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足影视行业的必修课! 需要注意哪几点?

准备出资的,还有已经出资了的投资人。可以看看我对影视行业这一块的解析。我结合自己的从业经验,来给大家相对细致的讲解一下。

一、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投资成功的案例,有投资5000万,票房11亿,翻了22多倍的《煎饼侠》;有投资5000万,票房18亿的前任三;有投资5000,票房7.94亿的无名之辈;再就是战狼2、还有最近很火的哪吒以及流浪地球。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票房是怎么样分账的,我也经常需要要对外界不太明白电影投资的人去讲解“分账”的具体概念,其中就有很多准备向影视行业里砸钱的出资方。

影院肯定是不会白白的给你放映电影,别人院线这一块要从票房里拿走一部分。此外还需要交税和其他各项费用。所以,把票房总收入直接当成电影投资方的收入,这个理解是错误的。

每一部影片的票房收入必须缴纳3.3%的经营税和5%的“中国电影发展专项基金,这部分直接上缴到电影局的。剩余的部分由出品方与院线按照4:6分账。一部院线电影的票房收入,只有大约35%能回到出品方这边。

这只是理论数字,现在的商业电影特别依赖良好的宣发公司,有部分是制片方把电影的宣发工作直接全部打包,交给有宣发资质和宣发能力的发行公司。比如说,华夏、中影这两家国字号的电影集团,他们每一年都是进口大片的发行商;周星驰从2004年出资拍摄的《功夫》等几部电影,因为港商是被看作外商的,必须委托有发行资质的民营电影企业——华谊兄弟负责在国内的发行。像这样打包委托发行的电影,还要从剩下35%的票房里,给发行方一个更细致的分账。

另外,一部电影的主创团队,假如遇到票房大卖的情况,通常还要从这35%的票房收入里拿走5%-15%奖励性质的分红。

我总结一下,如果电影的出资方也同时有发行权的话,能拿回票房的35%;假如是委托第3方发行公司来代发行,可能最后只能收到25%-30%的票房收益。

在影视行业里,懂行的局内人看票房的两个基本原则:

1、如果票房金额达到总投资的三倍时,心里才有底,因为这意味着本钱回来了;

2、反过来讲,看一部影片的票房,我们先除以三,如果实际投资比算出来的这个数少,就是赚钱的。

二、剧本很重要。看中了就直接买,然后就是找导演和制片人,最后就可以开始拍摄了。

外行人是看不懂剧本的,什么剧本是好的、什么样剧本又是不好的,没有这个概念。他看不出来什么样的本子出彩、看不到片子的亮点、爆点,拍出来大概是什么样的效果。

近几年,随着中国影视市场的持续发展,很多资方都进来了,涌现出一大拨房地产老板、互联网老板、煤老板等等···他们投资创办的影视公司。这部分从其他行业进来的新鲜血液,其中还包含行业巨头,比如地产大亨万达和恒大、网络游戏界的完美世界、IT行业还有马云的阿里影业、以及腾讯影视这些。

但这些半路转行进来的,未必100%能适应电影行业的生存方式。当然也存在万达这种在院线方面比较成功的;还有阿里、腾讯这种眼下只能烧钱,但凭借自己财大气粗,声称是本着长远发展的;最后还有恒大这种高调进来、低调混着,抱着随时准备撤退的不太成功例子···

另外,还有很多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向影视行业砸钱,转了一圈陪完了,怎样赔的都不清楚,结识了一些三线开外的艺人、外围女,稀里糊涂又退出局的。

在我见识过的以上这些类型的公司和人里面,他们最通常的一个特点就是不懂剧本,更没有耐心看剧本,自然而然也就不重视剧本了。他们当中一部分人认为,只要花天价请来大明星、做3D大特效,就完全OK了。

结果最后找来几位流量明星,拍个戏,赔了钱,不玩了,闪人。最近被吐槽的上海堡垒就是很好的例子。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比较流行的跟风模式。这种出资方比较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外行,影视行业里的水深,所以采取跟风的模式,看准了大公司+大片+大导演。听说中影要拍吴宇森的《赤壁》,这不就符合又是大公司又有大导演还是大制作的“三大结合”吗,保险系数肯定高。而且因为投资金额巨大,出品方这边需要找好多家投资人凑钱;行吧,我也掏个两千万三千万的,虽然只占总投资不到10%,作为小比例投资人在剧组里说话没分量,但这样操作保险啊。

结果呢,电影上映之后,影片本身和票房看起来也不错,也卖出好几个亿出来,在影视界也确实掀起了很大的舆论性、话题性。但热闹过后算下账,还是赔了。

三、第三条,我就不列举别人的话了。说下我的体会

其一、现在看准院线的中国影片,基本80%都是属于上面我讲过这种烂尾的、赔钱的和“院线一日游”的。这个风险对于投资来说就很高了。所以说,如果你自己懂电影运作,你往里面投钱是有根据、有心理准备的;如果你不懂就往里瞎投钱,纯属吃饱了撑的;

其二、这个影视行业的人,普遍都是说话不兑现、不靠谱。影视行业行的话把争取投资叫“扎钱”,为了扎到钱,无论是制片人还是导演、编剧,基本上满嘴跑火车,什么牛都吹。“导演”这个词,在圈里圈外也都臭大街了,这里边充斥着一大帮蒙吃蒙喝的忽悠。具体这里面的细节,实在是一言难尽,细说的话,我能讲好几天,讲各种自己经历过的故事。在这就不做过多阐述了。

简单的总结一下,如果你想提高你投资电影的风险系数,让这部片子从筹拍到最后阶段尽可能的靠谱,你务必要找个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执行制片人(和执行导演。这两份工作,要比演员、导演、编剧、都重要,甚至比摄影还重要。

四、为什么说要找个靠谱、有责任心的执行制片人(制片主任)呢?

