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损失185亿!曾经最赚钱的顶流们,为何如今成了隐形炸弹?

文/ 金错刀频道

前有吴亦凡72小时内失去一半金主,今有张哲瀚4小时丢掉27个代言。

内娱明星翻车,最倒霉的莫过于背后的品牌方。

这次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艺人张哲瀚“在靖国神社拍照”一事,终于有了结局。

涉事人在乃木神社和靖国神社拍照

随着中纪委网站的发声,还有国家广电智库发出“演艺圈存在的这种特权式畸形生态该彻底铲除”的声明落地。

一张张连环通告下达后,艺人张哲瀚的演艺生涯就此画上终点。目前全网关于他的社交账号,都显示注销和关闭。

与此同时,受到牵连的27个品牌,也在第一时间就迅速做出反应。

凭借《山河令》这部剧,张哲瀚从一个小透明成为娱乐圈顶流。

右为张哲瀚

今年5月以《山河令》为主题的演唱会门票,当天有60万人在线抢票,14秒卖完!一张票被黄牛炒到17000!

后续代言拿到手软,通告档期排不过来。

谁能料到,爆红6个月后,崩塌只需5小时,27个代言全部与其解约。

曾经一呼百应的流量号召力,随着一纸封杀令彻底凉凉,同样,也给品牌方们提了个醒,流量好用,但也是颗雷点。

1
攀上明星高枝微商也狂割韭菜

从吴亦凡到郑爽,再到如今的张哲瀚,流量艺人屡次翻车,但却折射出一个有意思现象。

那就是:任凭明星翻车,品牌方从来没有放弃对流量的追逐。

毕竟与流量的不确定相比,抓住眼前能带来的红利,才是最重要的商业价值。

1、微商搭上“姐姐”,销量倍增

去年,《乘风破浪的姐姐》的综艺节目爆红后,短短两天时间,就有超过10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

同时大火的,还有节目里名不见经传的“梵蜜琳”。

虽然是个微商企业,但价格却直逼大牌,一盒贵妇膏分为两种规格,8g定价为290元,40g为1200元。

定价如此之高,少不了背后撑腰。

这家总部位于广州的化妆品公司,成立五年以来,不惜重金独家冠名,请多位明星艺人代言。

邀请伊能静为首席体验官,张馨予为品牌代言人,在此之前,黄圣依也曾代言过该品牌的化妆品。

自从梵蜜琳搭上各位“姐姐”后,也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节目开播前销售大概是月均3000件,《浪姐》播出后,淘宝上梵蜜琳的品牌总代理月销超过2万件。

其实微商搭上流量快车,已经不是秘密。

曾经的一叶子面膜以1.5亿独家冠名《这就是街舞》,再加上找来圈内明星的代言,播出期间,节目主推的一款面膜月销量达5万,而同品牌其他产品则仅1千到4千的销量。

当然,看上明星艺人这波热度的不止有微商。

2、一下午卖出200万,别再说粉丝没钱

曾几何时,养生堂官宣蔡徐坤为代言人当天,其面膜线上月销量突破10000+,25天销售额破千万元,一个下午就卖出200万。

一场10分钟的直播,1秒时间,天猫旗舰店便完成50万元的销售额。

在蔡徐坤的引流下,许多90后甚至95后开始了解到养生堂这个品牌故事。

这并不是孤例,此前被纪梵希聘为中国区彩妆代言人的易烊千玺,已拿下了8个代言,其中Adidas neo限定系列上线15分钟销售额超120万,而这些代言,品牌方都采取了定制限量款的模式,这样更加速粉丝购买力,以及对偶像的追逐。

刀哥记得最清楚,前段时间肖战代言某个品牌手表,其粉丝就在网上晒单两款手表,而这款手表共花费65万。

所以,品牌方们极为清楚,选择明星代言,所带来的吸金力多么强大。

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艺人的崩塌,来得一样猛烈。

2
明星翻车速度和流量一样猛

众所周知,内娱这一两年实在是丑闻太多。

对于吃瓜群众,不过又是娱乐圈的日常操作罢了,但从商业角度来看,明星出事,对于品牌方来说有直接影响。

1、渣男人设被锤,粉丝直言不吃某代言品牌

去年四月份,罗志祥被曝光“私生活混乱”,人设崩塌。

一时间,罗志祥成了网络人人喊打的渣男,网友们把这种愤怒的情绪转嫁到品牌身上。

当时蒙牛旗下酸奶品牌纯甄官宣罗志祥为代言人,时隔不到24小时。

网上有声音说拒喝纯甄,逼得蒙牛紧急撤下所有相关信息,罗志祥一度成为“史上最短代言人”。

后来在去年三月份公告中,针对这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的影响评估为“本公司难以量化其对本集团2020年上半年度的影响”。

