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号称第一部登山电影, 其实1982年《第三女神》才是首部

《攀登者》表现的是中国登山队1960年、1975年两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真实事件,这部电影也被一些媒体称着是国内第一部登山电影。

其实,早在1982年就公映过一部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第三女神》,这部电影表现的也是1975年中国登山队登上珠穆朗玛峰这一壮举。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第三女神》才是中国第一部登山电影。

而如果我们仔细地比对一下,《攀登者》与《第三女神》在情节与人物的构造上有着隐隐约约的对应关系。

《第三女神》的编剧是鲁光,当年他写作的描写中国女排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曾经造成洛阳纸贵的火爆态势。而当时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也风靡全国,坊间迫切需要有一部反映中国女排的电视剧问世。鲁光借着他对女排内幕的熟悉,与沙叶新合作编写了电视剧剧本《中国姑娘》,1985年拍成电视剧,倪萍参加了主演,但令观众大失所望的是,电视剧太拘泥事实,根本没有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的传奇味道。

而《第三女神》的剧本创作最早还得追溯到文革期间。

1975年中国登山队登上了世界第一高峰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到国家体委组稿,准备写一部报告文学,反映这一振奋人心的壮举。

当时鲁光在国家体委宣传部门工作,被拉入到写作团队。

当时流行“三结合”写作模式,后来写成的报告文学《踏上地球之巅》,于197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笔者曾经在旧书店购买过这一本书,但一直搁置在书堆里没有细看,总觉得这样的登山故事,在今天登上珠峰难度已经大为减弱的情况下,已经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实际上,攀登珠峰只有与国家荣誉联系在一起,才会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当时这个写作班子,共有六个人,除了鲁光之外,还有《体育报》副刊组的涂光群、中国登山队的曾曙生、篑树琪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周明、杨匡满。

当时他们与正在怀柔水库的一个半岛上疗养的登山运动员吃住在一起,将近有一年时间,详细了解登山的各个细节。

在分派给鲁光这个任务的同时,他也承接了编写电影剧本的任务。

因此这个剧本最早萌生的时间应该在1976年之前,还在文革期间,所以电影里的还带有那个时代的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气息味道。

比如《第三女神》里的主人公就是一个白毛女式的人物,她因为受到地方领主的迫害,被迫逃入山林,登山队误把她当成了雪人,在一番冲突之后,了解了真相,把她带回到正常的生活。因为她自小就有着与雪域高原最严酷的环境相伴同生的天份,所以,她成为登山队的主力军。

这样的主题到了文革结束后,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主题了,所以,鲁光根据编辑要求,在剧本中加进了爱情线索,而这种爱情线在文革期间确定的原来剧本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为此,鲁光为此又绞尽脑汁了一番,才算为电影硬性地插进了非常不自然的爱情描写。

这样,剧本终于于1979年底定稿,然后于1981年投拍,1982年公映。

作为中国第一部登山电影,这部电影公映时,并没有产生多大反响,除了电影剧本的内容陈旧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导演的功力也很成问题,整个电影缺乏生活气息,人物塑造非常呆板单一,倒是主演张晓敏在影片里的充满野性的眼睛与强烈的青春气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女神》的女主角卓玛是以1975年登上珠峰的唯一的女性潘多为原型的,但是,整个电影里表现的登山过程,杂糅了1960年与1975年的两次登上珠峰的真实事件,所以,电影里描写的1975年登上珠峰的过程,似是而非,并不是完全的历史的真实,这与《攀登者》的构思也是一样的。

但《攀登者》至少在电影里还表现了九个人登顶的事实,而《第三女神》里表现最后登顶成功的只有三个人,这是1960年登上珠峰的人数,而且在《第三女神》里,登上珠峰的三个人中,一个是卓玛,一个是卓玛的男友。

这次《攀登者》公映,有观众说可以称着《珠峰绝恋》,如果论这个戏谑的片名更切合的影片,当给予《第三女神》。

在《第三女神》中,还描写了登山队的队长在第二台阶处,甘愿作人梯,把队友们顶上了悬崖,自己却因体力不支,长眠在相距世界之巅一步之远的地方。这一情节,又直接移用了1960年登顶珠峰时刘连满的事迹,但刘连满并没有牺牲,所以《第三女神》并没有忠实地反映1975年中国登山队攀上珠峰的事实真相,让整个电影不伦不类。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发现,《攀登者》移用了《第三女神》里的人物结构。

