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摄于北京玉渊潭公园)
1)在中美博弈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头脑清醒地评估中美之间的实力对比,并以此评估中国在应对美国遏制和打压时有关政策的有效性,同时对美国的优势和劣势给予客观的评价,学习美国的长处,避免美国的短处。在这里,我们必须坚持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对于中国在中美博弈背景下实力的评估,既不能骄傲、自满;也不能采用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评估指标对比中美势力,然后总觉得中国“哪儿哪儿都不如人”。
2)在评估中美博弈背景下双方的相对实力时,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对比。在比较中美经济实力时,我们必须摒弃名义gdp这个有着严重缺陷的指标,而应该更多采用以购买力平价(ppp)衡量的gdp指标。
3)过去几年,由于美国通货膨胀大大高于中国,加上美联储为了打击通货膨胀,将美国基准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从而推高了美元市场汇率,这导致中国名义gdp相对于美国名义gdp的比例不增反降。事实上,过去几年,扣除通货膨胀后的gdp实际增速,中国一直是美国的两倍左右,中美真实gdp之间的差距毫无疑问应该缩小,而不是像名义gdp反映的那样,反而越拉越大。美国经济中存在由通货膨胀和美元汇率走高注入的大量“泡沫”,这些东西在统计数字上很好看,但是,它既不能改善美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不能增强美国的综合国力,因此,美国这种“虚胖”的名义gdp数字不具备实际意义。如果用购买力评价计算,2014年中国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几年,中国还进一步拉大了跟美国gdp之间的差距。据测算,2020年,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美国真实gdp占中国的比例为86.3%,到了2024年,预计这一比例将降至81.6%。
4)我们以汽车市场为例,来看看美国gdp“注水”的情况有多么严重。2023年,中国汽车销量(包含商用车和乘用车)为3009.4万辆,总销售额为4.86万亿元,当年美元对人民币的平均汇率为1比7.0467,所以,如果按照市场汇率计算,2023年中国汽车总销售额为6896.8亿美元。作为对比,2023年,美国新车销量为1560万辆,仅为中国的51.8%,平均售价大约为4.8万美元,总销售额约为7488亿美元。也就是说,2023年,美国在汽车销量只有中国大约一半的情况下,创造的gdp却比中国还多。近年来,中国的汽车品质,尤其是电动化、智能化的水平,平均下来肯定是高于美国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至少在汽车市场这一块,美国的gdp相对于中国“注水”超过100%。对于美国消费者来说,要花比中国消费者多一倍不止的价钱,可能还买不到中国消费者能买到的那种品质的汽车。这样的gdp,除了创造“可观”的统计数据,对于美国消费者的福利没有任何好处,这样“注水”的gdp绝对不能拿来跟中国由“真金白银”构成的gdp相比。
5)由于美国gdp统计数字“注水”严重,拿这样的gdp数据去测算人均gdp、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同样非常不靠谱。这是任何一个研究中美经济的人,必须有的自觉和自省。
6)除了经济,对于中美综合国力影响最大的是科技,这一块我不准备细谈了。英国长期以来一直持反华立场、一直在“唱衰”中国的媒体——《经济学人》杂志,日前刊发了一组深度报道,最终的结论就是,中国在科技领域已经成为一个超级大国。中国的研发投入、以“自然指数”衡量的高水平科研论文数量、知识产权专利数量等,年度数据都已经超过美国。
7)由此可知,在影响综合国力最关键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两个指标上,过去几年,中国不仅没有被美国拉开差距,反而将美国甩在了身后。这是我们在对比中美综合国力时,必须看到的核心事实。
8)在综合国力之外,我们再看一些具体的领域,中美之间的差距真的拉大了吗?