A、因为制片主任就等于是项目经理、掌柜的,从剧组筹备开始再到最后的杀青,他就要一直盯着,替老板负责。又因为他是剧组这边的总负责人,所以一个老道的制片是个“万金油”——剧组里各部门,服化道、摄灯录、……他对每个技术部门不一定要精通,但基本都要略知一二。

比如剧组要排一个景,美术这边负责的事,美术指导开口说弄这个景要花20万,然后把设计出来效果图讲解一遍。制片一看,说这场戏不上摇臂、不铺轨道,不给全景,那你计划上面这边窗户可以省下来,那边的墙也用不用刷;还有那个轿子,剧情里就说主角从旁边过,没说要赶着能走啊,那就别弄那么贵的,让道具简单弄下,凑合着就的了;

等到道具部门那边来了,说片子里有皇上在圣旨上印章的过程,我要去买个玉玺,制片一看,直接就说不用了,这个是远景,你买个冬瓜切成方块,看不出来……

这样的制片主任,他知道怎么省钱和怎么花钱,能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而不是瞎省,不该省的乱省,也不会该省的不省。

另外,制片主任在剧组有威严,能沟通、和不同部门的合作,能紧能松——松的时候和各部门关系都好,谐调、通融;紧的时候也能拉下脸,雷厉风行。上到大牌明星大牌,下到司机偷油,他都应付的过来。这种管家式的制片主任,是保证剧组正常运作的重要人选。

很多剧组,拍戏过程非常不和谐,争争吵吵,美术不行换美术,摄影不行换摄影,最后连导演也换了。但是,只要制片主任还在这看着,人心就不至于涣散;反过来讲,如果听说哪个哪个剧组的哪部片子,还没到一半连制片主任也换人了,那这样的剧组就没办法待,这部片子基本上提前宣布完结了。

B、为什么说要找个靠谱、有责任心的执行制片人(制片主任)呢?

因为执行导演才是真正拥有工匠精神的导演。

电影产业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所以他的特点是分工合作以及技术积累。支撑这个行业的绝对力量,并不是走红毯的毯星,不是整天绯闻不断的三四线艺人,也不是口若悬河的影评家,更不是出资方,而是这里边的技术人员。

中国最富盛名的学院派“第五代”导演里的顶尖人物、比如张艺谋、顾长卫、吕乐、张黎等,都是摄影出身,从基本的技术工作开始,积累很多年才混出名堂。优秀的导演,应该是一专+多懂+丰富的实地工作经验和能力。

但是,现在进入电影行业的外行太多。作家出身的韩寒、摇滚崔健、主持人何炅、这些外行在最近几年都来当电影导演。

这些非学院派系统教育出身、又缺少实地工作经验的人,并不能完全胜任电影拍摄中导演要做的具体技术性工作(比如说画分镜头、分景别、从事有关后期特效处理的动画镜头的先期设计等等)。但是投资人都是看在这些名人的来头上,才决定投拍这部戏。

在这样情况下,就需要有搞技术出身,本着工匠精神的人去代替他们完成,这就是执行导演。“导演”、“大导演”、“总导演”这些高大尚的大帽子,执行导演不争,保质保量地做好我份内的工作,最后我拿我的工钱就可以了。——这就是我从事了十多年的执行导演的工作。

一个影片剧本,未必是这个执行导演写的,但你把这个剧本给他看,他能看出这剧本的好赖。好的话不用说了,拿了开练就行;赖的话,执行导演也会提出修改意见,让这个剧本有更大可能——解释一下,剧本的赖不是说情节多幼稚和人物多可笑,而是场景叙述存在逻辑混乱,这样没法拍,无法操作。

一个优秀的、有丰富经验的执行导演,是梳理剧本(把无法操作的文学加工成可操作的分场/分镜头剧本)、实际指导拍摄工作的重要人选。

此外,电影是需要多部门协作分工的,比较强调关系协调、技术配合。所以剧组中比较重要的技术部门,通常是整体聘用,不是对外招两个三个人,而是团队。比如灯光与摄影,这两个工作是密切相关的,一个资深的摄影指导,都有长期的合作伙伴、身边还要带有徒弟。当出资人、纸片人找到一个老摄影师,他都会要求用他自己带相关部门承包,必须都要用他引荐的人,比较抵触用生人。这种情况下,制片方与出资方最好是同意这个请求。这些人以往长期合作,互相即信任了解,工作上能保证顺畅沟通。

最后总结一下:一部值得我们出资的片子,首先需要一个类型化的故事,以及类型化的导演、类型化的演员去匹配,这三者必须统一。就像《泰囧》,它的外景地在泰国,这样一来制作成本就会升高,相对有一定的风险存在,但是王宝强、徐峥、黄渤三个人的组合是非常匹配的,所以它3000万元的成本还是可以控制的。除了匹配度,还有两个人很重要,分别是他的监制和制片人。其次就是演员阵容和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