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的加害者与加害的被害者—《少年的你》影评

那天中午刚刚看完,走出影院,我就想起一首台湾地区的RAP歌曲(《凶手不止一个》)里的歌词,正好能恰当地作为这篇影评的标题——

被害的加害者 加害的被害者

首先还是po票:


电影的一开头,用了一段特别有张力的表现:台词重复。

在舞台剧上,常常有类似的表达,在剧场里能特别好的带动气氛。电影这样开头,也起到了这个作用。周冬雨的英文水平提高了不少,至少那三句英文是很标准的。但是,used to be真的有对于“逝去的怀念与感叹”吗?如果观众提前有耳闻剧情,会不会有疑惑:“陈念感叹逝去的什么?

进而,在陈念空洞的眼神与不断重复的声音里,镜头里一个不正常的表象出现了——一个黄衣小女孩,她心不在焉、惴惴不安、忐忑纠结、眼神向下……

不得不说,曾国祥导演的功力现在已经很深厚了,就这几分钟的开场里,镜头基调的奠定、声音的运用(陈念重复后几句的时候,声音效果是那种空洞地独白,带一点点回声),以及随后而来的镜头快速切换与叠加,都一层层引人入胜,镜头语言从容大气,摆开了架势要给大家讲一个深沉的故事。

还不得不说周冬雨的演技。就这一个眼神,几句台词,我就预感到后面会有核爆式的迸发。有人说,最高级的演技是用眼神来演戏,虽然不能说周冬雨的这个眼神已经出神入化,但最起码在我这几年的观影里,这一个眼神、这一段表演,是最高水平之一。

接下来开始电影与故事穿插着说说我自己的分析和感想:

1)校园霸凌。

故事开头的几个镜头切得很快,但一点都不乱,如果当作悬疑片来看,镜头节奏处理地非常好,有日式悬疑的精髓在。

跳楼这个情节里,镜头的交代避重就轻,但又恰如其分地烘托出了主角——陈念——的内心活动,没有喧宾夺主。直到陈念回到座位上,看见红色的墨水,本片的主题如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一般一览无余。

陈念食堂打饭,魏莱一伙来找事,魏莱强迫给陈念拍照,陈念脑中闪过死者胡小碟被霸凌的场景,遂落荒而逃。这一系列的镜头交代,都足见导演功力。

陈念放学回家,看见小北被围殴,打电话报警。至此,影片的所有背景安排全部结束,也预示着大戏即将开始。

此段的观后体验:

影片的两个戏剧冲突:高考 + 校园霸凌。——重合了。

1.1高考。

在过往的三十年里,是中国青少年生活的最重要的方面。高考重要到什么地步?相必每一个观影的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都想过这个问题。甚至有人会说高考的重要程度要大过生命。在这部影片里导演一上来就诠释了这个重要程度。陈念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陈念总说:“我的容忍是为了不耽误高考……再过一个月高考就过去了。考去了北京一切就都好了。”

我自己也深有体会,直到大四的时候,还偶尔会做关于高考的噩梦。身边也有很多同学分享过类似的经历。总之,高考,不止给我们这前后几代人,也给过往的这个时代烙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但是,这个烙印就一定是万恶、不赦的吗?

陈念手机里的班级群里,班主任发过这样一段话:“高考,是这个时代里最公平的一种机制。”

的确是的。不管你是wangjianlin的儿子,还是偏远山区目不识丁的农民儿子,你在高考这种机制下,空前绝后地平等。在阶级固化越来越深的今天,高考,是打开上下层通道、社会流动的为数不多的机会之一(甚至有人说是唯一)。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几乎是拼了命地拼这场考试。

陈念的所有台词都可以简化成一句话:“高考,是我生活的全部,甚至高于我的生活,我的尊严,我的生命。”

这点,还可以从辍学的小北的各种举动和语言,陈念妈妈的遭遇里看出:读书上大学,是这一个阶层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与希望。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上了大学,就一定能像陈念说的“一切就都好了”吗?

未必。

1.1.1 从结果看,不断有新闻爆出“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清华毕业生自杀”“XXX大学生犯罪”……从这一点,有引发了我的一段思考——

真正对这个社会有害的人,到底是屡次进入公安局的小北们?还是端坐在高档商品房里的魏莱及其父母们?

