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 此片让我确信, 经典就是难以被超越!

导演M·奈特·沙马兰,是出了名的悬疑电影大师。

通常在其作品里的反转,往往会让观众们看得提心吊胆,但最后真相揭露时,却让人忍不住立马回忆剧中的片段,想要细细咀嚼那些精心设计的线索。

《玻璃先生》是他最近的好莱坞大作,此片是集结了他19年前的作品,《不死劫》以及2017年《分裂》的最终章。

片中除了把两部作品做了一个完结之外,更再次的展现出了整个系列的铺垫,以及反转的功力。

不过看完之后,小编还是觉得《玻璃先生》虽很精彩,但不管是剧情的安排,或是深度,乃至于最后揭露真相时的那种震撼感,导演还是无法超越自己20年前的成名之作,也就是今天要介绍的《第六感》

《第六感》有两位主角,分别是儿童心理治疗师麦克,以及他的一位病人,九岁的小男孩柯尔

柯尔自称可以看到离世的人,但包括母亲在内,没有人知道这个秘密,而麦克在治疗中发现小男孩说的竟然有可能是真的。

即将发生在两人身上的故事,不止曲折惊悚,更教会了我们许多宝贵的道理。

在麦克开始治疗柯尔之前,就曾经遇过一个同样宣称会看到一些灵异现象的男孩文森,不过当时柯尔认为这只是心理创伤的表现,没想到最后引致枪杀事件。

经过时间的冲洗,麦克放下了这段憾事,并接下了柯尔的案子,一开始后者并不信任麦克,但麦克富有经验的职业技能让柯尔慢慢卸下了心房,并且道出了内心最大的秘密

即本片最经典台词“I See Dead People”的出现。

柯尔还告诉麦克,离世者的几个特点:

1: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离世,会像活着一样过着正常的生活;

2:他们生气时,周围的空气都会变得冰冷;

3:他们看不到其他的灵体,只能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东西;

在柯尔的眼中,这些灵体们的外表都是他们过世时的样子,因此有的面目全非、有的血肉模糊。

因为柯尔觉得没有人会相信这种奇异经历,所以便藏着这个秘密,独自的面对这些让他极为害怕的事物。

最终在麦克的引导及鼓励下,柯尔开始试图跟这些灵体沟通,看看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这部电影之所以成为经典,绝不只是因为它是一部杰出的恐怖片,而是导演的对于“恐惧”几个层次的不同诠释。

柯尔对灵体的恐惧,最初的是来自于他们保留了离世时那令人害怕的外表,但是让他或是另一个男孩文森,长期处在害怕与无助状态之中的,其实是因为身边的人都无法理解。

一直被身边的人不断的否定,其实是更大的打击,也因此原本可能只是让他偶尔受到惊吓的灵体,却变成了会让妈妈难过、老师生气、同学排挤的原因。

所以这部电影也提醒我们,当不理解一个人的时候,不代表你能否定他的一切

本片从头到尾都给人一种低压又冰冷的感觉,除了反映灵体存在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呼应本片的真正主题,那就是“寂寞”

透过电影里不同角色的故事,我们也理解到,“寂寞”原来就是“恐惧”真正的样子。

麦克枪杀事件之后,发现妻子跟自己形同陌路,不只不再互动,就连普通的对话都十分困难。

在试图沟通失败之后,麦克越来越沮丧,也让他认为妻子是因为文森的枪杀事件而疏远自己,造成内心的无法释怀,继而选择专注于工作。

两人日渐冷漠的关系,使麦克变得忧郁而多疑,害怕妻子会离自己而去,直到最后我们才发现,麦克原来早就在之前的枪杀事件中遇难了。

现在的他只是以灵体的形态流连于人间,因此妻子并不是刻意疏远,而是根本不知道麦克在身边。

柯尔曾经说过“死去的人只看得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这句话小编觉得可以用在任何一个人身上。

一直以来,人们似乎很自然地会忽略掉一些真正重要的事实,而只选择相信自己所看到的部分;

忽略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而更专注于自己所没有的,不管是财富,事业还是爱情。

有时候比“恐惧”还要让人难受的,便是深藏在心里的那份“寂寞”!

在观看与探索影片的过程中,我们也领悟到克服恐惧的一个关键,那就是要勇敢的面对它,虽然片中没有明说,但是死去的人之所以在人世间徘徊,都是因为有或多或少的遗愿。

从被毒死的小女孩、遭受家暴而自杀的家庭主妇、到柯尔的外婆,这些亡灵都因为人世间的牵绊,而使得他们无法轮回。

其中的麦克,即是因当年无法帮助到文森而耿耿于怀,柯尔的出现,正是给他一个赎罪的机会。

本片除了营造灵异世界的气氛出色之外,更多的是让我们在观影过程,不断的渴望真相,当结局揭晓,一切真相大白之时,我内心的震撼,真的完全不亚于片中角色所感受到的晴天霹雳。

随着影片的结束,电影里的那些细节又慢慢浮上脑海,让人不禁赞叹导演在各个环节里所安排的伏笔,以及环环相扣的剧情。

即便过了20年,在我的心里,它仍然是难以被超越的经典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