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真实, 这才是国产片该有的样子

每次十点君谈起国产经典老片,有三个字最容易被提起。 小人物。 普通人的故事,在国产片里最容易出彩。 黄渤的《上车,走吧》、葛优的《顽主》……多少国民级别演员的诞生,都从一个最普通的故事开始。 究其原因,还是普通人的生活,最有味道。

每个人都有值得被纪录的事情,被镜头一放大,那些平常忽略的细节,就变得有滋有味。 只不过,在过去,用视频记录自己的生活,实在过于奢侈。 这两年,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个人及家庭的影像记录,不再那么遥远了。

这就让描绘普通人真实生活的纪录片,在大银幕上有了更多的空间。 不需要惊险刺激的戏剧性,只是对生活朴实真挚的记录,就足以让观众动容。 比如十点君曾经推荐过的《四个春天》。

这部影片记录的对象十分平常,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

四个春夏秋冬,父母做年夜饭、亲手撰写对联、摆弄乐器、上山踏青。 这一切,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是平凡又容易错过的时刻; 但对于导演和他的父母来说,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尤为珍贵。

陆庆屹自己透露,他的父母用照片,留下了儿女每个时期成长的记录。 要知道,那可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拍一张照片,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就是一种奢侈。 而后来98年家里遭遇火灾后,他母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那些老照片。

这种习惯,被记录、传承下来,留给了导演陆庆屹。他也学会了用影像来记录自己的人生。 此前同样走上院线的纪录片《生活万岁》,也是用碎片式的记录,书写了一群中国普通人的生活。 45个,算不上多,就胜在真实。 广州夜市的明哥,靠卖田螺供女儿上学,却因为自己的职业,和女儿生出了隔阂;

在医院里扮小丑的青年医生,面对的是病重的孩子们。但被小丑逗笑的孩子们不知道,这位医生,自己也得了癌症。 在深夜里,他笑不出来,经常一个人枯坐到天明;

带着女儿开出租车的单亲妈妈,因为带着孩子,只能上夜班。 从下午五点到凌晨五点,女儿的睡床,一直就是出租车的后座; 这些片段,不过是零零碎碎。所拍摄的主角,也可能只是在大街上擦肩而过的普通人。

但恰好是在当下,有了摄影的技术和用心的摄影者,这些在多少个世纪里都被忽视的片段,才有机会被记录、被保存。 影像所保存的,不仅仅是生活的日常、断断续续的生命历程,更是温暖和爱。 而前不久大热的《从〈中国〉到中国》更是展现了影像和时光的魔力。

只有透过清晰的对照,才能发觉,在五十年间,普通人的生活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 曾经的工厂变成了文化园区,简陋的建筑改头换面,成了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 但只有过去的幼儿园还伫立原地,所见的,还是一张张天真的笑脸。 当年那些被封禁的故事,如今再看一次,无非是真实的生活。

普通人的生活是琐碎的,今天和明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但只有在影像的记录里,我们才能发现,无形之中,时光已经对我们做了多少改变。 人生短暂,所以我们更珍视时间。

用影像来记录生活,也不再是只有胶片才能承担的奢侈,而变成了普通人的日常需求。 而我们想记录的,肯定不是拯救地球的日常,而是更适合与朋友分享的回忆。 比如说,作为一个登山爱好者,克服肌肉酸痛的痛苦,去征服每一个陡峭的坡面。 终于登上顶峰的时刻,即便此时身边没有别人,但登临巅峰的美景,又怎么能留在记忆里,任其逐渐模糊。

或者是在漫长的人生长跑里,总会有鞋带稍微松开的时刻。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每次都是只差一口气的时候,最是艰难。 稍微松懈一点点,就让人提不起继续努力的劲头。 这个时刻,有人在身后推了你一把,或者是把你拉了起来。 只有跑到终点的人才会知道,那一只手的力量,到底有多么重要。

对于许多人来说,用视频记录自己的生活,听着就像是个过于复杂的大工程。 确实,如果是专业的摄影镜头,长枪短炮,看起来就不太容易。 不过,如果是手机,锁屏滑开、镜头把稳,这对普通人来说,自然就轻松多了。 因此,哪怕是像奥斯卡级别的大片,也有了用手机拍摄的作品出现。 哪怕那个时刻已经错过了,也可以通过剪辑和拍摄,穿梭时空,重回曾错过的时间节点。

那可能是你少女时代在课堂上走神的时候,老师一个粉笔头丢过来,你却轻轻松松闪过。

那可是酷毙了,简直堪比《黑客帝国》里基努·里维斯躲子弹的形象;

也可能是和男朋友分手的悲伤时刻。或许在现实里,分手只会哭花了妆。

但在想象里,也可能是潇洒地把伞丢掉,任凭雨水打着自己的脸,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经典画面。 谁还没有个戏精附体的时候呢。

在当下,电影已经距离大多数人的生活如此之近,甚至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成为一部电影。 而自己的人生故事,自然由自己来书写,更自然。

只看你作为自己人生的导演,能不能导到豆瓣9.9的程度。

毕竟,好电影又不只有一种拍法。

(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