导演在这个问题上也深入思考过,并用不明显的镜头表现出来了。这一段后面再深刻分析。

1.1.2 本人在港科大学习社会学的课程里,著名社会学家院长李中清教授有一门课,分析的就是随着社会资源的不平衡分配,教育资源的分配也在潜移默化地变得不平衡。李教授用定量的社会统计调查方法、长达多年的时间、一系列复杂的课题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寒门再难出将才

我也看到过国内一些调查与研究,说一个家庭,培养一个985的大学生,是需要长达近二十年的持续投入,而投入的除了大量的金钱(他们曾推算出过一个具体的数字,忘了金额,但是挺高的)还有大量看不见的东西,诸如父母的体力、精力,甚至,有些父母为了子女的高考而放弃了自己的职业生涯,选择陪读伴读、洗衣做饭……

00年之后,就再难看到那么多偏远山区的勤奋读书者考入名牌大学了。而高校越来越多名额给了自主招生,自主招生需要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举一个例子,音乐特长加分项,一个小孩想在自主招生里凭借“钢琴”脱颖而出,得从五六岁开始起学习钢琴,十几年的投资算上复利,动态收益可能是偏远山区一个农民家庭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数字。而这个数字,可能是“魏莱”们的父亲一两个月的工资。

所以,影片中,魏莱的成绩也很好,家里摆着无数奖杯,奖杯上还都是英文。如果不是这部片子的视角,在其他人眼里,诸如“魏莱”这样的女孩子,应该就是现在你我身边那些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绩良好、多才多艺、长得好看、说话好听、尊敬师长的好学生了吧?

甚至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如果哪天的新闻里爆出“某高中校花遭社会流氓奸杀”的新闻,我猜大多数网友看到“魏莱”们的学生证照片,还会扼腕叹息、甚至满腔怒火,控诉“小北”们致“花季少女香消玉损,致国家未来的希望凋零……

所以,看新闻时别再带着主观设定好的脑补情节先入为主。所以,自己不懂的、不了解的事情,不要乱发评价。

1.2校园霸凌。

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哪个社会、哪个地区,都有校园霸凌。

往大了说,就算有一天离开校园,就真的没有霸凌了吗?成人的社会就没有霸凌了吗?只是成人的社会,霸凌更加隐蔽。

这些会上升的高度有些太高,本文讨论不完,我们还是回到这部影片。

这部影片里的霸凌者是谁

魏莱。刚刚说了,魏莱不同于我们学生时代见到的那些地痞流氓。反而,大家小时候见到的那些所谓的小混混,有很多其实更像“江湖人士”,他们其实有情有义、重情重义。你不犯他他不犯你,虽然也有几个没事找事的无赖,无故加之地欺凌弱小,但多数都不长久,过不了几年,自有天收或者人收。

而这部影片里的霸凌者,非常之隐蔽,是老师口中的好学生——魏莱。她外表一副人模狗样,实际内心弱小自卑,有极强的自卑感、虚荣心、不安全感,且易于嫉妒、易于发怒。而且家里有钱有势,所以喜欢仗势欺人。

这样的人,被我们一般的理解称之为“小人”,而小人与君子最大的不同,其实是源于心理极度的不自信。

比如《艋舺》里狗仔孩(陈汉典)评论李志龙(凤小岳)那样:“还不是因为他身边那群狐朋狗友,如果没有他们,他什么都不是。”(这一段陈汉典的台词表演也很炸裂)而陈汉典饰演的狗仔孩也是狐假虎威,活在他的哥哥的威名之下,欺负赵又廷,吃他的鸡腿。赵又廷被逼无奈,去当混混,落得悲惨下场。

再比如郑易在警车上问陈念,你看过被杀的野生动物眼里是什么吗?

陈念竟然回答,是恐惧,是他们害怕。

影片里的魏莱,就是懦弱,别看她是施暴者。她恐惧自己的风头被陈念抢去,嫉妒陈念,从而刺激了潜意识深处的不自信与自卑(这可能来源于她严肃严厉的父亲给她的童年阴影。你想,学钢琴拿那么多奖,童年能愉快吗?)

于是魏莱开始疯狂地迫害陈念。但用的不是光明正大的暴力,而是卑鄙下流的手段——倒红墨水,背后推陈念下楼梯。甚至也许还有影片里没交代的:去老师那里搬弄是非、流言中伤、谣言惑众、阳奉阴违、两面三刀。

中国文字对于这类人没有严厉惩罚的词汇形容,可能是不敢得罪他们,又唾弃得不想在他们身上浪费笔墨,于是找了两个笔划最少的字——小人。

(各位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班上是不是也总有一两个这样的人?)

这种霸凌,未来就会延伸至成年人的社会。

可悲的是,影片中的魏莱死了,不会再去欺凌她人了。现实生活里的那些“魏莱”们呢?

这个名字起的也是很有深度的,魏莱。你琢磨琢磨。

我还想再说一点。看了很多人的评论,大家都在观影后回忆说:“我曾经也是霸凌的受害者。”

可是我们想没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否也在某一两个时刻,霸凌过他人呢?

正如黄觉在路边摊问尹肪:你欺负别人的时候呢?

