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盲井》: 当生存的底线被突破时, 人们又会怎样呢?

《盲井》这部影片通过反映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来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人的欲望与道德、罪恶与善良。 导演李扬说:“《盲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去展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群体的多种多样的生存状态,虽然是局部,但却是真实而残酷的。”

很多人说这部影片具有“独立电影”的风格,导演使用了大量非职业演员,因此让电影显得更加真实。管子日:“仓原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而当生存的底线被突破时,人们又会怎样呢?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在这个被“人性善”思想影响了多年的国度,唐朝阳是怎样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恶人的呢?满足自身的欲望是他唯一的人生追求。他对社会、家庭毫无责任感,是一个麻木的罪恶者。他早已被社会中的一些黑暗面所侵蚀所同化,成为社会毒瘤的传播者。 现实生活中的罪恶、生存的危机,让他失去了良知和做人的道德底线。他认为弱肉强食天经地义,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他鄙视同党宋金明心中存在的那种善念,那种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家庭观念,这些观念对于他早已成为一种负累。他痛恨社会上的“假现象”,但却一次次通过假的亲属关系来牟取暴利。

面对元凤鸣一次次的善意举动,他始终是一座冰山。 导演在一步步展示他的罪恶的同时,又一步步揭示着原因:一部分人的贪污受贿使得社会秩序混乱,这是社会根源;“十几天找不到活干”,工作环境的恶劣使得正常的谋生成为奢望。在自己的生活中,儿子本该是他生活的希望,却也步他的后尘。生活已经不再吸引他,个人的欲望才是最真实的。满街的“小姐”办证人员”、人们对金钱的贪婪、煤矿生活的艰苦······使他一步步陷人罪恶之中,成为一座冰山一个毒瘤。

影片中最痛苦的人是宋金明,十恶不赦又良心未泯。 宋金明与唐朝阳相同又不同。相同的是谋生的手段,不同的是生存的原则。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下,同是农民的他走上了相同的道路,但不同的生活经历又使他与唐朝阳不同。他上过学,受过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因而自我欲望满足之后,随之而来的是自责与不安,以及对家庭的愧疚。他在自己遵从的道德底线上做着“合乎规矩”的事,企图通过自己罪恶的双手换来以后美好的生活,承担起家庭责任。 当他面对纯真的元凤鸣时,内心开始挣扎。宋金明的良知不允许他犯罪,而唐朝阳又苦苦相逼,他内心的挣扎表现在行为上是与唐朝阳的冲突。“你可怜他,谁可怜你啊”的社会现实又使他身不由己。 元凤鸣与他的相处正是善与恶的正面接触,善在内心不断地上升,同时恶也在挣扎。面对元凤鸣的关怀与纯真,他只能从人性上给予最后的关怀,“食色,性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些正是他的理论依据。元凤鸣看似幼稚的行为,使宋金明的道德底线不断提升。当唐朝阳要他作出选择的时候,是他内心挣扎最激烈、最痛苦的时候。在这种挣扎中,正是元风鸣人性中美好的一面,让宋金明看到了生活的意义。

《盲井》在国际上获得多项大奖,影片既没有眼花缭乱的特技场面,也没有动人心弦的音乐,它有的只是真实,以至于让人看完之后压抑得透不过气来,给人留下的是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心灵的震撼,给社会留下的是警示与反思。它揭开了被商品经济粉饰得一派繁荣的社会疮疤,它所反映的问题不是局限在哪个地区而是整个人类社会,这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