而另一位同样也是因为道德问题翻车的郑爽,也是用一己之力拉低Prada的股价。

更早的时候,体育明星林丹,同样因为出轨门事件,让奢侈品牌万宝龙好不容易增长起来的中国市场,打回原形。

2、立场不坚定,品牌方措手不及

因为个人立场问题,香港歌手何韵诗,就给了品牌方兰蔻一重击,本来品牌方想为明星组织一场演唱借以推广香港市场。

不料,因为何韵诗一句不争取的政治发言,导致兰蔻损失惨重,并牵连欧莱雅集团损失了185亿人民币。

前不久,以性格耿直著称的小S也因为政治原因,遭到一系列品牌方的解约。

其中就包括合作13年的清扬。

尤其是艺人陷入人设危机,其后续的代言将存在很大问题。

3、拿无知当天真,品牌方无辜躺枪

明星人设,恐怕是最不靠谱的东西。

曾经被吹学霸的翟天临,因为“不懂知网为何物”,被网友扒皮。后续代言,更是一路掉光。

另外一位仝卓,更是“自曝狼人”,直言自己暗箱操作一番,才考上现在的大学。

嘴快一时爽,就是苦了后期工作人员。

因为仝卓参与录制的综艺,这些剪辑人员后续还得做大量工作来处理。

对于品牌方们来说,面对这些犯错的艺人们,真的吸取到教训了吗?刀哥看来,还不够。

3

流量艺人不是救命稻草

只能临时解渴

过去要想拿下一个奢侈品代言,并不容易,不仅要有颜值,还得有作品和国际影响力。

2009年,章子怡成为阿玛尼第一个中国代言人,“国际章”的名号在那时极为吃得开。

2012年,路易威登选中范冰冰为其中国品牌大使。当时范冰冰凭借《观音山》,市场口碑反响很好。

直到2016年10月,Burberry宣布新晋艺人吴亦凡出任其品牌全新代言人后,销量暴涨,2017年一季度集团亚太地区增速高达16% 。而增长渠道主要归功于中国社交媒体的推动。

这才让奢侈品们看到了流量艺人的带货能力。

加上选秀节目兴起,粉丝“爱他就为他花钱”的心理,也让品牌们把目光转向有庞大粉丝群的流量明星。

但问题来了,品牌找代言人提升知名度无可厚非,可渐渐陷入了一个怪圈中。

那就是产品还没做到极致,就开始靠代言人变现。

典型例子就是曾经的国民饮料天喔蜂蜜柚子茶。可能读者有所不知,天喔国际又被称为是“明星收割机”。

曾在三年时间内,分别启用了张学友、李宇春、黄晓明、周冬雨、吴秀波、李敏镐等几位明星来代言旗下不同产品。

但对产品的研发,却在推出在蜂蜜柚子茶之后,天喔国际再没有推出一款成功的新品。

要知道天喔曾在2015年销售额达50亿元,一路高歌猛进,却落到如今这般下场,实在是让人惋惜。

比起集齐明星的粗旷式选择,还有一类属于品牌方完全没上心。

在亿欧网的报道中,提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曾找刘涛代言的化妆品老板曾透露,自己在找她代言时根本不认识她,只是觉得名字耳熟,加上身边管理层一些对其形象定位的介绍,代言也就这样敲定了。

“八位数的代言,她一天就拍完了。”

此前,“娱乐资本论”在一篇十八线小城镇的户外广告调查中,写过一个细节,成为VIVO X23代言人的蔡徐坤,并不被许多购买手机的居民所熟知,人们进店购机时总是会问“这是哪位明星呀?”

而对于明星来说,被找上门邀请代言产品,也在检验明星的眼光和责任感。

比如前段时间马伊琍代言的奶茶店,涉及犯罪,诈骗团伙卷款跑路,导致投资人血本无归。

虽然致歉信发得及时,但网友们并不买账,究其原因明星选择代言,过于草率。

明星代言的翻车案例,这两年已经从消费类项目走到了理财类。

尤其是那些爆雷的app,往往是投资者欲哭无泪,几十万全打水漂。

本来品牌与代言人之间的合作,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双赢局面,最后却变成两败俱伤,实在不应该。

结语:

有句话说得好,产品是1,营销是0。

打好基础的产品,才能在自己的水里游刃有余,流量艺人的代言,只能算是锦上添花。

无须刻意去追求流量的带货能力,要知道任何命运馈赠与你的礼物,早就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再看看我们的国货老干妈,从来不请代言人,踏踏实实用心做自己产品,让消费者为产品品质买单,也因为此才能屹立市场这么多年。

现在明星翻车后,品牌也第一时间站出来发声明终止合作。

要说前期已经借着代言人红利赚了一波,所以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

既然冒着风险选择流量,就要担得起流量反噬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