2)陈念与小北相识后。

这一段绝不是大家说的爱情故事。

我觉得此片里有《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影子,因为这一段明显在节奏上放慢了。但还没到杨德昌的火候。比如陈念和小北看金鱼那一段,就应该放慢再放慢,让周冬雨的眼神功力再发挥一下,先来三分钟大全,再切周冬雨眼神迷茫在金鱼中的镜头三分钟,隐含地表现,陈念希望自己的记忆如同金鱼一般只有七秒,不仅能回应影片开头“it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的怅然若失,还能为后面的情节铺垫。就像《牯岭街》里小男孩唱英文歌那一段一样意味深长。

曾导还是急了一点。

我觉得,就算没有杨大师的叙事功力,也可以借鉴一下同类型电影《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岩井俊二的处理手法:

我觉得曾导也一定喜欢岩井,否则,陈念剃光头的那段怎么和《莉莉周》那段那么像呢?

(偷偷拍了一张,希望不会造成侵权,我只是想说,特别喜欢这部电影)

但不得不说,曾导镜头的运用已经很棒了:

比如,小北冲出去被陈念拉回来的时候,切了一个吊灯的晃动的特写;

无时无刻地交叉切换天空的镜头;

多次镜头闪烁着重叠交错;

这些看似不经意出现的镜头,其实都是为了主题服务——

那就是小北看到的,陈念英语书上的那句话:“We live in the gutters, but there are still people looking up at the stars。”

我们生活在阴沟中,但有人依旧仰望星空。

我建议,曾导应该再慢一点,放几个陈念在学校仰望天空的镜头、小北在某个社会的角落仰望同一片天空的镜头。交叉重合、正反打也可以。也许效果会更好。

他们仰望什么呢?

成年人的世界。(陈念这个名字起得也很有深意,可能是谐音有意思)

3)那些成年角色。

3.1陈念妈妈。

我特别喜欢吴越的表演,我还记得很小的时候看她的电视剧,当时不懂艺术,就觉得很真实,演坏人好人都特别像。陈念的妈妈,就代表着刚刚说到的那些为了培养一个大学生,而自己又在社会上艰难挣扎着,甚至靠坑蒙拐骗艰难度日的那些中年人。陈念理想中的成人社会,肯定不想重复自己母亲的老路,在潜意识里,她是看不起她妈妈的。

比如,看到门口有人送来的红色大礼包——我猜是她妈妈的追求者送的——她很鄙视。看到自己因为母亲诈骗别人而使得自己受欺凌,她又为自己有这样一个妈妈而丢脸。

可是,看到母亲早上背着麻袋蹒跚地离开家时,她又感慨唏嘘。(这段导演没直接交代,而是主观第一视角镜头)

受制于家庭成长环境,陈念也有自身局限性,比如她口中勾勒出的美好未来蓝图——北大(这可以从她地图上圈出的北京海淀区蓝色圈和魏莱的口中以及最后失手杀魏莱中判断)——在北大边和妈妈开一个小店,忽悠同学来消费。当然,这可能只是戏谑,但戏谑中又有多少真实?

3.2老杨。

导演借老杨之口点出了校园霸凌中很重要的一个点:少年。(这也是电影名)

老杨说:曾经有一波人活活打死了一个同学,后来的口供说,他们不知道这样打人能致死。

就好像:魏莱三人去堵陈念,手里拿着裁纸刀,用过的都知道,极其锋利,稍不留神割到动脉,几分钟就是一条人命——不管是她割到陈念还是混乱中有可能割到自己。

所以,我猜,多数像我一样的在小时候没有选择成为施暴者,或者在施暴过程中选择隐忍的人,多数是过早地就意识到了过度地暴力行为会对对方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从而产生了同理心,继而想起课本上学过的“韩信胯下之辱”等故事,选择宽容与隐忍。

而不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夏雨)用砖头拍住院了一个男孩,后来说的:“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手的轻重”

其实,除了身体上的霸凌,精神层面上的霸凌也存在这个现象:施暴者不知道自己的冷暴力会给受害者带来如何深刻久远的打击和伤害。

正如魏莱的一个女友说的:“她(陈念)是受害者?你不知道魏莱都吓死了。”

陈念找小北保护自己。小北用烟头去烫魏莱的脸,刀子距离魏莱的脸一两厘米就插过去了。这一切,造成了魏莱的惊吓,也失去了面子,从而准备报复回去,于是有了那段拍裸照的霸凌事件。

“陈念”们小时候选择隐忍,还有一个原因是不愿和这样的人纠缠不清。“冤冤相报何时了”。陈念们当然也能在某个放学时分堵住一个落单了的小混混一顿胖锤(事实上她反击了,她用排球扔了回去),但是,陈念们的手有轻有重,轻了没用,第二天——就像小北说的那样,挨打了会打回去——小混混又会回来找麻烦(影片中陈念反击后,魏莱背后下阴脚,致使陈念跌落楼梯)。手重了又会承担法律责任,搭上前途。

