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晟医生去世后续,背后有四大反思

娱乐头条 1972℃

文/王新喜

李晟医生去世,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悼念,人们感叹一个好医生遭受这种无妄之灾,纷纷为之感到心痛与悲凉。而如今,国家卫健委也发声了,表示对伤医事件零容忍,人民日报跟进表态,任何借口都不能暴力伤医,行凶的刀,刺向医生,也刺痛良善。要对暴力零容忍,为医护人员创造安全执业环境。

李晟医生去世后续,背后有四大反思 - 陆剧吧

回顾这件事情的经过,凶手提着刀进医院时,已经到了午休时间。凶手家属的手术恢复的不好,让凶手产生了怨恨心理,但这位患者的手术不是李医生做的,凶手原本目标是另一个主任,结果事发中午1点时,其他医生都下班吃饭去了,而李医生因病人太多,加号到70多人才留到了下午1点多,不幸遇到了穷凶极恶的行凶者。

李晟医生去世后续,背后有四大反思 - 陆剧吧

据说李医生经常在午休时间坐诊,常常错过饭点。他曾经被人拍到一个人坐在走廊里孤单地用餐,因为饭点已经过了。

从视频中来看,凶手持刀砍伤的时候,李医生还在高喊“不是我”,当年眼科的陶勇医生被砍,也是同样的被误伤。

这个行凶者不仅杀害了一位有责任心的医生,还毁了无数个本可能因李医生而得到救治的病人的希望。

李晟医生去世后续,背后有四大反思 - 陆剧吧

有知情人士透露:“他是全院唯一一个主治能当治疗组长的人,全院一半的冠脉手术出自他手,为了抢救病人错过最后一次硕士毕业考试,终身不得晋升副高。可他确是那么痛苦的走了,一刀贯穿肝胃脾胰,门静脉、腔静脉破了,肝脏、胰腺断了...太心痛了!”

这件事给当下带来了四大反思:

其一,这件事透露出一个软肋是,面对暴力伤医行为,医院安保以及对医生的保护措施面临严重缺失的局面。

早在2020年,各地二级以及以上的医院,都已经实施了安检,该凶手手持凶器,又是如何堂而皇之的逃过医院的安检?

这背后涉及到一个医院安检的有效性的问题,根据某医院知情人士透露,当下很多医院的安检都是形式,他举例自己所在三甲医院,9点都是人流量最多的时候,但是保安压根就不管,或者随便看一眼就让你进去。而李晟医生是在1点多的时候在吃午饭,这个时间点绝大多数的安保,都已经休息了,不管人,随便进。安保漏洞间接导致了李晟医生被误杀。

李晟医生去世后续,背后有四大反思 - 陆剧吧

因此,对于这件事情,各大医院要反思自己的安检设备与安检薄弱点环境,提升安保人员的责任心,这件事可能刻不容缓。

其次,救人无数的好医生被暴徒伤害,不该让互殴成为正义的绊脚石

从这件事情的发生经过来看,原本暴徒闯入,当时现场有两个男子眼看着就要把凶手制服了。谁料到半路一女子一把拽走一位男子,嚷着说:"别管闲事!快走!"剩下男子一人独木难支,暴徒趁机挣脱,又朝李医生扑了过去。

李晟医生去世后续,背后有四大反思 - 陆剧吧

在这个过程中,该女子的行为引发了争议,两个男子已经制服凶手,这个时候及时呼叫安保并报警,或者在场的群众有人愿意加入其中帮忙,原本可以挽救李医生一命,可惜的是,视频里李医生大喊救命,也没有换来阻止加害者的行为,救人无数的李医生,遇害时却无人救他,令人感慨人心冷漠。

李晟医生去世后续,背后有四大反思 - 陆剧吧

在很多这种遭遇暴徒伤害的场景,我们已经见多了这种路人的冷漠,老人摔倒不敢扶、打架斗殴不敢劝、学生违纪不敢管、菜场摔倒要赔钱……一件件一桩桩,放在几十年前都是相亲相爱的友好大家庭,为什么人们之间越来越冷漠?这种现状的背后,是如今很多情况下,过于强化法律以及证据意识,导致了道德层面秩序的滑坡,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如何从制度上对见义勇为的行为进行更多的表彰与鼓励,如何改变整个社会的冷漠,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其三,医患矛盾为何走到了今天这一步,该如何避免?

