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当论 Adam Talk |
打破文化的次元壁
“现在的民谣听起来很穷。”
现在的民谣里面,总是不断重复着,姑娘,烟,酒,行李箱,地点,而这些组合在一起,就像何勇唱的“我只有一张叽叽喳喳响的床”,然而并没有何勇的勇气和摇滚。
现在的民谣歌手,柔弱,说爱轻易,说散也容易,睡了一个,渴望睡下一个。
但是真正的中国民谣不是这样子的。
胡德夫说:我们历经扒带时期、港台崇拜、摇滚声浪、校园民谣、RB风潮,我们发泄过、盲目过、潮流过。如今,这么多落花流水后,张开的嘴想为生活和土地留下点什么,却丢失了自己的旋律。在浮躁中反省、在拥挤中反省,我们想要歌唱的,是内心的安宁。
民谣曾经飘扬,民谣继续出发,我们能做的,就是记录,不用娱乐视觉、不用无用幻觉,真实地、像触碰琴弦那样听见回响,真实地、用心感动记录历史,和你一起期待声音盛开。
最开始的民谣,是专属于台湾的时代。
历史久了,就很像传说:1975年,杨弦、赵树海、胡德夫等在中山纪念堂举办“中国现代民歌之夜”,现代民歌的概念开始出现;1976年,李双泽扔出可乐瓶,砸出一场“唱自己的歌”的运动。
胡德夫(前排右一)、李双泽(后排右一)
1977年起,广播电台开始播放民歌。
80年代是台湾民歌的黄金时代,新格唱片连续举办了四届“金韵奖”(同时海山音乐也举办类似的民谣选拔比赛),像今天的快男超女一样,金韵奖带来的风潮使得当时的青年无不以弹唱吉他为潮流,齐豫、叶佳修、王梦麟、李建复等是民歌潮中涌现出的受欢迎歌手。
那时的口号是 “我们的心声,我们的创作,由我们自己唱出。”由此,民谣歌手清新的形象逐渐取代了浓妆艳抹的电视歌手,同时标志着一个自由歌唱时代的到来。70年代自由歌唱的台湾民歌很快漂洋过海,与生于60年代、长于70年代、成长于80年代的所有人相遇。刘文正、蔡琴、齐豫、叶佳修、王梦麟、李建复逐渐成为新偶像,《乡间的小路》、《阿美阿美》、《忘了我是谁》、《外婆的澎湖湾》、《橄榄树》让一代人为之痴狂。
金韵奖纪念专辑,1970-1985台湾校园民歌精选,所有曲目均为当时经典校园民歌,此套精选由台湾华特国际音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重新以超合金版本重新发行
1981年蔡琴、李健复、李寿全等组建了“天水乐集”,是集策划、创作、演唱于一身团体,可谓音乐工作室的雏形。
李寿全担任工作室作品的企划及执行制作人,李寿全是华语乐坛上与李宗盛齐名的金牌制作人,他发掘过王杰、王力宏、张悬等歌手,创办的“天水乐集”被称为台湾民歌末期最辉煌的一次壮举。李建复《龙的传人》、潘越云《天天天蓝》、苏芮《搭错车》、公益歌曲《明天会更好》等诸多经典的制作人一栏,都是他的名字。
李寿全和王杰
苏来、许乃胜、靳铁章则负责词曲的创作,蔡琴、李健复则用各自的声音来充分表现工作室集体创作的作品。
此外,陈扬、陈志远两位编曲家也应邀为“天水乐集”的作品编曲。尽管事实上“天水乐集”仅推出了两张作品(李健复《柴拉可汗》;李健复、蔡琴《一千个春天》),但这两张作品却堪称是民歌时代末期力挽狂澜的经典之作。
李健复、蔡琴《一千个春天》
80年代后民歌时代里,尽管罗大佑、李宗盛、陈志远、梁弘志等在主流商业音乐中传承着早期民歌的精神,但民歌的江河日下已是不争的事实。
九十年代的台湾流行歌曲,充斥的是商业资本斤斤计较后的投入产出。这时的音乐人们开始向下、向内地伸展发掘属于自己的声音:前者如胡德夫、陈建年、林生祥,他们挖掘整理出少数民族音乐,然后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创作原生态民谣;后者如陈升、陈绮贞、张悬,关注的是浮华世界里个人内心的平衡与体验,寻求的是“我有我的姿态”。
再至于今天,已经四十多年。
民谣还在,民歌还在,人都已经老去了。
-The End-
以上内容由亚当论整理
图片及资料来源于网络及相关资料
如有版权问题转载
请留言
▼
作为一个当代艺术的爱好者
你是否想与大家分享你的故事?
亚当论开启投稿专线
你有你的话语权·我给予你最棒的平台
收录者还有不能少的现金奖励支持!
亚当不是人,亚当是一种文化态度!
亚当论是Cc艺术的子栏目频道
关注当代艺术、跨界艺术以及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