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颜值爆表,考“上戏”时却非常惊险 复试迟到差点进不去考场

1956年,梁波罗老师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时。

艺海长河,心若赤子,万挫奋起尤追梦。

波澜跌宕,八十余载,百感交集忆尘封。

梁波罗 :考“上戏”的惊险之旅

1955年,“上戏”招生考场设在剧专原址(今洪湖中学)。艺术院校先于全国统一招生,投考者仍须参加统考,但两者只录其一。当年,报考“上戏”者成百上千,十分踊跃。一群初生牛犊,相互打探,很快相熟起来。考生来自甘肃、湖南、安徽、江苏……无论来自天南海北,人人信心满满,志在必得。

若无健全的心理素质,是难以承受此等考试的。初试时,五六个考生编为一组,考场内铺着炫目白布的桌子一溜排开,端坐着一排严肃的考官。他们审视着你,场面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威慑,令人晕眩。考生自我简介后,考官开始个别交谈。他们语态平和,目光犀利,大多谈些家长里短、无关痛痒的话题。我当时十分不解,既然是艺术院校考试,为何聊这些不相干的东西?入学后,老师才告诉我们,其实此刻他们正各司其职——表演老师探测有无可塑空间,台词老师辨听语音,形体老师则考量可有肢体缺陷……我就被单独调出来前前后后走了几回。

1959年梁波罗老师在银幕处女作《向海洋》中饰小洪(右二)

说来有趣,家父走路喜外八字,不幸“遗传”给我们弟兄,故当父子三人单列行走时,恰似一队企鹅在行进,常令母亲忍俊不禁。此时,考官让我走好几回,或许在验证我的步态是否“有药可救”。反正我当时年少无知,木知木觉地听命走路,也不知他们意欲何为。真要感谢母校,我的步态在“上戏”期间得到了纠正,不再“企鹅”;而弟弟梁义则化弊为利—串演小丑时,将天生劣势化为优势,把卓别林模仿得惟妙惟肖……这是后话。

待考生各自将备就的诗歌、散文展示一通后,老师命题做小品,做过单人再做双人或集体的……高中母校学友对我应考十分关注,丁老师特组建“后援团”在场外守候,及时汇报战况,为我助威。他们的声援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鼓舞斗志的作用。

上世纪60年代初,梁波罗老师在《决裂》中的形象。

复试形式与初试相仿,增强了命题小品的分量和难度,表演大多不按常规进行,中途会安排些意外,考察你的即兴应变能力。之后,会让考生随音乐变换走节拍(节奏),吟唱钢琴弹奏的乐句(音准、旋律)……借以全面考核考生水准。总之,一切无法准备,无法预卜,无轨可循,充满变数。谁也帮不了你,只有依靠自身的表演天分和临场发挥。

复试发榜的日子,忐忑不安的我不敢亲临现场,唯恐名落孙山。榜单前哭笑怒骂响成一片,我只是远远观望,听凭“后援团”前去看榜。终于,他们发现我的名字赫列其间,立刻拥起我,雀跃着向老师报喜去了。

现在好多人都是“猫奴”,谁看到过梁波罗老师和猫咪的亲密合影么?

连续两战告捷,兴奋而疲惫。趁三试前,我决定自我犒劳——补觉。这无疑是最佳犒劳,因为那些天真有“不知今夕何夕”的慵懒。话说那天早晨自然醒来,忆及初试与复试的情景,一幕幕如同电影画面迅疾而过。遂想写封信给远在广州的双亲,详尽描绘一番。当我下意识地打开床头柜抽屉,取出三试通知一看——不好,要出事了!这才蓦然发觉:今天上午8:00正是笔试开考的时间,而此刻已是近8:00了!顿时,吓得我魂飞魄散,慌忙翻滚下床,飞身跃上单车,绝尘而去。一边骑一边忖:如何得以混进考场?