这件事情也是医患矛盾激化的一个表现,一线城市的医疗资源与三四线医疗机构的医疗条件和服务水平存在差距,这就导致了患者的“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而医学领域的知识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使用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治疗方案往往难以被患者充分理解。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凶手的妻子是这家医院的病人,之前在这里做过心脏手术(跨导管主动脉瓣植入),也称tavi。据称是其家属因为tavi术后恢复不好而自杀离世,继而导致其产生过激行为。

有医生表示,tavi的病人原则上属于外科禁忌,或者高龄患者,一般都有多方和家属交代病情,家属对患者危重程度有足够的认识,术后家属反应这么激烈,大概率是家属对术后情况完全没有心理准备。或者就是谈话沟通不够充分。

加上部分患者对医疗效果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一旦治疗效果未达到预期,便容易产生不满和矛盾。一些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了解相对有限,难以准确判断病情和治疗方案的合理性,这可能导致患者在面对不良治疗结果时产生不满情绪,甚至引发极端行为。

李晟医生去世后续,背后有四大反思 - 陆剧吧

这背后,需要加强医患沟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部分医务人员在面对患者的情绪宣泄时往往会出现一定的抵触情绪,而有时候患者也很难理解医生的工作压力和诊疗决策,这要求医生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积极解答患者的疑问,患者也要尊重医生的劳动成果,理性对待治疗结果。

其次是对医疗有容错纠错的机制,不能过于苛刻要求医生,同时要深化医疗改革,因为现在一些公立医院属于公立二类事业单位,属于政府拨少量钱,大部分自负盈亏,医院庞大的经济压力,被院长分解到科室,科主任又分解到每个医生,这个时候医院、医生和病人经济是直接挂钩了,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医生多开一点药,多开一点检查,绩效就高了,而病人费用就高了。

因此,降低医患矛盾,一方面,改变医疗收入的构成或运营方式,不能让医患双方在经济上成为对立面,也不能将医保资金不够的矛盾转嫁给医患直接面对的双方。

其四,建立医疗纠纷预警机制,改善医生的执业环境

在今天,医患关系屡屡出现极端事件,应该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有医生现身说法表示自己也曾亲历类似险境,在急诊科轮值之夜,遇一重伤患者,伤势惨重,血肉模糊,医护人员紧急施救之际,竟有暴徒持刀闯入,见白衣即砍,致使一名同事手臂受伤。当时她亦身着工作服,警觉迅速脱去,方免于难。

李晟医生去世后续,背后有四大反思 - 陆剧吧

此外,某烧伤科副主任透露,曾经有武汉的医闹公开在网上对其发出死亡威胁,叫嚣要和他同归于尽。他立即到医院辖区派出所报警,希望警方采取措施保护其人身安全。但案件最终不了了之。据他透露:“之前被杀的北京民航医院杨文医生,被杀前多次受到罪犯死亡威胁,她上报了医务处院领导,也报了警。然而,无论医院还是警方,都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的有效措施,杨文医生最终被罪犯砍死了。”

李晟医生去世后续,背后有四大反思 - 陆剧吧

今天医生的执业环境亟待改变,为解决医患矛盾问题,需要政府、警方、医疗机构、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加强医院安保,对于医生收到威胁的情况,需要院方以及当地警方的重视,基于这种有纠纷患者建立重点关注名单或预警制度,尤其是再到原医疗单位就诊时要尤为注意或向有关机构备案通过。其次是加强沟通、建立信任、完善制度等多种措施来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与稳定,保护医生群体的安全。

对暴力伤医行为实施零容,本质要明确界定暴力伤医的法律责任,加大惩处力度,但重要的是如何预防与避免,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这种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形成有效的震慑力。

如今令人悲伤的不仅仅是这件事本身,而是我们明明已目睹恶性伤医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却还是阻止不了这样的事发生。我们要从反思中做出改变现状,如果这样的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愿意学医会不会越来越少?最终受伤害的难道不是全社会吗?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值得我们深思与改变。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标签: 娱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