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8日凌晨1时,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万惠霖教授安详辞世,享年86岁。
厦门大学发布讣告,厦门大学定于5月2日送别万惠霖 。
万惠霖1938年11月20日出生于湖北汉口。1958年,考入中南矿冶学院(现为中南大学)。1959年,因表现优异被选派转入厦门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从那时候起,万惠霖没有离开厦大,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万惠霖毕生致力于催化化学研究,在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和合成氨催化剂的相关理论、轻质烷烃选择氧化等领域深耕不辍、潜心钻研,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万惠霖长期坚守教学一线,合著的《催化原理》是国内最早系统介绍催化化学的教科书。
被称为“走钢丝”的“三无教授” 在科研攻关的同时,万惠霖一直身体力行教学工作,长期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多门课程。 集体的荣誉高于一切,这在万惠霖的人生中得到充分体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年轻的万惠霖得了肺结核,医生建议暂停工作,但是,他以学校大局为重,克服每天低烧困扰,坚持每周3个上午授课。治病休养计划一拖再拖,原本半年即可治好的疾病硬是拖了6年才得以痊愈。 他还主动肩负起学院、学校交给他的行政任务,曾经担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
厦大化学化工学院的老师们曾经流传着一句话——“万惠霖在走钢丝”,说的是他为了做到教学、科研、行政“三不误”,不得不把休息时间挤压到最低限度,他也成为厦大“三无教授”(一般无周末、无节假日、晚上无在十二点以前休息)之一。 厦门大学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蔡启瑞是万惠霖的老师,也是万惠霖的偶像。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住在厦大敬贤宿舍区,而且挨得很近。万惠霖每晚睡觉前,都会习惯地往老师蔡先生书房看上一眼,每次他都看到老师书房里还亮着灯光。
蔡启瑞(右)与万惠霖(左)在探讨学术问题
万惠霖说,他经常开“夜车”,晚上至少工作到次日凌晨一点以后,两三点是常有的事,可每次蔡先生家的灯光总比他灭得晚。“蔡先生比我大24岁,那么高龄还在开‘夜车’。再者,作为学生,我的知识积累比蔡先生差很多,我更应多努力。”
品德修养一辈子 万惠霖认为,老师除了教知识外,还需与学生一道在品行方面共同追求健康发展。“品德修养是一辈子的积累,不是年轻时做得好,老了就不用做了。在这方面,我与学生是一道努力的,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
万惠霖(中)与课题组老师指导博士生科研
1997年万惠霖已经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老院士”,他从不怕丢脸,“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懂我就说不懂。什么结果是哪个老师做的,虽然后面我参与了讨论,但我还是会说这是这个老师做的。是谁做的就是谁做的!”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龙瑞强成了万惠霖的学生,他和万惠霖讨论课题时,万惠霖告诉他,他对实验不懂,需要龙瑞强自己摸索或向别人学习。
龙瑞强后来写了一篇《我的恩师万惠霖院士》,叙述自己当时听到这话时,“非常惊讶”:在他面前说这话的万老师当时在全国已经是一位鼎鼎有名的催化大师,他工作如此繁忙,完全可以安排研究生在实验方面有问题时去问别人就好了,压根儿没有必要对一个毛头小伙如此谦虚。
龙瑞强写道:万老师却是那样平实,竟然向一位刚刚进入研究生院学习的学生坦承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足。
龙瑞强说,万老师这种谦虚和诚实的态度给他的一生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不懂的问题而羞于开口时,万老师的一席话语总浮现在他的眼前。
即使在万惠霖当上了院士后,他彬彬有礼的待客之道一直没改变。近年来,他很少公开露面,大约七八年前,记者和他在电梯里相遇,他说,他感觉他一直在失去记忆。
他努力想了一会儿,正确地叫出记者的名字,然后认真地说,要是以后我遇到你,记不得你了,是因为我得了病。(据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