陈念想要高考,没有时间和她们纠缠不清。事实也是对的,因为后来刘然求陈念也保护她,说:“我处处听她们的,她们还是这样对我“

3.3女警官。

这个角色不讨好。在审问陈念时咄咄逼人。影院里当时也是有几个女观众一片嘘声。但是,大家细想,这个角色其实是法理的代言和化身,就像黑暗骑士里的探讨的那个问题一样。但是曾导的设定有意思——她是怀孕的。以至于后来陈念问她:“如果是你的孩子呢?”时,她哑口无言了。

这里我觉得有一点点小牵强,以陈念高中生的年龄,这句致命的话,一般高中生是说不出来的。但也合理,毕竟陈念是一个在杀人后还能高考考出632分的高中生,而且考场上能写出《二十年后的你》这样的文章。

3.4郑易(这个也有谐音)

郑易最早不信任陈念,认为她有问题,多数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隔阂就是成年人认为“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这点在他们第一次去学校调查小蝶死因的时候,老杨的温柔与郑易的凌厉形成的鲜明对比。

到后来了解陈念报了警,郑易了解到了魏莱的真实面目后,一直想帮陈念。比如问陈念为什么不报警。陈念潜台词是没用,女警官说你们应该相信大人,郑易没吭声。因为老杨已经点过他了:我们的视角是成人,而他们,是不可控不可测的少年。

后来,老杨问郑易:你最一开始极力护着陈念,为什么后来一定要拉两个人都下水?

郑易说了一句终于让观众豁然开朗了的话:让小北去替陈念背这个罪名,其实会害了陈念一生。

为什么?

因为陈念是君子。小北在监狱里待着的每一天,都是对于陈念内心多一天的惩罚、拷打、鞭笞。陈念的每一天都会在不安、悔恨、谴责自己的内心中度过,痛苦的度过。

以至于后来郑易去找陈念,骗她说——小北被判死刑——的时候,陈念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因为她知道,如果真是这样,那将会比自己去蹲监狱来得惩罚还要严重。

所以。陈念明白了这个道理,她去自首了。

郑易让正义延伸了。

4)最后几个镜头。

这几个也是其他影评里赞誉过的。两人玻璃墙两边坐下,影子重合。

前面多次镜头快速闪烁重合为此铺下了伏笔。在重合的影子里,二人终于相视而笑,笑得那么轻松。这是二人自认识以来第一次如此轻松的笑。陈念也说那是她最轻松的一天。

什么是轻松,对于君子来说,就是赎了自己的罪。

但二人眼里又都是连成线的泪。这一段,周冬雨的演技炸裂。

如万丈之光,来自万丈深渊。

两辆警车里,再一次用镜头重叠两个不同空间,让不在同一警车里的二人对话。(对话忘了,因为那时我心跳太快。 影院里其他人已经哭的稀里哗啦了,我前面一个金融大叔,也像个姑娘一样在吸鼻子。)

而后,就一秒的镜头交代了陈念的自首。曾导现在的镜头语言真是从容啊,精准啊,有力量啊。

两辆警车最后在高架上分开,代表着陈念小北二人,其实在本质上还是两条路上的人。(这个最后会有呼应)

就是还是着急了一点,快了一点。

如果对比《阳光灿烂的日子》,最后姜文在加长林肯里,给了一个长镜头的全景。

《穆赫兰道》里一开始那一段汽车行驶的镜头。都是经典。

曾导快切的镜头都纯熟了,唯独整个电影没有一两次长慢镜头。一张一弛,快慢高低搭配着来,也许效果更好。当然,我只是妄自菲薄地胡说八道,大家勿怪。

5)最后那一段。

首先,留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大家都会去猜那个女孩是不是也是被霸凌的。

不用猜,我觉得肯定是的。我觉得曾导的意思就是,这个现象现在依然还很严重(确实是事实,前两天还看到有男生反抗霸凌,把施暴者扔下了楼的新闻)。社会各界需要持续关注。

而那个小北为什么跟在陈念后面的镜头,就呼应了两辆警车分头开进的镜头。

陈念和小北,永远不是一类人,他们永远不会像陈念说的那样:“我希望我们有一天可以一起并肩走在大家的视线里。”

6)观影之后。

周冬雨的演技,我觉得应该能在国际某大奖上拿个影后了。如果不能也无所谓,电影的主题在讲述人生命运这条隐藏的线中,早已说得明白了,得之淡然,失之泰然。

谁是施暴者?谁是受害者?——肯能大家也都有了理解和答案。

就像影片的名字《少年的你》,每个人看完都会回忆自己的少年。

那,片名中的“你”是谁?

是我,也是你。



非专业评论,如有错误,请不吝指正;

如有引发读者不愉快的感受,请海纳;

年龄大了,具体台词可能记得有误,见谅;

如喜欢请留言交流;

如转发,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