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市场里传来了一些声音:“一个新指数来了!”“直接跳过3000点,赢麻了”“上证综指要告别舞台了”……
源头是上海证券交易所7月15日发布的一则《关于发布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实时行情的公告》,公告内容是:为便利投资者观察上海证券市场整体收益情况,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决定自2024年7月29日起正式发布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实时行情,同时将指数代码和简称分别调整为“000888”和“上证收益”。
的确,上证综合收益指数和上证综合指数看上去很像。但仔细看了这份公告之后,就会发现大家对这个“新指数”的误会大了。
没有“刻意跳过3000点”
事实上,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并不是新面孔,早在2020年该指数就已经发布。本次要发布的,是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实时行情。
上交所官方网站上的两个公告。
也就是说,之前投资者只能看到该指数的收盘点位,看不到最新值、涨跌幅等实时行情。在7月29日之后,这些都能够实时追踪。
至于“刻意跳过3000点”,也是一大误会。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以2020年7月21日为基日,以当日上证综合指数收盘点位3320.89点为基点。在wind上,我们能够看到这一指数的历史走势。就拿今年的情况来说,这一指数既在2月2日触及过2951的低点,也在5月17日达到过3412的高点。自然没有“刻意跳过3000点”的说法。
该指数在2月2日点位为2951。
该指数在5月17日点位为3412。
不会替代上证综合指数
关于一些“这个指数将会替代上证综合指数”的声音,也确实是“想多了”。
在资本市场,指数其实有很多,按照规模排名就有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等,此外还有主题指数、风格指数、策略指数等,它们都是反映具有某一相似特征的股票群体的整体价格走势。这些指数中,不乏点位高于3000点的。
但这些指数中,上证综合指数(简称“上证综指”)是无可争议的老大。这是a股市场的第一个指数,从1991年7月15日至今,不间断地反映着上交所所有股票的整体价格走势,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沪指,代表性不用多说。这样一个老牌权威指数,你说就这么被替代了,可能众多跟它挂钩的金融机构不会答应。
我们再回到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可以看到,它也是众多指数中的一个,作为上证综指的衍生指数,二者的样本和加权方法是完全一致,但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比后者多了分红表现。在上证综指的基础上,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将样本分红计入指数收益,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在计入分红收益后的整体表现。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曾经表示,根据样本现金分红处理的不同方式,股票指数一般分为价格指数与全收益指数。上证综指是价格指数,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则是全收益指数。
具体来看,价格指数不计入样本现金分红,仅反映指数样本价格表现;而全收益指数计入样本现金分红再投资收益,综合反映指数样本价格及现金分红表现。当指数样本分红派息时,价格指数在除息日会出现自然回落,而全收益指数考虑了红利的再投资收益,指数点位不会出现自然回落。
至于为何要发布上证综指全收益指数,事实上,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在2020年9月18日就发布了《关于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的答记者问》,答案的关键词依然是“分红”。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表示,股票分红是股票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上市公司经营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上证综合指数为价格指数,反映的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价整体表现,而没有体现上市公司分红情况。国际上,指数编制机构在发布价格指数的同时,一般也会发布对应的全收益指数,如标普500全收益指数等,以供投资者从更多维度观测市场。为综合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价及分红的整体表现,提供更多维度市场观测工具,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发布了上证综指对应的全收益指数,即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
所以,从上证综指全收益指数诞生之初,它和上证综指就有着不同的市场反应重点,二者共同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维度市场观测工具。
同时,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的回答中也不难看出,对“分红”的鼓励和强调,早在四年前就已经写入政策。而此时公布实时行情,一方面让投资者对分红收益的影响一目了然,另一方面也是继续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
为了更健康的市场
事实上,上证综指的代表性也曾经引发过争议。
在2020年左右,一些声音认为上证综指的编制方法已经无法全面代表发展迅速的股票市场,社会各界对上证综指编制方案修订也多有呼声。不久,监管部门在上证综指即将“步入30岁”时,首次修订编制方案。
2020年7月22日,上证综指迎来了编制方案修订,纳入了科创板上市证券,进一步提升了上证综合指数代表性。
那次修订旨在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沪市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除了纳入科创板股票,主要还有两方面的变化——
一是将剔除风险警示股票(st、*st)。截至2020年5月底,上证综合指数样本中包含85只风险警示股票,剔除该类股票对指数本身影响较小,但有利于发挥资本市场优胜劣汰作用。
二是修订将延长新股计入指数时间,将新股计入指数时间由目前的“上市后第11个交易日”调整为“上市1年后”。延迟新股计入时间,有利于增强上证综合指数的稳定性,引导长期理性投资。同时考虑到大市值新股上市后价格稳定所需时间总体短于小市值新股,设置大市值新股快速计入机制,上市以来日均总市值排名在沪市前10位的股票于上市满3个月后计入,以保证上证综合指数的代表性。
这是一次备受瞩目的变化,许多业内人士都表示,修订后的上证综指更加能够真实反映中国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反映优质上市公司的长期价值提升。
当然,面对一个正在发展中的资本市场,的确需要多维度观测工具。不管是此前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案的修订,还是这次发布的实时行情,抑或是不断丰富的指数,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这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