《第三女神》里有一个历史纵深。这就是影片里的卓玛最初出现的时候,按电影里的交待,是五十年代末,年龄当在8、9岁左右,这时她的身份是农奴,后来她被迫逃入雪野,直到遇到登山队,大概在野外生存了足有14、5年,年龄大概在24、5岁左右。

一个年轻的小女孩,按电影里的说法,在野外靠打鸟维生,能够坚持14、5年,简直是难以想象的。所以电影公映后,受到了观众的质疑,《电影新作》1982年第6期发表一篇评论文章“《第三女神》真‘神’”,认为电影第一“神”,在于“高山雪皑皑,卓玛活下来”。

但电影编剧的难度在于,要兼顾到两个历史时段,即农奴制的终结到1975年登山队登上世界之巅这两个历史时段,只有将人物跨越这一个硬性的历史的时长,才能反映出电影定调的中国登山队在攀登珠峰时所具有的历史纵深。

电影里的原型潘多,在1975年36岁,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是登山队里的一名领导,也没有登上顶峰,但这样的年龄,显然不具备编剧们所需要的爱情浪漫,所以,电影里的卓玛年龄被改小了,也让她的男朋友一起见证了他们的世界最高峰的爱情罗曼蒂克。

这种历史纵深在《攀登者》里也存在着,与《第三女神》具有同样的长度,也必须达到十五年之久,而这个十五年的时光,必然使得《攀登者》遇到《第三女神》一样的困境,那就是如何在这十五年保持人物主线的完整性与合理性,而现在看来,《攀登者》恰恰在这一点上,没有走出一条比《第三女神》更好的解决办法。方五洲与徐缨这条爱情线起始于1960年,而到了1975年,如果这条线依然必须延续的话,他们的婚姻生活如何解决?

当然,阿来的原来剧本里,方五洲与徐缨结婚了,有一个儿子,但这样的设置显得平淡无奇,达不到电影里的需要的煽情效果。

这一年龄的矛盾,显然电影剧组的每一个当事人都感到了。

所以吴京希望从合理性的角度提出将徐缨改成方五洲的前妻,能够有效规避这种年龄上各自都没有婚姻的尴尬,但后来电影编导显然不想节外生枝,依然在年龄上采取了一种不细究没有人在意的设定方法,囫囵过去了。

囫囵过去的瞒天过海的手法,在《第三女神》里也存在着,《第三女神》直接模糊了时间概念,让人没有意识到卓玛在山野里流浪了才十多年,电影更没有直接的指向意义指明故事的发生年代。

《攀登者》里虽然点明了1975年的时代背景,但对当时的政治氛围未作任何提及。

由此看出,《攀登者》里的爱情线索,与《第三女神》里的硬性插入有某种相似性,很难说,《攀登者》没有受到《第三女神》的启发。

另外,我们也注意到,《第三女神》里描写了一个气象站的姑娘与登山运动员之间在接触中也产生了一点爱情的初萌关系,而《攀登者》里,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方五洲与徐缨的关系,正是一个登山运动员与气象员之间的关系,只不过是把《第三女神》里的这种副线关系当作了电影里的主要线索。

而《第三女神》里同时也写到了女医生的存在,这个人物的存在,我们看到在《攀登者》里也得到了延续,并且被《攀登者》发展成了另一支线的爱情线索。

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女神》里设定的人物关系,在《攀登者》中都拿来加以渲染与使用了。当然,有人会说,两部电影都是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的,自然会出现人物设置的雷同与相似,但是,《第三女神》里把气象员设定成女性,并且制造了爱情的前科,却不能不让人感到为《攀登者》的爱情设置铺平了道路。

我们知道,攀登都是在别人肩膀上才能够翻越过往的超越,我们无须去确认《攀登者》究竟有没有从《第三女神》里沿袭与承接了什么,但至少我们可以看出,并不成功的《第三女神》具备了让后来者实现更多超越与跨越的经验与教训,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女神》也不应该被隐没,它作为第一部中国登山影片有其被我们记取与挂念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