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解读: 周星驰的“童话”情结

周星驰就出生在一个不完美的家庭,一个贫穷而且艰苦的家庭。

他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五口人挤在一间狭小的木板房,没钱买菜就用豉油拌着饭吃。母亲和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经常吵架,在他 7 岁那年,父母就离异了,周星驰和姐姐们跟着母亲,靠着母亲打两份工挣的钱生活。后来不得已,母亲又改嫁一次,但是这次婚姻也以失败告终。这一切都对他幼小的心灵产生不良的影响。

尽管周星驰本人曾经一度说自己童年并没有对来多少阴影,可是从他在电影当中透露的一些信息中,说明家庭对他还是有影响。所以,周星驰的童年经历让他被这样一个问题所困扰:什么样作品是需要他来创作?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完美,生活困顿缺少欢乐,甚至连父亲的教育都缺失。

一度是母亲留他一个人在家中孤独的度过童年。为了弥补这一遗憾,周星驰想在他的作品中表现欢快的气氛,想通过电影向人们传达一个美好的理念,人生虽然痛苦,人的出生无法改变,但是只要拥有美好的想法,认识自己,能够看到生活真实、美好的一面,积极地面对惨淡的人生,用坚强的信念来直面挫折。

于是,他的作品就形成了一种现实中又有美好向往的特点,就像童话故事一样来源真实,又脱胎于现实。 尽管周星驰的童年悲惨,充满了让人同情的地方,但是周星驰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的童年还是有许多温暖人心的地方。

母亲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一直感染着周星驰,让他对生活又重燃了希望,他在回忆中经常提到,他的母亲很有艺术天赋,会给领着他们姐弟三人看她的表演,偶尔会带他们去看电影。

在他 9 岁那年,母亲带他去看了一场李小龙的《唐山大兄》,周星驰对当年的观后感是这样的:“虽然那是一个很破旧的电影院,但我却完全被电影吸引住了,觉得自己的心脏快要跳出来了,在某一时刻,我激动得泪流满面,李小龙真是太神奇了,他占据了整个银幕。不只是他的武术非常精湛,还有他激昂的精神。基本上那时候我就已经梦想自己可以耍功夫,成为功夫高手是我的第一志愿,当演员只能排在第二。看完李小龙,我整个人充满斗志。

也正是对武功的极度迷恋,形成了幼儿时的周星驰的梦想。为了达成梦想达成的有力途径就是电影,唯有通过电影他才能一展他的功夫。 童年的经历在周星驰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心理影响,父母破裂的婚姻关系造成了他对爱的不信任,让他看到了现实生活的残酷和不美好。

然而,母亲对他的艺术培养以及他本人对电影和李小龙功夫的痴迷,又让他看到了可以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他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周星驰知执导的电影中,关于爱情的表达通常都是男主拼命逃避女主,最后又被这种情感打动接纳对方。《食神》、《喜剧之王》、《少林足球》等每一部都是很纯洁而浪漫的表达,就表现出了导演希望获得爱情却又对这样的关系不信任,并且这种心理演变到后来,转变为对现实的不满足,追求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

童年不完美的家庭生活和艰难的人生经历都对他的心灵产生了深厚的影响,使得周星驰对生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将自己对生活和人性的独特理解融入到电影的创作中,并逐渐形成了他特有的电影风格和作品当中体现出来的童话情结。

如果说家庭和童年的经历让周星驰有了童话般的梦想,在之后的职业道路上受挫和儿童节目主持人的六年时间给了他时间沉淀,也让他往后对这一题材的认识有了自己的看法。在六年时间里与儿童的密切接触,让周星驰了解儿童,深入的研究儿童。

这样的一段特殊的经历长期以往形成了对儿童的特殊情谊,儿童天真率性、纯洁美好、诚实热情,他们的性格都处在人生长时期的初级阶段,保留着最为原始的部分。

《食神》里丑小鸭的芬姐经过一段艰难的时间最后化身为天鹅,和自己心爱的人团聚。童话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保留了儿童似的思维,看到人性中至真至善的一面。周星驰的电影尽管是成人式的故事,更像是包含了童话内核的故事,穿上喜剧的外衣。

童话理论学家金近在《童话创作及其他》里说过:“童话没有幻想就像一只美丽的小鸟没有翅膀,是飞不起来的,但这只小鸟必须从现实的蛋壳里钻出来长大,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周星驰的生平真实的告诉了我们一个平凡人成为巨星的童话故事,也像他本人所说的那样,他一直坚信着童话是他创作的原动力。

周星驰自己坦言认为自己一直在坚持着自己喜欢的事,只是将自己喜欢的故事搬上荧幕与观众见面。2016年,山东省会大剧院发布会现场,周星驰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一直都很喜欢美人鱼的故事,也曾经坦言感觉他自己的年纪越大心智越小,越来越喜欢童话,并说自己拍的《少林足球》《功夫》等电影也都是童话。

他说他相信那些单纯、美好的东西。《美人鱼》可以说是周星驰导演风格非常明显的一部作品,童话故事原型改编,充分满足了电影作为白日梦编著者的条件。从这部作品着手研究,循着筑梦,实现梦的路径,不难发现这位导演的作品中多少有他口中所说的童话的“影子”。《长江七号》儿童的视角为观众铸造了一个外星人的童话梦;《功夫》里一个无所事事的混混实现了他成为武林一代宗师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