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个人可以会从容的老去?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窗外,幼鸟等着母亲归巢,客厅内,奶猫嗷嗷地叫。起风了,树叶飘着撞在窗上,你迷迷糊糊,不知自己归向何处。秒针每停一下,有人出生,就有人死去。我们向来很难面对老去,漫卷青灯,美人迟暮,千古之悲。生命最后一秒时,她可能还在盼望着未能赶到家中的儿子,他可能忆起那个出现在他青春时的女子,亦或和老朋友约好的饭还没吃……我们要如何老去,我们要怎样和他们告别,电影《一切如你》用了十个暖心的小故事,讲述了这个答案。被这部电影吸引,是一串演员年龄的数字;该片从创作到杀青历时一年半,参演的16位老艺术家平均年龄87岁,秦怡老师96岁,于蓝老师98岁.......感伤时间飞逝去了芳华的同时,也疑惑如此年迈的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出演这部影片?并且全部零片酬。看完电影被这些老艺术家深深折服的同时,也忽然理解了他们,或许是因为他们都曾有过一个称呼:演员。他们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对把艺术传承下去的渴望,令人肃然起敬,这份传承由老中青三代中国影人以这部电影完成延续,圆了薪火相传的链条。

这部影片的四位导演通过十个关于老人的故事完成对这个时代的发问,避免尴尬俗套的煽情。可谓很高级,小故事——“挂起的记忆中:,当小孩站到桌子上偷吃时的狡黠,像极了儿时的我们,因为贪吃,家长总会把买回来的水果先拿出来几个再藏起来,每一次我们都像个小侦探一样找到;还有奶奶坐在床上永远穿不进的针孔,每次都会把我唤到身边,笑眯眯地拿出糖诱惑我把线穿好。种种细节,简单却无比温情,短小却并不单薄。

于是,一切如你,在家人的守护下,我们丰满羽翼。可是,青丝覆了白霜,皱纹模糊了眼角,我们拿起行囊,远离了家乡,路口槐树下,背影佝偻了时光。母亲每一天都去撕日历,撕完了,儿子也就回来了。她生日,你订了蛋糕,她手足无措的将外卖小哥推进屋内,门外,却没有你的身影。她尽力掩饰自己的失望,视线却变得模糊了。

我们在爱中长大,就别让父母在等待中老去,像她教你如何用筷子一样教她如何用手机,告诉他:你可以去攀岩,你可以去尝试你年轻时未完成的梦想,你可以去见见朋友,你也可以去参加一个优雅的派对,但别忘了,累了就回家。这或许是《一切如你》想告诉你的另一些东西。龙应台《目送》中的一段话,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这段话听来,不免有些让人心生悲凉。世上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的,爱他,所以要和他在一起。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

在中国,90%以上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匆匆流逝的时间里,每个人都在承受岁月的眷顾与考验,为了生活,不断付出,但家人,长辈却往往成为忙碌生活的背景,渐渐被忽略。《一切如你》更像一种现象的多角度表达 ,用最暖心的方式表达生活的本真与温情。这部电影以强烈的情感共情,在社会上引起反响。“敬老、爱老、孝老”的风尚在不言中成为风尚。张艺兴的全情参演与他带到剧组十双鞋子与一车牛奶也被不断称赞,他仍是一副少年模样,心地纯净,不染尘埃。作为年轻人的榜样,他实质名归。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仍是此间少年,但都会老去;我们都曾为人子女,也将会为人父母。我们抵挡不了时光,也拦不住岁月,春天的风,夏天的雨,秋天的百花,冬日的雪。我们从爱中来,也希望在爱中离开,如果你花甲将至,那愿你从容优雅,在爱里微笑,常回家看看,别让他们等太久!愿爱无忧,一切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