待我赶到考场,已然8:30了。考生正埋头应试,一片寂静。监考同学闻声走到我面前,我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这是我的准考证、通知书。我来晚了,老师。”明知他不是老师,我故意如此称呼,博其好感。

“现在几点了?校方有规定,超过半小时,不得进场,不可以。”他斩钉截铁展开双臂阻挡我,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我也不想迟到啊,实在是家有突发事件……”我欲言又止,欲擒故纵,诚恳陈辞:“妈妈突然发病了,家里就我一个,我只好先送她上医院,进了急诊室,才马不停蹄地赶过来,不想还是迟到了……”我的语速像机枪扫射,汗和泪似纷纷坠落的弹壳。恕孩儿不孝不才,情急之中将母亲您也编进了故事,实在是迫不得已啊。

1980年,电影《蓝色档案》中梁波罗老师饰演的李华和沈亚奇(向梅)商量对策。

“真的?你……”

看他有些松动,我乘虚而入:“老师,只要您放我进去,别人交卷我交卷,保证决不拖堂!”

“不可以的。”还是这句话,多了一个“的”,少了几分威严。

“您就行行好吧!您想,我好不容易通过一试、二试,要是没有特殊情况,我能轻易放弃吗?老师!”重磅反诘显然击中要害,我感觉得到,他被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愫所支配,挡道的手臂垂落了下来。事不宜迟,我顺势边道谢边潜入考场,蹑手蹑脚,悄无声息。

“轻点,坐最后一排。”背后传来他的叮咛。

我心石骤落,侥幸闯过因疏忽而自设的关卡,总算化险为夷。

1981年,梁波罗老师在《子夜》中扮演雷鸣与林佩瑶(程晓英饰演)。

考题并不难,作文是我的强项,未等考试结束我已步出考场。临出门前,我向他深鞠一躬,此刻轮到他向我投来惊愕的目光。我的判断不错,他确是“监考同学”而非“监考老师”。后来了解到,他姓杨,是附中学生,假期来做义工的。难怪,作为“本是同根生”的学生,“相煎何太急”——他自然深知错失笔试意味着什么,因而放我一马,也自在情理之中了。每当忆及此事,仍很感激他。那天,如果没有冥冥之中的灵光一闪,如果没有杨同学的高抬贵手,很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2019年2月,81岁的梁波罗老师在CCTV4 “向经典致敬”录制现场。

不久,我随大伙又参加了全国高校统考。彼时,每人可填写3个志愿,我第一志愿是上海戏剧学院,第二志愿是华东师范大学。某一天,我同时收到两封沉甸甸的信笺,一封是盼望中的“上戏”表演系录取通知书,另一封却是意外的华东师大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我惊喜交加,一时举棋不定,因为二者我皆喜欢。但,毕竟当演员是我梦寐以求的,考“上戏”又经历了千难万险,权衡再三,决定将另一信退了回去,勿因招生办的工作疏忽而剥夺另一位求学者的机会。

1955年秋,我愉快地踏入迁址于华山路上的“上戏”新址。在这所全国艺术院校最高学府的崭新校舍里,开始了崭新的学习生活,在艺术圣殿展开了我的寻梦之旅……

1962年

1964年

1980年

1983年

1993年

2004年

2007年

2009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9年

梁波罗艺术简介

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959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1961年他在经典抗日电影《51号兵站》中,出色地饰演了主角“小老大”梁洪,由此扬名影坛。20世纪80年代初,因主演电影《蓝色档案》和《小城春秋》而蜚声海外。此外,他不仅在《人之初》《浣纱女的传说》《豪门惊梦》等电视剧中塑造过许多令人难忘的角色,而且一直活跃于歌唱、主持和朗诵的舞台上。1984年时就应邀中国唱片社等音像单位,录制、发行了《梁波罗独唱歌曲》三辑,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演员出版歌唱专辑的第一人,至今《南屏晚钟》《卖汤圆》《星》等歌曲仍然让人回味无穷、记忆犹新。

相关链接:

恭祝表演艺术家《51号兵站》“小老大”梁波罗老师82岁生日快乐

注:梁波罗老师新作《艺海波澜》最近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如需此书请私信留言,图说老电影将义务帮助衔接购买事宜。

本文图文由梁波罗老师提供,并授权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纠!欢迎点赞留言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