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故事如电影名一样,主要描述男主徐伊万与母亲之间由矛盾到和解的过程,原生家庭与亲子关系是影片的核心元素。但《囧妈》的故事不止亲情,片中共有两段感情刻画,一个是徐伊万与母亲的亲情,另一个是他与妻子张璐的爱情。
亲情与爱情皆是徐伊万头疼的问题,故事中他需要面对与母亲的隔阂,也需要面对与妻子婚姻破裂的现实,最终碰撞出啼笑皆非又感人的故事。但有趣的是,这两份感情产生问题的根源是相同的,最终解决的答案也相同,结果却又完全不同。
相同的问题
故事中亲情与爱情产生矛盾的根源,都来自电影总结性台词中的“控制与索取”,两段感情皆因一个问题而走向破裂边缘,这是原生家庭影响延续力的呈现。
徐母对徐伊万的爱观众能感同深受,但她对儿子从生活到感情的过度控制,也让徐伊万与观众都感受到无法呼吸的控制。她爱的越深,儿子便越难理解母亲,最终徐伊万在父亲离世后逐渐疏远母亲,想要“逃离”对方的控制。
但母亲对徐伊万的影响,并没有因为他的“逃离”行为而消散,反而他在与张璐的婚姻中又扮演了母亲的角色。在这段婚姻中,他试图将张璐打造成自己“理想中的妻子”,这样的爱同样让张璐开始质疑自己,曾一度陷入痛苦之中。
成长中最忌惮的问题最终还是在孩子身上烙下了印记,徐伊万厌恶母亲的索取与控制,却又在潜移默化中重复母亲的样子,这便是原生家庭最深远的影响:
活成自己讨恶的那个人。
近年来很多影视作品探讨原生家庭问题,从《小欢喜》等教育片,到《都挺好》、《囧妈》这类成年人的故事,每一次都试图挖掘原生家庭中的敏感点。这是一个有利于思考现实问题的制作趋势,但写实的故事并不能改变现状。
它们存在的意义是告诉我们不要在下一代身上延续问题,《囧妈》同样如此。
相同的答案
喜剧片倾向完美大结局,国产剧中涉及原生家庭的作品,也大多会选择一个主基调:和解。就像《都挺好》的剧情一样,被原生家庭伤害最大的苏明玉,最终选择放弃事业成为家庭的付出者,这个结局虽让人诟病却又最符合现实。
走合家欢基调的《囧妈》,显然也是开局便奔着和解而去的,因为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现实生活都无否认亲情的羁绊。除了一些极为特殊的存在,大多数子女与父母之间虽有矛盾,但对彼此的爱与守护一直存在,只是他们爱的表达方式错了。
所以,《囧妈》在综合一系列情感矛盾的小细节之后,给出了一份解决方案:接纳与尊重。徐伊万接纳了母亲多年养成的性格习惯,母亲也慢慢理解儿子的痛苦,他们在一个惊险的旅程之后,学会了尊重对方,回归温情。
打开了心结以后,徐伊万把同样的方法用在了自己的爱情上,因为亲情的觉悟,他才真正意识到张璐坚持离婚的原因。而张璐也在徐伊万的坦白之后,发现她也曾对丈夫内心想法有太多忽视,两个在问题中独自成长的夫妻,最终达成和解。
其实,“接纳与尊重”是一个俗套的答案,是中国式大结局固定模式,但它又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最佳答案。只有学会了接纳与尊重,才会真正理解对方,也才能让自己的爱被对方理解,相互成长,相互治愈。
不同的结果
《囧妈》两段感情的成因、答案、结果都有反思意义,但其中最为触动七话的,还是完全不同的结局。三个角色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也发现了对方的付出,彼此间的问题更得到了和解,但最终徐伊万与母亲的亲情回归,爱情却以离婚收场。
很现实的一个结果,简单来看可以用血缘关系解答,母子之间无论产生多大的隔阂,最终都是母子,而没有血缘羁绊的夫妻却不一定永远是夫妻。但七话觉得两个不同结果产生根源,还是在于时限,这是故事映射出的社会现状。
人们总是错过感情问题最佳的解决时效。
道理伦理、亲子关系、抚养责任,这三个元素的让亲情成为最不容易割裂的存在,尤其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现实中因原生家庭而痛苦成长的子女,很难如影视作品那样得到父母的道歉,很多时候他们会在责任与对亲情的依赖中做出妥协。
这就给了亲子关系一个相对长期的解决时效,只要彼此仍旧爱着对方,亲情永远可以和解。但当问题存在之时,如果不能在早期解决,最终还是会造成无法挽回的错误,正如徐伊万与母亲和解后仍旧失去爱情一样,因为他错过了另一个时效。
没有多方元素影响的爱情,它的解决时效与亲情完全不同了,它需要问题产生后尽量快的时间内给出答案。《囧妈》故事中的徐伊万,就是在婚姻问题时效过期后才找到解决方法的那一个,他学会尊重妻子时,对方已经独自治愈伤痕。
虽然两人最终回归到相互关心的朋友,但作为家人的羁绊已经断开,遗憾但又常见的结果。或许,《囧妈》两份感情最终的走向能让处于婚姻矛盾中的观众有一份感悟,不要在失去后才开始反省,不要在问题造成无法磨灭的伤害后才想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