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系列扎堆, 好名难起引审美疲劳, 影视剧名为何套路化?

文/阿九

一个好的剧名有多么重要?彭昱畅,、徐璐的电影《闪光少女》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明明剧情、演员演技都实力在线,但是却关注度不高,仅仅只获得了6000多万票房。它具备了一切爆火、好评的因素,最后却败在了一个剧名上,俗称被剧名耽误了的好电影。

所以说,剧名对于一部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甚至是凌驾于剧本和演员的表演之上,不夸张的说,一个好的剧名甚至可以左右这部剧或者这部电影的成败。然而道理谁都懂,可是现在影视剧的名字似乎都形成了一个既定体系,变得套路化格式化,千篇一律,没有新意。

如果不是关注演员而是关注电视剧本身的话,我们会发现,现在的电视剧电影名字真的很难吸引人点进去观看,因为它们要么俗套,要么拗口。

说到俗套的剧名,那就不得不提起”亲爱的“系列了,例如“亲爱的xxx”之类的。一听这个名字的排头,你基本就可以将它确定为一部爱情片,比如之前的甜宠剧《亲爱的公主病》,但是后面慢慢的被延伸使用,各种类型的片子也都开始使用了。比如七月爆火的作品之一,由杨紫、李现主演的《亲爱的,热爱的》。

这部剧是由小说IP改编,是一个电竞题材的爱情故事,走的也是甜宠路线,所以原本的书名也很甜,叫做《蜜汁炖鱿鱼》,书名将女主角佟年的网名“鱿小鱼”巧妙契入进去,既让人看得懂,也让人能够透过书名就能感觉到甜,这一类型的书名可以参考《何以笙箫默》、《十年一品温如言》等等,都是将主角名字融合于书名,显得文艺又不失个性,同时也不会让人难以理解。

《亲爱的,热爱的》这个剧名,如果没有原著的IP热度和杨紫的加持,光是听名字恐怕就很难让人有点进去的欲望,后面该剧的热度上来之后,有网友说,这个剧名里,“亲爱的”是指主角的爱情,“热爱的”是主角的事业,这个解读没有毛病。但是在最开始的时候,什么都能扯上爱却又什么也没点明,两个”爱“字就让人感觉有点俗。

夏目漱石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东方人是含蓄的,在表达爱的时候不一定要说“我爱你”,只需要说“今晚的月色很美”就足够了。对于剧名也是,其实不一定要多么的强调“爱”这个词,只要能够通过一些相应的东西表达出来就行。

尽管如此,关于“亲爱的”这个系列的剧名依然络绎不绝,比如刘诗诗产后复出的第一部剧,名字就叫做《亲爱的自己》,丁丁张的小说《只在此刻的拥抱》改编成电影,名字也跟着改动,改成了《亲爱的,新年好》,诸如此类的还有《亲爱的她们》、《亲爱的味道》、《亲爱的祖宗》,综艺还有一个《亲爱的客栈》,这些名字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除了“亲爱的”系列外,借用诗词的剧名也是现在电视剧取名的大爱,如去年赵丽颖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简称《知否》,化用的是李清照的诗句,原著内容和李清照本人毫无关系,讲的就是一个庶女逆袭的故事,于是出版书名简化了之后直接叫做《庶女.明兰传》。

对比书名和出版书名,显然后者应该是更符合现在人的习惯,只是剧方大概是为了尊重小说作品,直接就用了原名。除了《 知否》以外,郑爽和刘恺威的《寂寞空庭春欲晚》、黄晓明尹正的《鬓边不是海棠红》都是用小说原名,除了用小说的,还有用歌词的,比如张馨予何润东的《花谢花飞花满天》化用了《红楼梦》里的歌词。

这些剧名的词句都是经过了时间的考验而留下的经典,用它们作为一部电视剧的剧名,确实文艺,但是也很拗口。电视剧针对的群体不是研究诗词的专家,也不是写小说的作者,而是大众,这就要求不管是在电视,电影或者综艺上,它们的名字要尽量简单,通俗易懂。

谈爱太俗,用诗词又显得不接地气,难道一个好的剧名就真的那么难吗?还是大众对于这些影视工作者的要求太高了?其实并不是,我们回过头去看一下以前的剧名就知道,其实一个简单易懂又不俗而且接地气的剧名并没有那么难,如情景喜剧里《家有儿女》、《武林外传》、《炊事班的故事》等就很简洁,让人一看便明了。

还有《水月洞天》、《宝莲灯》、《莲花童子哪吒》、一个剧名就将剧中的主要信息攘括,观众能够迅速提取剧中的看点,而且它的用词用句也不复杂,每一个字我们都认识,读起来顺口还不重复,不失自己的个性,这些难道不都是比较好的剧名吗?

爱情片里,最典型的就是宝岛偶像剧,但是就是这些谈情说爱的剧集,它们的剧名也没有清一色的“爱”,而是各有特色。如《海豚湾恋人》、《薰衣草》、《放羊的星星》、《宝岛少女成功记》等等,即使有提到爱的,如《爱情魔发师》、《命中注定我爱你》、《爱就宅一起》等。它们有爱,但并不批量产出,千篇一律。

中华上下五千年,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难道这些剧名略显俗套的影视剧就不能找出更好的汉字来组合成剧名了吗?同类型的剧名扎堆也让人怀疑是有为了过审之嫌,当观众对这些同类型的剧名见得太多,失去了新鲜感,真的有点让人审美疲劳,还是希望现在的影视工作者能够在雕琢剧名上多下些功夫,形成个性风格,也许效果会更加出其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