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本警世力作,不但预言了特朗普的上台,后面还有更糟糕的……

娱乐头条 6240℃

这三本警世力作,不但预言了特朗普的上台,后面还有更糟糕的…… - 陆剧吧

2016年美国大选前夕,欧美媒体刊发的《此地无银》书评,探讨此书虚构的美国总统与特朗普的相似性。左为《卫报》,右上为《时代》杂志, 右下为《纽约客》。

古有柏拉图的《理想国》,近有莫尔的《乌托邦》,后有各种思潮为人类构想未来。欧洲孕育了乌托邦这一概念。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人不仅未抛弃,反而纵容原有的恶疾,结果走到反面;对此,欧洲又发出了反乌托邦的呐喊,于是有了那著名的三部曲:《我们》《美丽新世界》《1984》。

到了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欧洲的后人没有像前辈那样寄托于乌托邦的遐想,但对乌托邦可能会误入歧途,一直保持着警觉。二十世纪初,在三部曲第一部《我们》问世之前,杰克·伦敦便在1907年,以其《铁蹄》警示世人。三十年代,当德意志兴起纳粹运动,美国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辛克莱·刘易斯出版了《此地无银》(it can't happen here)。

刘易斯获诺奖,是因为“他充沛有力、切身动人的叙述艺术。他才华横溢,开创了机智幽默的新风格”。还因为他的作品深刻批判了美国社会和社会价值。在获奖典礼致辞中,他说,“当今美国,是世上最矛盾百出、最令人压抑、最折腾的国度。”他把社会几乎说得一无是处,社会把这种人敬为上宾。

刘易斯的代表作、1920年的《大街》和1922年的《巴比特》,极尽各种描述手法,讽刺、抨击社会上人们的狭隘心态,对外来的人、外来的事,总是抱着与生俱来的强烈抵触,不容异己、安于现状、生活中几乎一切都服从一种无形的约束。其实,这一切,也正是促使社会走向歧途的温床。

了不起的是,1930年获奖之后,1935年,刘易斯更拿出了《此地无银》,告诫国人,倘若再如此墨守成规,不思改进,美国就真的会步欧洲法西斯的后尘。书中虽无欧洲反乌托邦经典的洞察,但也成为大洋这边的一本警世力作。

这三本警世力作,不但预言了特朗普的上台,后面还有更糟糕的…… - 陆剧吧

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创作了《此地无银》这本书,封面上选用了虚拟的总统候选人的竞选演说,和特朗普的“make america great again”颇为相似。

《此地无银》虚构了一位政客“温瑞普”。他利用人们因循守旧、人云亦云的心态,在总统大选中,打出拥护传统美国价值观的竞选口号。赢得大选后,他就立即噤声国会,禁止游行,取消各州建制,分成各个行政区,以图独揽大权。同时,他把批评人士赶到集中营,组建效忠自己的民团部队。于是,这个自建国伊始就以民选、联邦为基石的国度,成了法西斯国家,“温瑞普”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独掌一切大权的美国总统。人们起初虽不欣赏这些独断举措,但因社会上效率有所提高,也就默认下来。后来,因苛政越来越沉重,民众开始了反抗……

对于这本构想小说,刘易斯这样写道:“当思考历史时,我越来越相信,世上一切有价值的成就,都是在自由、探究、批判精神下取得的;保持这种精神,比维持任何社会制度都重要。”

因有了这种精神,市面上时有警示世人的作品推出。很快,1962年,又一部力作问世,获得好评:《五月中的七天》。1964年3月《纽约时报》以《天佑美国》拟文评论道:“这是自刘易斯《此地无银》以来……最有力的作品。这两年,成千上万个读者每天晚上捧着此书爬上床,手发抖,心发颤……”

这三本警世力作,不但预言了特朗普的上台,后面还有更糟糕的…… - 陆剧吧

《五月中的七天》后来被拍成了同名电影。

书中的情节着实惊险,背景是美苏削减战略核武器谈判出现突破进展,两国行将签署条约,销毁各自拥有的核武器。但是,有军人对总统的政策不满,认为其漠视对手的欺瞒,终会削弱国力。其中,一位空军将军连同几位高级将领,在得克萨斯州秘密兴建了一处军事基地,准备发动军事政变,赶走总统,扭转国策。

总统听闻了风声,把将军叫到椭圆形办公室当面质问,要其辞去军职,并奉劝说,如其不满国情,可投入下届大选,以合法手段转变国策。将军一口否认,拒不从命。幸有总统身边助手追查得力,迫使一位将领吐露了真情。另有一位秉持正义、但酗酒成瘾的参议员半醉半醒状态中闯进了秘密基地。于是,总统掌握了确凿证据,将军这次无法抵赖了。因其一生戎马,立有军功,总统为保全其体面,宣布将军自行退役。一场民选政府与强势军人之间惊心动魄的较量,就此落下帷幕。

跃跃欲试的军人没能成功,但后人并没有放松警惕,放马南山。果然,又有人拉响了警钟,而且是现役军人。他宣告,这一次,军人“政变”成功。

这三本警世力作,不但预言了特朗普的上台,后面还有更糟糕的…… - 陆剧吧

美国军官查尔斯·邓莱普和他的获奖论文《2012年美国军事政变的起源》,写这篇论文时,邓莱普是空军中校,后以少将退休,任教于杜克大学法学院。

《大西洋月刊》1993年1月刊发报道:1992年,美国国防大学举办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战略论文竞赛。空军中校查尔斯·邓莱普的参赛文章是:《2012年美国军事政变的起源》。

文中开篇便是,二十年后的2012年,军人政变成功。

文章以一位军官的口吻讲述原委。这位军官抵抗军令,反对政变,结果给投入监狱,判以极刑。在行刑之前,他给好友写信,回顾军事政变是如何酝酿、如何得手的。

军人干政,历来是大忌,各国对此都设有各种防范措施,美国自建国起,从未发生军人干政的情况,但人们却一直提防。

美国国防部第1344.10号指令,其中洋洋洒洒几十条,规定现役军人在履行公民义务的同时,不得参与、支持、赞助任何政党活动。军人退役后,不得穿军服参加政治活动云云。

邓莱普在文中借狱中军官之口,指出通向军人统治的种种因素,其实就在生活的许多角落,静静地潜伏,一旦时机到来,就会汇聚起来,形成势力;届时,自有其薄弱之处的民主制衡,已无法阻挡,萧萧然江河日下。

唱衰国运者,恐怕无人能出其右。此文在美国国防部广为传阅,获得头等大奖,在颁奖仪式上,时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科林·鲍威尔将军亲自为作者授奖。

这三本警世力作,不但预言了特朗普的上台,后面还有更糟糕的…… - 陆剧吧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科林·鲍威尔将军为邓莱普颁发奖牌。科林·鲍威尔后任美国国务卿。

美国多年来的一则传言说,“表达不同的看法,是最高形式的爱国”。有说这是富兰克林所言,有说是出自杰斐逊之口。其确实出处,迄今好像还无法确认。但历史上的传言,常含人们的寄托和愿望,这是事实。后来,有文字记录者,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他曾写道,“总统无论对错,都必须迎合,这不仅不是爱国,更是对美国公众的道义上的背叛。”

李伯宏

责编 刘小磊

标签: 娱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