——从“独角兽”企业的数量看,中国确实落后了,但是,“独角兽”企业这个源自西方的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金融色彩的统计标准,它是指成立未超过十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所谓的估值,本来就是一个金融概念,甚至是一个数字游戏。在中国实施“双减”前,教培行业存在众多所谓的“独角兽”企业。再往前看,在臭名昭著的ppp行业,也曾经存在过很多“独角兽”企业。现在,这些企业的估值泡沫破裂了,必然导致中国“独角兽”企业的数量减少,但是,这是坏事吗?此外,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美国有意打压中国企业、有意限制美国风险投资基金支持中国初创企业,也是事实。相对于“独角兽”企业这个不太靠谱的概念,我们更应该多看看,在高科技制造领域,到底是中国的“新星”多,还是美国的“新星”多。这才符合中国提倡高质量发展、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导向。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落后了吗?美国经济“空心化”之后,现在,科技和金融两个产业畸形发达。过去几年,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似乎取得了飞速发展,美国在人工智能高端芯片设计、在算力、在基础算法和模型等领域,确实领先中国。但是,中国就一定落后了吗?美国的遏制和打压,正在给中国国内人工智能芯片产业发展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没有人相信,美国可以仅靠封锁,就可以锁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空间。历史上,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反而促成了中国在原子弹、氢弹、导弹、航天、全球导航系统、空间站、尖端雷达等领域的全面突破。我们没有理由怀疑,美国的封锁不会刺激中国有朝一日可以独立设计和生产出可以比肩美国甚至超越美国的人工智能芯片。更重要的是,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按购买力评价计算),也是全球第一大工业国,我们有无数的场景,可以让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应用,发挥其价值。今天,中国的人脸识别技术在消费者乘坐高铁、飞机等方面,应用范围大大超过美国。今天,中国的无人港口、无人矿山也在进一步发展。这些跟中国强大制造业相结合的人工智能技术,其价值绝对不会比美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小。美国的人工智能技术看起来很先进,但是,它缺乏强大工业基础来创造应用场景的先天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我们绝不盲目看低美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但是,我们更要相信,中国在人工智能与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结合方面,肯定可以比美国做得更好。
9)中美都是大国,现阶段,双方谁也不要小看对方。但是,中国的制造业规模比所有西方国家加起来还要大,这绝对是一个优势。未来,在极限制裁和战争条件下,美国的经济有多“虚”、中国的经济有多“实”,就会一目了然。在俄乌冲突中,整个西方世界军工产业的孱弱令人震惊。一个中国国内很多人不太看得起的朝鲜,其基础的军工生产能力,也比大多数西方国家强大,这才是俄罗斯总统普京要去朝鲜访问的真实原因。
10)回到本文的核心,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客观评估中美的各自实力,很有必要:
第一,必须始终抓住综合国力这个最关键的指标,必须始终抓住经济和科技实力这两个影响综合国力的最关键指标。抛开综合国力,以及决定综合国力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仅从一些碎片化的领域去谈论中美之间的差距,只会造成“盲人摸象”的效果;
第二,在细分领域比较中美之间的实力,既要看到各种指标的可取之处,也要看到它们存在的内在缺陷,使用有缺陷的指标来做评估,必然会得出不靠谱的结论。
中美综合国力此消彼长,是必然的。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中国是一个新兴大国,充满了朝气,也充满了活力。而且,中国发展经济、提升科技水平,根本目的不是为了遏制和打压美国,更不是为了跟美国搞全球争霸,而是为了让14亿多中国人过上更好的日子,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与全世界所有有意愿的国家平等相待、互利共赢。毫无疑问,中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中国必将是“得道多助”。
反观美国,建国200多年来,其经济“脱实入虚”的问题非常严重,其政治制度被寡头控制的现象非常明显,其国家治理水平相对于巅峰时期已经大幅衰退。所谓的中美博弈,不过是美国打着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幌子,把传统的大国争霸那一套逻辑强加给中国而已。
中国人不吃这一套。我们对于跟美国争霸不感兴趣,我们对于阻止和破坏美国的发展更不感兴趣,但是,如果美国非要继续推行霸权主义逻辑,要阻止中国进一步发展,那我们就是一句话——“干就完了”。
“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看待中国,还是看待美国,我们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我们既要反对“妄自尊大”,更要反对“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