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留住胡同》: 留住胡同, 留驻“百花”深处

北京师范大学有一位教授这些年一直寻南访北,只为编排一本名为《留住胡同》的精美图册,最后他费尽周折,加上自己对胡同文化的钟情和独特的艺术见解,这本图册终于问世,同时也受到了大家众星捧月般的追捧,但是却始终不曾触及人们心中那根保护胡同文化的弦。陈凯歌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优秀文化融入到他的电影创作之中,因此他称得上是“电影哲人”。一部《深藏的百花》不仅具有独特的内涵,同时也发人深省,值得深思。

这部电影主要是批判了现在的中国对传统建筑胡同文化的不屑一顾,从这样一个小的角度批判我们国家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不予重视和保护,胡同的拆迁和城市化的建设导致一些人无家可归,甚至精神失常,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

开头将冯先生和搬家公司工人的对话排成特写,将两个人的神情和态度刻画得真实生动,冯先生与工人对话许久后,工人才抬起头来看他一眼,这便为下面的情节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随后在整个搬家的过程中,运用大量的中近景镜头,便于观众观看工人们滑稽的动作,有一种较强的讽刺意味,其中最耐人寻味的就是影片结束时候导演将冯先生在夕阳奔跑下的过程拉成一个大远景,有很强的抒情色彩。镜头画面开阔,景深悠远,又伴随着夕阳西下,给人如诗如画之感,意味隽永深长。

整部影片以一种暗淡无光的色调呈现在观众眼前,尤其是到了胡同那里,只有一株郁郁葱葱的大槐树,其余的都被夷为平地,昔日优美的百花深处已经不复存在,人们尽收眼底的是荒凉与颓圮。这些都与那棵大槐树形成鲜明的对比,也与往夕的百花深处形成对比,通过这些形成了一种凄凉荒芜的氛围,生动形象的刻画出主人公冯先生在经历胡同拆迁后的内心悲怆怅惘的感情,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增强观众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除此之外,导演在这部电影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是独具匠心的,冯先生表面上看起来与普通人无异,但是通过这样一场搬迁大浩劫以后,他变成了疯子,变得神志不清精神失常,这就强烈地批判了现代人们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渐行渐远,这种对传统文化进行洗劫的过程已经逼疯了很多人,而冯先生只是这类人物的典型代表。

第二就是搬家工人,他们一开始可能对于冯先生这样的疯子是置之不理的,但是后来也深深地触动了他们的内心,在打碎那个不为人知的花瓶后,工人对冯先生道歉,并积极赔偿,这就说明他们的良心未泯,只是从前他们一直受金钱和利益的驱使,与开头他们说的有钱的活就干心成首尾呼应,最震撼人心的时候面讲百花深处胡同复原的那一段,即使它只是形成了一个大体的模型。但足以让观众观赏到奇美关系,这是透过搬家工人的眼中看到的,说明人类不应该再受金钱和利益的指控生活了,而是应该觉醒起来保护胡同文化,保护传统文化。

留住胡同,留驻“百花”深处,当我们在争相购买《留住胡同》这本图册的时候却没有想过去胡同走一走,看一看那些蕴含着人们智慧和心血的胡同是多么的古色古香,多么值得去怀念,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建筑的代表和象征,更是我们中国艺术节璀璨的明星和瑰宝,在这浮华喧嚣的城市中有这样淳朴,具有古典气息的建筑物已经是少之又少了,而我们应该去珍惜。本片就带给我们一种心灵的洗涤,当我们满是疲惫的心充斥着金钱和利益的诱惑时,这部电影就可以让你迷途知返,看完之后就想留住胡同,留驻百花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