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剧的精髓是什么,是谍战的生命又是什么?是严谨的逻辑、是细如发丝的细节。
没有严谨的逻辑,任凭全员老戏骨出动的作品,也会因剧情的撕裂让人不忍直视。
没有细如发丝的细节,即便有顶流演员的加盟,也会因组线条的剧情,让人失去观看和讨论的欲望。
幸运的是,《群星闪耀时》虽然小瑕疵不断,却总在不经意间给人一剂心灵上的强心针。
当我被骆勤芹求助向远生弄的一头雾水时,当我看着向远生如“猪八戒背媳妇”般背着骆珉敏跑路时。
本以为这将会是一场只为突出《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的“无意义”剧情,本以为这将会是一场略显尴尬的孤男寡女江上夜话而已。
谁曾想,在向远生为骆珉敏讲述太平洋这片广袤的大海时,却将目光与焦点指向了那片曾经没有任何争议的大海——南中国海。
无论《群星闪耀时》中的华桢是否如他所讲到过这片海域,无论他是否真如自己所讲曾经在南沙群岛眺望过头顶的群星闪耀。
至少此时此刻的剧情,与《群星闪耀时》所在的“民国二十五”做到了完美契合,并再一次正视了历史。
南海这片貌似远离大陆的海域,无论是今天的国际通行叫法“南中国海”,还是自周朝时期便已经被称作“南海”。
虽然在历史长河中他曾有过“涨海”“沸海”等不同叫法,也曾被葡萄牙水手称作“中国海”(葡萄牙语:mare da china)。
但无论是在历史文献与资料中,还是战前、战后的国际地区与实力划分下,这里都如向远生所说:在中国的最南端,太平洋的西海域,有一片领土叫南沙群岛,有一片海叫南海。
是的,无论是南海还是南沙群岛,都是至少在“民国二十五”那个时间节点,都是向远生口中的“固有领土”。
而“南沙群岛”这个名字,同时也出现在“民国二十三年”《外交评论》期刊中,由中央大学教授胡焕庸第一次提出这一称呼。
写到这里,笔者不得不钦佩《群星闪耀时》对历史的详细了解,以及在时间逻辑上的严谨与细致。
虽说直到“民国三十六年”,这一叫法才正式被“民国政府”使用并标注进了“中国南海疆域图”中。
但直到此时,几乎没有任何人、任何国家对这样的叫法与领土划分有过争议与不同意见。
这就是向远生曾经到过祖国领土与边疆的最南端,这里曾经被古人称作“万里长沙”,也曾经被古人叫作“万里石塘”,更是今天尔等后辈寸土必争的“南沙群岛”。
在这片看似远离祖国大陆的海域上,这片被无数人垂涎的南沙群岛,是在“燕山期华夏陆缘体”时形成的。
早在喜马拉雅山期,当他扩张陆缘完全结束后,其形成的断裂系最远端,但是今天的南中国海的最南端,也就是向远生口中的最南端领土“南沙群岛”。
这不仅仅是历史上的固有领土,更是地质学上的强有力辅证。
“燕山运动”不仅初步奠定了今天中国东部广大地区的现代地貌,更为“东南丘陵”“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及“南沙群岛”的形成提供了强有的支撑与积极作用。
这不是神话,更不是百年历史上的一厢情愿,而是有着坚实科学根据的现实。
虽然向远生在“南海”与“南沙群岛”这两件事上只是一笔带过,转而与骆珉敏聊起了人的渺小,只因为在当时华桢的心中,这就是他口中的“领土”,没有任何争议与异议。
《群星闪耀时》中看似“毫无意义”的江上夜话,虽然最终以男女双方的尬聊结束,但却带出了很多将要发生的“国仇家恨”。
这些故事也许不会在《群星闪耀时》中发生,也许不会被《群星闪耀时》所提及。
但有心的《群星闪耀时》却通过一段夜话与尬聊,向我证明与说明着:至少在“民国二十五年”,南海与南海群岛都是中国最南端的领土,因为作为华桢的向远生曾经去过。
关于《群星闪耀时》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还请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