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4.8分,史上最谜《花木兰》,迪士尼究竟拍了个什么玩意?

传媒一班 系【头条理娱君】特约作者,看娱乐热点深度解读,认准理娱君!

【本文主笔:聂兄】

历经风波,这部《花木兰》终于上映了。

习惯性地去某榜单一瞧,顿时心里一凉。

怎么连五分都没有?这是要扑街的节奏啊!

迪士尼投资两亿美元的大作,刘亦菲+巩俐+李连杰+甄子丹的超级阵容,还有这几年铺天盖地的宣传造势,结果,竟然这么惨!

想当初首映时,各大社交媒体都是一片赞美、褒扬之声。

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能让观众们高度一致,集体给出差评呢?

虽然“花木兰”的故事源自中国民间,存在中西文化差异和审美异同,但迪士尼的招牌还在,只要正常发挥,不至于过不了及格线吧?

退一步说,就算按商业爆米花电影作为标准,把特效、画面、镜头之类的严格把控,观众们也不会太过严苛。

但在看见电影宣传海报后,一股不祥的预感,顿时扑面而来。

这……是什么鬼?迪士尼有钱雇佣全世界最牛的法务部,也不愿意请个好点儿的设计师?

完全是二十年前古装片的感觉啊,还没有盗版光碟做的用心!怪不得观众老爷们不买账,设计费最多十块,不能再多了。

咱们就从画面和审美入手,看看这片子究竟还藏着多少雷?

以下内容涉及部分剧透,请谨慎阅读。

花木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著名的巾帼英雄,经过迪士尼的魔改之后,是这样的:

《木兰辞》里的对镜贴花黄,不是把脸涂黄!!!

要是不仔细看,你都认不出,这是国际影星李连杰,明明身份是皇帝,怎么造型像个太监总管?

然鹅,上面只是一道开胃小菜,还有这样的:

这古怪又搞笑的扮相,脸上的粉得有十斤吧?日本的艺伎,穿越到了迪士尼拍的中国古装片里?

据历史记载,花木兰是北魏人,生活在北方,但是片中却生活在南方的土楼里......

这就是导演对中国元素的使用?

男性总是留着怪异的八字胡,女性脸上永远抹着十斤脂粉,要么长得丑,要么靠造型师逆天的职业素养,强行扮丑。

总之,没有最丑,只有更丑。

对不起,直接整段垮掉。

没错,导演就是通过一大堆千奇百怪的服化道,来证明自己很懂中国,很懂传统,很懂得怎样“靠近”中国观众。

就差贴脸上前怒吼:“看,我们多么东方,多么传统,没有人比我们更懂花木兰了!”

制作方戴着有色眼镜,YY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东方世界,对古代中国报以极为刻板的印象,把那些似是而非的文化符号,进行匪夷所思的混搭。

最终将一个简单的传统故事,变成不忍直视的诡异画面大杂烩,以满足西方人的猎奇心理,自己还感觉极为良好:看,多么完美的结合!

虽然服化道让人窒息,但万一是个好故事呢?

暂且抱着画面不够,故事来凑的心理,那么咱们再来聊一聊剧本和故事。

花木兰的故事,咱们中国人从小就耳熟能详,替父从军,巾帼英雄,保家卫国。

故事流传了上千年,自然有其魅力所在,规规矩矩地拍,总能挽回一些口碑吧?

但下一秒就感觉自己被狠狠掴了一巴掌:这到底想讲什么呢?

东方传统故事,怎么就掺杂进了西方的女巫元素?

巩皇(巩俐)饰演的女巫,造型是这样的:

这鹰爪,这眼妆,不知道巩皇当时心情如何,有没有千万匹羊驼奔腾而过。

片中,女巫本来是女主的敌人,但在一次完全不合逻辑的变故之后,竟然想把女主招到自己麾下,说话一顺嘴,竟然把草原骑兵的秘密给泄露了。

随后还挺身而出,替女主挡了一箭......然后,就这么死了。

闹了半天,巩皇就是个工具人?这一系列的剧情逻辑,真的无限迷惑。

为什么游牧民族的骑兵,会带着投石车到处乱跑,是给自己增加后坐力吗?

皇帝明知道部下叛变,为什么还敢和对方单挑?

为什么几十个刺客就能把京城闹得天翻地覆?

不断提及的气不是超能力吗,后面怎么没影儿了?

巩皇到底是敌人还是木兰的人生导师?

明明是个历史架空故事,为什么木兰会冒出一对小翅膀?

剧情逻辑之迷惑,让人直挠头发,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碎了。

细节上的槽点实在太多,我不再一一多说。《木兰辞》的故事多么完整,制作方就不能借鉴一下吗?

满分作文放在这儿,为什么不学习?

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本以为这会是一次中西文化的结合,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但这个电影属实让人如鲠在喉。

想吐,又不知道吐哪里。

情节上的起承转合,是无法忽视的硬伤,逻辑链条彻底崩盘,让人捋不出一点头绪。

即便是画面做的再有东方味道,也难掩内里的苍白平淡。

花木兰本是女儿身,久在军营,人物性格和内心戏本应该是复杂的、多面的,往往有着很多意想不到的冲突,可以去加工设计,让故事更有看头。

但片中却处理得太过潦草,并没有把木兰的真实身份作为重点因素。

沙场猛士的勇猛、坚毅,可不是吊着威亚翻几个跟头、耍几下剑,就能表现出来的。

花木兰的故事之所以上千年来经久不衰,除了家国情怀以外,还有一个原因:

它直接撕开了封建社会的禁忌话题:男女平等。

本来只是一个弱女子,却隐瞒身份,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巾帼不让须眉,闯出了一份让男人都羞愧不如的功业。

这个故事的核心之一,就是古人对于男女平等、身份意识的思考与抗争精神,在男权社会中得到另一种高度的认可。

导演和编剧完全可以在这一点上大做文章,直接拔高故事主题,奈何弃之不用。

无论从画面视觉还是故事剧情的角度看,这部电影都让人一言难尽。

刻意将眼花缭乱的文化符号,混搭拼接成一锅尴尬的乱炖,以满足某些群体的奇怪心理,这绝对不是一句文化差异就能概括的。

之所以恶评如潮,都因为这原本就是一地鸡毛。

真的很想问问制作方,是怎么把一次开卷考试,做成这种答案的?连修改重来都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曾经有一位老师,这么说过。

现在想给张艺谋导演的《长城》道歉,您老人家真的很不容易。

本文是作者作为“头条理娱君”特约作者而写,来今日头条看娱乐,有点有料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