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水相逢的母爱, 贺岁档前毫不抢眼的《海林都》却充满最温暖的爱

1982年,谢晋导演的《牧马人》上映,朱时茂饰演的许灵均成为观众记忆里的经典人物,在曲折的命运里,却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牧场里邂逅了同样命运看看的李秀芝(丛珊 饰),这对“患难夫妻”质朴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生活的热情感动了许多人。

时光荏苒,37年过去,又有一部电影让人感受到大爱无疆——《海林都》。在经济高速发展、光怪陆离却人情淡薄的都市里,这部以国家荣誉称号“人民楷模”获得者都贵玛老人为原型改编的电影,将质朴深沉的情义拍得犹如寒冬里的暖风,让人感受到无尽暖意。

“海林都”意为“爱的歌声”,讲述了上世纪50年代“三千江南孤儿进草原”的感人故事。因为南方保育院奶粉短缺,形势严峻、难以为继,因此有了三千孤儿乘坐火车被送到内蒙古大草原抚养的故事。

电影《海林都》从童娅和南方这两个孤儿的主线开启叙事,抵达草原后被取名为“萨仁”(蒙古语月亮之意)和“巴根”(蒙古语柱子之意)。根据都贵玛为原型的主人公阿柔娜与朝鲁收养了“不爱说话”的萨仁。虽然被孩子抵触,但是阿柔娜对于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却视如己出,甚至为了保护她失去了自己肚子里未出生的孩子,而曾经摆在“母子”间的鸿沟也一点点被填平。

身为乌兰牧骑队员的阿柔娜需要到处演出,难以在颠簸的行程中照顾萨仁,决定把萨仁送给母亲照料,分别的一刻,萨仁从马背上跳下,大喊着“额吉”(蒙语“母亲”)奔向阿柔娜,孩子稚嫩而嘹亮的呼喊令所有人动容。

童年的灰暗记忆让萨仁变得沉默甚至不再说话,但是爱可以融化所有坚冰,这声“额吉”在影厅里喊得许多人都红了眼眶。

阿柔娜和萨仁只是一条线,此外还有老额吉用母亲的智慧感化固执的小巴根,巴音老师在最后一刻都不忘记音乐的传承等等,《海林都》用了不同的人群因为困难相交,同时完全没有芥蒂的互相帮助的故事,通过萍水相逢的母爱展示出团结的力量。

比起当下五光十色的商业大片,尤其是贺岁档即将开始,《海林都》在其中毫不抢眼,但是仔细看后,大草原里的辽远之下尽是质朴情感,在容易迷失的都市里却眺望到极为真挚的情谊。

除了故事情节,导演也在摄影、美术、音乐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广袤无垠的草场,万马奔腾的盛况,精雕细琢的服装与道具,还有蒙古国国宝级音乐家江仓诺日布打造的原声音乐,全方位描绘出一幅“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草原风光图。

从思想性、艺术性、现实性三个方面来看,《海林都》一定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呼唤的优秀电影作品。它在过去与现在交汇的节点上,在音乐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场域里,与观众平等对话,与未来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