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敦刻尔克》: 影片是如何通过剪辑来营造悬疑效果的?

2017年,电影《敦刻尔克》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主要历史背景是二战时期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从普通士兵的视角把观众带入被德军围困下英法联军所经历的残酷事件中,本片的剧情非常贴合史实,作为一部战争电影,却没有以往战争片中常见的大型战斗的残酷场面,表现手法非常冷静,没有刻意渲染或煽情,情节被大大简化,台词非常少,但全片效果仍然非常震撼且余味悠长。 在这其中,剪辑功不可没,本文将讨论在剧情相对简单的情况下,影片是如何通过剪辑来营造悬疑效果的。

悬念的营造一般来讲有几种常用手段,基本上都是利用信息的错位造成悬念。 让观众站在上帝视角比剧中人知道更多的信息是最为普遍的手法,例如著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就是如此。本片中,有一个非常类似的手法,出现在男主汤米和吉布森抬着担架穿过堤坝希望上船的段落。剪辑时,基本上分为二人赶路和船只准备两个部分,镜头基本在船只和二人之间来回切换。由于观众已知船即将出发,便会替仍在赶路的二人感到紧张,害怕二人无法按时到达。同时,二人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在他们的前方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阻碍,有非常拥挤的队伍,时不时在堤坝旁爆炸的炸弹,还有试图抢夺担架的士兵,中间被炸穿只剩一块窄窄木板的桥。这些阻碍都在延迟主角的行动,但船只准备方面却一帆风顺,这无形中让主角到达的目标似乎变得遥不可及。尤其是在上一个镜头船只宣布出发,接下来连续剪辑了6个二人穿过拥挤队伍的镜头,大大延长了主角到达的心理时间。

在观众正在为主角所担心时,剪辑却立刻切到大海这条线,这便是营造悬念的另一种方式:延宕。 在观众关心剧情的紧要关头,剪辑切换视角,拖延了解答悬念的时间。这会引起观众更加强烈的好奇心和揭秘欲望。本片中,延宕手段使用得最为密集的一段是海陆空的交叉剪辑,陆地方面众人躲避在船舱,不仅发生了内讧还面临被德军射中或发现的危险,海洋方面是迫降海面的柯林斯被困驾驶舱,天空方面则是仪表被打坏的法瑞尔遭遇敌机。 从三条线的情况来看,各自都面临着非常惊险的情况。 剪辑时,陆地上的船只受到射击,交代众人面临险境后就切换至海面,柯林斯被困驾驶舱,然后切换至天空,法瑞尔遭遇敌机。接者陆地方面海水从枪口漫入船舱,有人被射中,海面上柯林斯努力打开舱门却毫无成效,基本每一次切换情况就会进一步升级。 陆地的情况最为危险,不仅遭遇德军射击,海水灌入,还爆发了内讧。这已经不是用无关的事件来延缓悬念,而是三条线互相作用,用一条线的紧张情况拖延另一条线的发展,可以说是比较高级的延宕手段,观众的注意力在此时也会高度集中起来。

本片的三条主线陆地故事时间为一周,海洋为一天,天空为一个小时。通过平行剪辑,将两条线交叉进行,每条线索齐头并进,增加了故事的紧张程度。而在剪辑时几乎没有多余的镜头,整个过程非常简洁果断,基本没有出现叠化等手段。都是直接切换,这大大增加了本片紧张冷岭的气质。

但是由于本片本身海陆空不同的故事时间,平行剪辑就会给普通观众的理解带来难度。 在全片剧情中剪辑也总是配合着配乐将紧张气氛营造到极致,相对而言剧情松弛下来的时候很少,在观影体验上会比较累,算是本片的一个小小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