化剧情的主线。

而霓凰虽然有对林殊感情的一部分原因在,但是霓凰为了保大梁边疆安宁一直未婚,凸显出在那个女子相夫教子的年代,女子即使没有爱情,也会有对国家的责任和担当。

除此以外,因为小说的背景采用的是古代南梁为参照,所以海晏在服化道上也有要求,这也是为后续历史类小说影视化带来的又一影响——尊重历史

从服饰布料的刺绣暗纹,从王冠到配饰,都是经过仔细地考量。

每个人物角色都有符合自己角色定位的服饰。

在外使求亲的那个环节 ,大梁人士从皇帝到侍臣,衣服都是右衽,而外使穿的是左衽。古代中原人汉服是衣襟为右,平原地区外少数民族衣襟向左。

连这细小的衣襟细节都做到尊重历史,你说《琅琊榜》不当历史类小说影视化的内卷王,还能谁当?

还有主角梅长苏的服装有着四季的服装,根据四季的变化来穿着。

在前期,我们可以看到梅长苏的衣服是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这代表时间的流逝。在后期,看到的梅长苏都是穿着厚重的冬装。

我们知道梅长苏中了火毒怕冷畏寒。用不换衣服来提醒观众,梅长苏的病情恶化了。

《琅琊榜》用这幺小的细节来推进剧情的发展。相比我们看到的其它古装剧,从第一集到大结局。都没有太大的改变,要么就是蝉衫麟带,要么就是貂皮大衣。

《琅琊榜》就使得人物更有真实感,更能让观众代入剧中。

4

《琅琊榜》作为前辈,带给后辈的压力还有一层,那就是台词。

精致的台词是一部剧的锦上添花。

现在的电视剧对白普遍是直白的表达,网络小说里的心理描述在改编成影视剧时,是要用对白表现出来。

但在很多的改编剧中,这种心理描述换成对白说出来时,听起来总觉得少了些什么,给人一种很假的感觉。

而《琅琊榜》的台词对白方面,编剧海燕在这方面花了不少的心思,呈现出来的台词不做作,又能前后对话顺利衔接,每段台词都是用剧情巧妙用心铺垫的。

精准简练,轻松幽默。言简意赅、余味无穷,随便摘出一个片段,就会有金句爆出。

长亭相认那出戏中,就已经有了许多的剧情铺垫,霓凰遭受逼婚,受到侮辱,这时候心中已是愤懑,委屈和不甘,然后,突然得知梅长苏的真正身份时的惊喜以及看到心爱之人变得面目全非时的心痛。

在这种悲喜交加的情感冲突下,满是委屈的霓凰自然而然地说出“不要再离开我了”这句带有情感的情话,很贴切很自然地融入相认时的氛围,观众也被带入了共情中。

誉王溃败被关押的场景,誉王想到自己一生都活在被骗被利用时的悲吼:“大棋子生下的小棋子吗?”

梅长苏在煮茶中被烫到,他看着自己的手感慨的说,“我的手曾挽过大弓……”

这些对白台词可以说是出现的恰如其分,不做作不生硬,似乎理所当然就得这么说。

有些原著小说基础还是不错的,可是选角满屏都是年轻的俊男靓女,撑不起历史人物的那种厚重感。

《琅琊榜》中三位主演的演技不用细细点出,梅长苏疾病缠身却气质清雅,霓凰虽为女流却有男儿的心胸宽广,靖王不善言辞却重情重义,三位对剧中人物性格演绎的入木三分。

除了三位主演其他演员也不拉胯,甚至连群演也是专业级表演。

梁帝是贯穿整部剧的配角,在重审赤焰军冤案时恼羞成怒、众叛亲离的悲愤和凄凉,那种死不认账、悔恨交加的固执和期盼发挥得淋漓尽致,简直演技爆表。

剧中的夏江是一个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的老狐狸,在被骗出城的那出戏里,表情从胸有成竹到疑惑再到慌张拿捏得非常好,你能想到这是由执行导演串演的吗?

除了演员的演技外,在选角的其他方面,《琅琊榜》同样是下了不少功夫。

生活中有血缘关系的人多少会有相似之处吧。剧中的 梁帝和王爷是兄弟,靖王、誉王和太子是兄弟,这几位在选角上就长得有些相似,所以他们的出场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家人。

网络小说影视化都在套用一个模板:小鲜肉+爱情线+动作戏+魔改。要么是三男追一女,要么是三女争一男,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很容易就让人看完即忘或者没看完就弃剧了。

除了剧情,服饰,台词,演技外、《琅琊榜》的剪辑手法,特效制作也是别出心裁。优良精美,这里就不做细述了,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开片时梅长苏轻舟吹箫乘风而来的场景。

5

《琅琊榜》在播出后获得了多个奖项,飞天奖 历史题材优秀电视剧,白玉兰奖最佳中国电视剧(提名)等多种奖项,观看人数超过69万,这无疑的在表面小说影视化非常成功。

海晏作为原著作者和电视剧的编剧功不可没,对电视剧的剧组来说也是成功的,也给其他剧组了做个榜样。

《琅琊榜》的成功无疑揭示了古装剧未来的发展趋势,观众不再停留在剧中的高颜值的演员身上了,而是注重剧情和画面质量的提升。

那种看三分钟能猜到结局的剧情,硬要生拉硬拽拍出十几分钟的剧是不会再有市场的。

毕竟现在的电视剧都如牛毛,不看A剧还有B剧嘛。演员立足剧本增加效果给与观众共鸣带给观众感染才是观众想要的。

历史类就要有时代气息,认真对待历史, 尊重历史。

抵制低俗文化,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长久以往必然会给观众带来不好的影响,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希望今后我们看到更多的“琅琊榜”。

#《琅琊榜》开播7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