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药评中心
荨麻疹是由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引起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肥大细胞是荨麻疹发病中关键的效应细胞。临床主要表现为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多伴有瘙痒。
一、去因治疗
(本图来自网络)
荨麻疹的病因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
外源性原因多为一过性,如食物、食物添加剂、蚊虫叮咬、中药、化药、生物制品。内源性原因多为持续性,如慢性隐匿性感染、炎症性肠病、风湿热、维生素D缺乏、劳累、精神紧张等。
注意,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依那普利等“普利类”降压药可能会引起荨麻疹。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有关的荨麻疹有一定疗效。
部分慢性荨麻疹可能是鸡蛋、海鲜、吸烟等引起的。过敏原检查、食物日记、戒烟,是寻找过敏原的有效方法。
荨麻疹患者一般不需要忌口,但需要戒酒。洗澡时水温一般控制在40℃以下。
二、急性荨麻疹的药物治疗
对于轻中度荨麻疹患者,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在明确并去除病因以及口服抗组胺药不能有效控制症状时,可选择使用糖皮质激素。
对于重症或伴有喉头水肿的荨麻疹患者,选择静脉或肌内注射地塞米松。
对于急性荨麻疹伴休克或严重的荨麻疹伴血管性水肿患者,选择1:1000肾上腺素注射液0.2~0.4ml肌内或皮下注射。
三、慢性荨麻疹的药物治疗
慢性荨麻疹是指风团每天发作或间歇发作,持续时间>6周。
1、一线治疗
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见下表),治疗有效后逐渐减少剂量,以达到有效控制风团发作为标准,以最小的剂量维持治疗。
慢性荨麻疹疗程一般不少于1个月,必要时可延长至3~6个月,或更长时间。
第一代抗组胺药治疗荨麻疹的疗效确切,但中枢镇静、抗胆碱能作用等不良反应限制其临床应用,因此不作为一线选择。
2、二线治疗
第二代抗组胺药常规剂量使用1~2周后不能有效控制症状时,考虑到不同个体或荨麻疹类型对治疗反应的差异,可更换抗组胺药品种,或联合其他第二代抗组胺药以提高抗炎作用,或联合第一代抗组胺药睡前服用以延长患者睡眠时间,或在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将原抗组胺药增加2~4倍剂量。
3、三线治疗
抗组胺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选择以下药物治疗。
雷公藤多甙片,每日1~1.5mg/kg,分3次口服,使用时需注意对造血系统的抑制、肝脏的损伤及生殖毒性等不良反应。
环孢素,每日3.5mg/kg,分2~3次口服,因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只用于严重的、对任何剂量抗组胺药均无效的患者。
奥马珠单抗(抗IgE单抗),对多数难治性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疗效,推荐按150~300mg剂量皮下注射,每4周注射1次。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上述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一般建议口服泼尼松0.3~0.5mg/kg/d,或相当剂量的其他糖皮质激素,好转后逐渐减量,通常疗程不超过2周。
四、特殊人群的药物治疗
1、儿童
第一代抗组胺药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影响觉醒功能和认知功能,只能作为二线治疗药物使用。异丙嗪具有潜在的致死性的呼吸抑制作用,2岁以下儿童禁用。
第二代抗组胺药,也需注意年龄限制。大多数第二代抗组胺药药品说明书提示只能用于≥2岁儿童。《抗组胺药在皮肤科应用专家共识》认为,>6个月幼儿可使用西替利嗪及氯雷他定是安全的。
常规剂量治疗无效时,在患者监护人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可酌情增加第二代抗组胺药的剂量,需按体重调整。
2、老年人
老年人优先选用二代抗组胺药,以避免一代抗组胺药可能导致的中枢抑制作用和抗胆碱作用,防止由此引起的跌倒风险及青光眼、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
3、妊娠期妇女
原则上,妊娠期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组胺药。
若必须采用抗组胺药治疗时,应告知患者目前无绝对安全可靠的药物。在权衡利弊情况下,可选择相对安全可靠的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和左西替利嗪。
4、哺乳期妇女
所有抗组胺药都可能经乳汁分泌。
哺乳期也首选无镇静作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因为第一代抗组胺药可能引起婴儿食欲降低和嗜睡等反应,应避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