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过地摊当过工人, 出身艰苦的周星驰, 如何步入影坛一举成名

对于周星驰,大家都不陌生,都说“欠他一张电影票”,荧屏上逗笑观众的“星爷”,为何能将小人物演绎得入木三分?原籍上海的周星驰,1962年出生在香港。他父母大约在他10岁时离异,母亲一个人独立抚养他和姐姐及两个妹妹,日子过得很艰苦。为了生活,他常陪外婆到庙街摆地摊卖指甲刀。庙街位于九龙地区,是一个龙蛇杂居的地方。在那里黑道流氓、小混混、当街私娼等三教九流都有。他就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中成长,幸运的是他并没有在大染缸中变色。

上中学以后,他曾到茶楼倒过茶,也曾到电子工厂当过工人。后来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才转去报考艺员训练班。当年的生活经历,使他对小人物的处境有十分深切的了解,因此当他在银幕上艺术地再现小人物的生活时,便有了取之不尽的宝藏。他说:“可能我给别人不尊重得太多了,从小又穷,刚开始演戏时,因为演的都是小角色,很多时候,会觉得人家很不尊重我,我知道这种滋味很不好受。”

有一件事令周星驰终生难忘,在拍《生命之旅》的时候,他和男主角万梓良结为莫逆,当时万梓良已很有名气,而他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万梓良却十分照顾他,常在收工后送他回家,还买皮包送他装剧本,这使他常常感到万梓良和蔼可亲,没有巨星架子,从此便暗自立下誓言:"若有一天成名,也千万不要摆巨星架子。”

周星驰在主持儿童节目期间,曾看到一篇有关他的报道,那上面说他既不会主持节目,更不能拍电视剧,根本不适合吃演艺圈这行饭。他看了之后,将那篇文章剪下来贴在枕头上面,以“卧薪尝胆”的精神,每天起来都会看上一眼,借以激励自己、刻苦磨练演技。他之所以在无线电视台苦熬七八年,终能一朝飞上枝头变凤凰,就是因为他在身处逆境时仍能始终不渝地砥砺自己。

1987年前后,周星驰因在“无线”电视剧《生命之旅》及《男儿本色》中表现不凡,被香港万能影业公司负责人李修贤发现,邀其参加警匪片《霹雳先锋》的演出,扮演一位被警方强迫做内线的街头小混混。由于周星驰对角色揣摩很贴切,被1988年第25届金马奖评委授予最佳男配角奖。当时金马奖评委对他的评价是:“表现清新、明朗,也很有层次地演出了剧中人物的叛逆、矛盾、彷徨与转变。”

第一次拍电影就获奖,令周星驰名声大噪,各种片约接踵而至。由他出演的电视剧《他来自江湖》及《盖世豪侠》播出后,香港观众不仅争相观赏,还把剧中的对白当成口头禅。电影方面,自1990年1月起,凡周星驰主演的片子,票房频频创纪录。如《一本漫画闯天下》及《咖喱辣椒》,在港上映一周的总票房,前者为1200万港币,后者则为1600万港币。另外一部《赌圣》,在港连映28天,总收入达4100万港币,超出周润发创纪录的《赌神》300万港币,成为香港开埠以来的最高票房。

其后,周星驰即成为香港观众最钟爱的一位喜剧演员,所受欢迎的程度“几乎像中了邪”,因为观众只要看到他出现在银幕上,即便是面无表情的镜头,也足以逗得笑声不断,甚至鼓掌喝彩。由于周星驰十分有观众缘,因而1990年连夜捧着百万元片酬上门恳请他演出的片商,也大都不能如愿,原因是他上半年已拍了8部影片,还有8部影片直到1991年4月才拍完。为了赶拍这些电影,他平均3天才有机会上床睡上3小时,其余时间只要在片场抽空打个盹,就已经是“很奢侈的事了"。当周星驰开始在香港影坛走红的时候,电影巨子邵逸夫预言道:"1991年将是周星驰的天下!”这话果然不差。

这一年,周星驰演出的影片几乎每一部都有票房佳绩。就票房收入而言,1991年的确是周星驰的天下。第二年,周星驰演出的影片没有1991年那么多,先后共推出《威龙闯天关》、《鹿鼎记》、《苏乞儿》等6部,但是,票房总收入却达2亿2千多万港币,几乎占香港地区全年总票房8亿港币的1/4,并且在香港十大卖座影片中,由他主演的影片竟占了6部。此外,在亚太影展中,他还以《威龙闯天关》荣获影帝头衔。以当时周星驰在影坛的风光来看,可以说是独占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