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 现实化的老舍的“寓言故事”

《不成问题的问题》是一部根据老舍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三幕剧黑白电影,讲述了一个20世纪40年代发生在抗战大后方重庆的极富隐喻性的寓言故事:在一间物产丰富却总是赔钱的农场。三个个性鲜明、性格迥异的人物卷入了一场新旧农场主任之间的明争暗斗。 电影比起小说有更加具象生动的人物性格、更具冲突性的故事情节、更具风格化的叙事环境,而这一切都是镜头语言的功劳。

电影的色调确定电影的风格,影片的黑白色调是导演基于剧本写作过程中对大量单色的民国资料的阅读而确定的。 在最终的影片呈现上,黑白色调配合冷静客观的叙事视角所带来的是影片的荒诞感,审美距离的拉开也使观众能从影片中看到更多哲理。

而除了色调。影片的镜头设置与人物性格的一一对应则更为典型。 影片由黑白字幕分隔开了以三个人物为中心的三幕故事,而这三部分故事的镜头设置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出场的是农场主丁务源。在丁务源的故事中导演用的几乎都是中远景的固定镜头,镜头时间也较长,构图非常规整。大都采用对称构图和一些大的几何构图,简洁有力,给人一种秩序感。 即使是在丁务源行阿谀奉承之事时,镜头依然是冷静地处理,并没有加快节奏或增加特写,充分塑造了丁务源成熟稳重、即便农场状况不断、危机四伏,也依然可以淡然处之的形象。

而运动镜头则大都给了第二个出场的秦妙斋,秦妙斋只有在刚刚出场时是体面的,待到随行的吴教授消失。秦妙斋的镜头则都为或强烈或微弱的晃动镜头。 还有从身后拍秦妙斋在丛林水边穿梭的跟镜头,凡是有秦妙斋在的地方,镜头全部是不规律的、震荡的,体现出了秦妙斋4人性格的虚无感和他身上那种“不靠谱”的气质,即使他在剧中总想装出一副上流社会高等人士的样子,但是观众可以通过镜头感觉到人物性格的真实特点。

待到第三位出场的尤大兴,镜头又回归冷静和克制,尤大兴是一个与农场格格不入的主任。他从海外归来,不懂中国官场那一套,也不懂中国社会的人情世故。所以这样的他在一个封建的农场显得特别刻板,毫无头脑与心思,甚至因为骨子里那股高傲,在尤太太私收了工人们的鸡蛋被揭发后觉得无可奈何而被逼走。导演在呈现尤大兴的故事时不仅镜头上采用固定的中远景,在色调上更是多呈现昏暗的颜色,甚至会有一些让人看不清楚的暗角,而这也是导演针对人物性格的刻意安排,用这样的镜头来表现尤大兴的落寞与无奈。

整部影片镜头由丁务源的静,到秦妙斋的动,最终又回归尤大兴的静,这种镜头的变化起伏不仅印证了人物性格的不同和变化,也恰是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不管经历多么波澜壮阔的事件,最终也都会回归到平静,正如片中丁务源所说“苟全性命于乱世,有一口气活着就好。”毕竟历史的车轮并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而停止转动。

农场像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而农场中的每个人都是社会各阶层的缩影。 导演在整部影片中通过黑白色调和沉稳的镜头语言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生动鲜活的社会画卷。片中多次出现的汩汩河流和流水声,静谧的农场、悠悠的琵琶声、规则的构图,又使影片多了一丝中国气质,不禁让人联想到水墨山水画,更足以见得导演对于老舍小说的深刻理解与对电影镜头的娴熟把握,也让这则现实化的“寓言故事”多了更多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