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根教鞭》: 坚持, 本就是一种执念

电影《一根教鞭》就用短短的30分钟向观众展示了一个默默奉献却难以得到回报的心酸故事。影片虽短,故事却深。 席家湾小学的唯一一名教师——席俊英,她的教学生涯已将近40个年头,却始终得不到一名老师应有的基本退休待遇,为得到作为一名真正的老师的认证,席俊英一直在苦苦等待······

教师席俊英在微小乡村中的默默付出却无人问津,这是一种宏大体制下的边缘遗漏。纵观整部影片,导演用一种实时记录的形式记录下一对夫妇日常的生活情况,平淡且真实。 比如,推镜头中席俊英教孩子们唱歌的情景,特写镜头下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和丈夫在田地辛勤施肥时景象,导演在这种真实背景中。让观众体会到一名乡村教师的无奈和艰辛,同时,电影开始就以字幕的形式告诉了观众这对夫妇各自的职业状况。他们并没有丰厚的经济基础,也没有显赫的地位,他们只是众多普通老百姓当中的一对。而席俊英所面对的问题也是乡村教师普遍面对的问题的一个缩影。这个问题就是:有没有对长期代课老师制定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导演抛弃华丽的镜头语言,而用客观的跟镜头、长镜头直击观众内心。告诉观众答案。既有无声的震撼,也有引人深思的反省。体制的完善没有完成时,一直都在进行中。

只身投入边远地区,默默奉献浇灌教育之树。导演采用的纪实性手法在向观众展示了席俊英所代表的一群默默奉献的老师们,利用不加修饰的自然音响。更能刻画出乡村生活中的这群无私奉献之人。他们之中有大学生,有老师,有各行各业中的人。他们的存在就像无边荒原里的一株独苗。 于他们而言,扎根社会所忽视的一角做出贡献才是最好的归宿。正如席俊英在片中说过的一句台词:只要你是为国家工作的人员,挣钱一样,同工同酬,不管是公办老师也好,还是代课老师也好。 片中通过特写镜头讲述席俊英收到了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书籍,也表现了国家对这群默默奉献之人的越发重视。

坚持,本就是一种执念。 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苦难,而席俊英在这种苦难中依然坚持。这是为什么?影片告诉了观众答案,这是一种责任,一种承担,一种匠心精神。在电影刚开始时、导演就用一组长镜头,以对立式构图记录了席俊英夫妇对坐的场景。丈夫劝导席俊英,告诉她务农与教师相比所拥有的经济优势,而席俊英毫不动摇,以此传达出这份责任。除此之外,教鞭这一道具的使用也在表达着席俊英对这份事业的看重与坚持。即使没有退休金。没有劳动合同的保障,对于学生,对于教育,她从不放弃。也代表着与她一样,在边远地区坚守着的老师们、他们的坚持和韧性。

郭宝来导演在平实记录中所呈现的真实感是本部电影最为宝贵之处。作为万千世界中的一个普通人,席俊英所表现出来的反而是当下众多年轻人所应学习的:坚守和责任,除此之外,片中所期望的劳动者权益得到落实,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基于这些,本部电影荣获金字奖也可谓是实至名归。

漫漫荒原里,唯有一株木苗,以“人”形倒立,历经风雨、曝晒,它终一一度过,安然无恙。静待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