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协“我和我的祖国”优秀作品评选揭晓 川影学子获微电影类最高奖

9月24日到26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教育电视台主办,中国视协行业电视委员会、中国教育电视协会共同承办的“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节目展评展播活动”优秀作品交流活动在北京顺利举行。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电视学院编导系16级学生邱子卡团队作品《陌上琴声》在与各专业团队的竞争中,获得全国仅三个名额的微电影类最高奖——“最佳作品奖”!这也是获此殊荣的唯一一部大学生作品!同时,川影播音主持学院记编班学生作品《乡村燕归来》获得“好作品”奖。

获奖证书此前,邱子卡导演作品《南高原的风》也斩获了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国际微电影展映最高奖“优秀作品奖”!“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节目展评展播活动”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共征集短视频、纪录片、微电影、快闪等不同类别作品近600部,经评委严格评选,选出25部特别推荐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70年来国家发展的辉煌历程。

记者采访了《陌上琴声》的导演、编剧邱子卡学长,他讲到,《陌上琴声》是自己规划的剧情片三部曲之一,另外两部分别是《南高原的风》和《陌上花开》,也是从这三部曲开始,邱子卡改变了一贯拍摄纪录片的风格,对剧情片进行了首次尝试。

眷思量,情难忘。《陌上琴声》主要讲述彝族传统吹奏口弦琴的传承和发展,通过老中青三代人之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看法,呼吁民族文化的保护及多元形态的全新展现。“我个人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段历史是有挺多感触的,当时有大批年轻优秀的知识分子主动投身于农村和边疆的建设事业中,起到了开拓者的作用,他们那种无私奉献、爱党爱国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青少年学习”, 邱子卡感慨到,“最后我们设定了口弦琴这样一个音乐元素,以音乐的形式来展现情感的寄托、信仰的传承”。

邱子卡获奖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优秀的作品不仅是给大家带来视听上的享受,更是能激发人们内心的思考,《陌上琴声》无疑做到了这点,而这背后则是追梦者的不懈坚持。邱子卡表示自己一直在坚持少数民族影片的创作,“学校老师一直支持我、鼓励我去做西南少数民族的题材,那里的文化底蕴深厚,值得挖掘,我自己也比较熟悉这个板块”,在创作影片时,邱子卡经常去老师那里请教问题,他非常感谢学校的帮助与支持。同时,邱子卡曾在参加贾樟柯导演的讲座时向他请教少数民族影片在未来的电影市场上是否具有创作优势,贾导回答,“人都是有好奇心的,而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习俗等本身就具有猎奇性,相对其他影片而言,它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而我们作为电影人要做的就是去挖掘它存在的价值及意义”。

一部影片往往是创作者心底的映射,邱子卡分享说,《陌上琴声》中有一场父亲教训孩子的戏,那其实是根据自己的经历改编的,“‘黄金条子出好人’嘛,做错了事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是我父亲的教育理念”。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陌上琴声》拍摄用了十天十夜,每个镜头都是反复琢磨精心筛选的结果。“我们每天坚持6点起床,凌晨3点休息,拍摄环境十分恶劣”,邱子卡回忆,“而且作为学生来说,资金本来就是一大难题,拍摄设备也相当有限,当时我们用的是索尼FS5加原装镜头。在设备上,学校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此外,语言是拍摄时的一大障碍,影片演员大部分都是当地居民,而邱子卡是团队中唯一懂彝语的人,他既要做好影片执导,又要负责组内沟通,苦心志,劳筋骨。而且,山上距离比较远,有时甚至补给都会跟不上,“很感谢每一位成员的付出,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最终成就了这部影片”,邱子卡说。犹记得学校电视学院编导系、摄影系以及表演系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作品创作,各显神通。邱子卡说,忘不了每一个寒冷的夜晚,听制片杨旭和许蕊的"喋喋不休",听摄影师张杰栋、张生全、何濠成、王也平的"痛苦呻吟",还有灯光师肖恩、胡安俊、江时祥的"钢筋铁骨",后期剪辑师邓涛、郑学慧、秦岭、高琦的"午夜凶铃",以及演员邹汛的"老干妈",袁涵、张辰两位女侠的"揾英雄泪"。以及当地的彝族老乡,"最坏"的两位纪录片导演,将我们"扒光示众",谢谢!

“影片能获奖是挺不容易的,与社会上的企业等专业团队相比,我们的人员、设备等明显处于劣势,我们只能拼对成本的掌控和对待影片的态度,我们有勇气去挑战”,邱子卡表示,“未来会尝试去做长篇影片,现在已经在进行创作中,也准备去参加电影的创投会”。

有志者,事竟成,正如校训所言“未来属于对成功充满渴望的人”。九万里风鹏正举,川影人将牢记使命,携梦想斩荆棘破巨浪,在创作中超越,在创作中成长。指导老师 欧阳晗萌记者 王鹤婷审核 覃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