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如潮,票房惨淡,电影《红楼梦》大翻车!
这显然并不稀奇,而是早已有所预料。
而电影《红楼梦》的翻车,在如今对于经典的改编翻拍中,也并不是孤例。
前有“仙剑”系列作品,后有《金庸武侠世界》,在经典翻拍改编的路上,从来都不缺后来者。而对于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而言,无疑要比以往那些经典ip更难。尤其还是拍成电影,更何况还是拍成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想要去呈现70多万字的原著内容,显然又是不可能的。
但导演胡玫偏不信,宁是要迎难而上,变不可能为可能。
这份勇气确实值得赞赏!
历经十八年的时间,不管结果如何,单单这样的坚持也是令人钦佩的。
可是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尤其还是对经典的翻拍改编,这些实际上也并不重要。
从电影《红楼梦》的结果来看,不管是成片质量,还是口碑票房,都与十八年的时间是不相匹配的。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但从结果来看,还是可以宣告这一改编翻拍是失败的。
不是结果的失败,而是从源头上就注定了这一结果。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是一个盛产经典的时代,86版《西游记》,87版《红楼梦》,以及后来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即使如今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的时间,但依然还是无法逾越的高峰。
所谓的经典,必然是经受住了时间考验,历经了岁月的淘洗,被历史和观众选择留下来的,早已成为了大众共同记忆的一部分!
而创造经典的那批人,都是怀着虔诚、敬畏之心,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创作而成的。而如今虽然条件得以极大改善,但是却没有了这种心境,而是总想着颠覆、创新,自然就很难翻拍改编好。
缺乏匠心和敬畏的时代,经典翻拍之路无疑是难上加难。
87版《红楼梦》也同样历经了多年方才拍摄完成,除了基本的培训,导演王扶林更是要求所有人“和书中的人物谈恋爱”,即使不会表演也不怕,关键要像那个人物。
虽然导演胡玫也历经了这一过程,但是要求和结果又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这背后依然还是心态的差别。
当年的那批人是真的热爱《红楼梦》,真的投入了进去,怀着虔诚和敬畏之心在学习、研究、拍摄,是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而如今的创作者,被资本所绑架,总想着创新,俘获观众的芳心,对于经典是缺乏敬畏之心的,更多是以市场为导向的。
出发点就大不一样,就决定了结果的差别。
导演胡玫曾坦言:
“《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除了诗词歌赋,还涉及饮食、医药、建筑、纺织、民俗、社会制度等方方面面的价值,想要全部放在一部电影里展现出来不可能,全文又有很多语焉不详之处。我们不想贪多、挂一漏万,只想扯出一条线来,把它掰开、揉碎了讲明白,变成符合电影的叙事结构。”
这段话可以理解成,《红楼梦》是要为电影服务,而不是电影要为《红楼梦》服务。
秉持着这样的观点去翻拍改编,显然要出大问题的。
所以,最终就是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样子。
而导演胡玫又强调:
“西方的《白雪公主》《战争与和平》也一直在翻拍,为什么《红楼梦》不行?用现代电影语言,用好导演技巧重新诠释中国名著,应该是我们的看家本事。”
可谓信誓旦旦,没有所谓的虔诚和敬畏,心态上早已出了问题。
而这也是如今大多数创作者的共性。
总是一副高傲的姿态,自认为无所不能,大肆标榜自己的创作能力,但实际上内功是不到家的,一味地强调技术,却忽视了艺术表达,最终就是肆意改编。
所以,在电影《红楼梦》中,处处都是用金钱堆砌起来的技术。
而技术之外呢,没有了灵魂,这样的技术就一文不值了,尤其对于《红楼梦》这部巨著。
服化道的奢华,场景视效的艳丽,哪一项不是耗费巨资,而这终究不过是技术类。
电影最忌讳的是大而全,浅尝辄止的表达,而电影《红楼梦》就恰恰犯了大忌。
导演一再强调这是青春版的《红楼梦》,是为当代年轻人打造的,可她忽视了她眼中的年轻人是否喜欢接受。或者说,她所谓的年轻人都是自己臆想出来的。
一边是经典,一边是市场,创作者最终还是选择了市场。
改编策略的问题往往都是致命的。电影《红楼梦》就犯了致命的错误,没有在经典和创新之间找到某种平衡,而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市场而创新,最终却被市场彻底抛弃了。
闭门造车的改编,过度迎合的改编,强调技术的改编,没有敬畏之心的改编,没有匠心的改编……
怎能成功?
对经典的翻拍改编从来都不是易事,后来者总是不想简单地翻拍,而是想要大胆的改编。
胆大必然要心细,可后来者往往又做不到,自然就是遭致翻车。
经典翻拍改编,路在何方?
其实前人早已指明了道路,树立了榜样,做出了表率,但后人往往都太过自以为是,想要跳脱出来,那么结果的翻车就再正常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