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城:“医药高地”异军突起

电视剧快讯 1263℃

日前,康为世纪IPO获证监会注册,即将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资本市场“中国医药城板块”将再添新丁。

从“一张白纸绘蓝图”到落户全球1200余家医药企业,10年来,中国医药城以奔跑之姿不断刷新生物医药产业高度,全力冲刺“中国第一、世界有名”医药名城目标。

中国医药城:“医药高地”异军突起 - 陆剧吧

中国医药城新姿

这十年,是产业集群优势彰显的十年。

作为全国首个医药类国家高新区,中国医药城围绕打造生物医药特色产业集群,精准施策、强链补链,抗体药、疫苗、诊断试剂及高端医疗器械、化学药新型制剂、特医配方食品等主导产业亮点频现、优势凸显。

中慧元通自主研发国家一类新药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填补国际空白;雀巢健康取得国内首张特医全营养配方食品注册证;迈博太科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成为国内首家获批上市的英夫利西单抗生物类似药;华泰晨光复方止痛药正式获批,成为该品种国内首个仿制药……一项项国内外“第一”“唯一”,筑起一座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数据是最好的“晴雨表”。截至2021年底,园区在研和申报的一类新药达80个,已取得临床批件52个,4个一类新药产品获批投产,获得一类新药生产批件8张;43家药品生产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24家企业73条生产线通过GMP认证(检查)投产,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件196张、药品注册批件168张;已投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70家,现有医疗器械注册证及备案证2795张,其中二类、三类注册证1013张;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20张(其中特殊食品类7张),保健食品注册证与备案证184张,特医配方食品注册证3张;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8张、备案凭证392张。

今年更是捷报频传,前不久,瑞科生物第二代新冠疫苗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成为园区第5家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人用疫苗企业,也是全省获得的第4张新冠疫苗生产许可证。目前,园区已有5家人用疫苗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占全省的5/9、全国的1/9。无论是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数还是产品数,集聚度都是全国园区最高。

这十年,是资本药城板块加速隆起的十年。

今年3月31日,瑞科生物在香港上市,成为港交所HPV第一股。至此,中国医药城本土上市企业达8家。

是否是上市公司,已成为衡量一家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而众多药企“开花结果”的背后,是中国医药城多样化金融服务的强力支撑。

去年8月登陆科创板的金迪克生物,在其创业的十余年间,历经了多次艰难时刻,医药高新区自有基金的扶持,以及社会资本及时注入,最终让企业渡过危机,迎来上市。金迪克是中国医药城众多企业的缩影,许多创业团队都是“一穷二白”来到中国医药城,在这里多种金融服务体系的“供氧”下,逐渐发展壮大,最终走向全国、全球。

十年来,医药高新区共设立了14支国有基金,其中母基金1支、天使投资基金1支、创业投资基金2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10支。这些基金满足了医药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让企业从“怕上市”到“争上市”。

2019年2月,医药高新区出台《促进企业上市(挂牌)实施意见》,拿出真金白银鼓励企业上市,最高可获得省市区三级财政奖励1120万元。政策红利下,当年,中国医药城便实现3家企业上市。2021年11月,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再度出台《促进企业上市(挂牌)实施意见》,从鼓励企业改制股份公司、企业境内外上市(挂牌)、挂牌上市企业持续发展等方面给予一揽子支持,其中,企业成功上市(挂牌),仅区级层面最高便可获670万元奖补,按照“就高不重复”奖励原则,企业仍可享受市级及以上其他奖励政策。

政策出台的同时,中国医药城上市企业联盟同步成立,相继培育了一批上市企业后备军,预计到2025年,中国医药城本土上市企业将突破20家。

企业上市带来的是产业腾飞。2021年,中国医药城实现一般公共预算税收收入12.18亿元,同比增长42.9%;工业入库税收10.54亿元;净增税收1000万元以上企业10家,纳税超1000万元企业24家;实现工业开票150亿元、医药产业开票293亿元、全口径开票36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7%、26.1%、20.5%;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4家,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39.26亿元,同比增长25.7%。目前,园区高新技术企业72家,在库规上工业企业67家。

这十年,是高端人才快速汇聚的十年。

2009年5月29日,泰州医药高新区正式挂牌,这一天也被定义为“中国医药城人才日”。十年来,为全力服务企业,做好招才引智,加速人才汇聚,泰州市“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医药城”,每年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中国医药城人才发展,形成了“113医药产业人才特别计划”、省“双创计划”、国家级高端人才三个梯度的人才支持体系。

今年5月29日,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专题召开2022年中国医药城国际人才云大会,会上,3个海外人才联络站、20余个人才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涵盖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健康管理、干细胞治疗等领域,以专属的节日形式,用最高礼遇和最大诚意向人才致敬、为人才喝彩,全面奏响尊才爱才“最强音”。

截至目前,中国医药城累计引进4300多名生物医药类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两院院士10名,集聚国家级高端专家60名,在地申报江苏省“双创人才”134名、“113”各类高层次人才1369名,高端人才在全国同类园区中名列前茅。

这十年,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十年。

创新是园区发展的内生动力。为集聚优质资源,助推企业创新发展,中国医药城依托“部省共建”优势,持续深化大院大所合作,与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共建ICGEB全球首家区域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建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复旦大学健康科学研究院等平台载体正加快建设。

为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规避风险,中国医药城按照“企业化建设、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国际化目标”理念,全面构建起覆盖医药发展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服务平台,先后搭建了疫苗工程中心、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等21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供药物筛选、药学研究、制剂研究、中试放大、安全性评价、CMO委托生产等专业服务,其中疫苗工程中心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省内唯一的疫苗成果转化基地,累计出孵企业19家,参与开展了覆盖全国5条技术路线的6个新冠疫苗临床试验和临床样本检测工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业人才“拎包入驻”。

十年来,中国医药城始终坚持“保姆式”服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围绕医药企业注册落户、技术孵化、新药申报、金融支持、人才猎聘等环节,流程化设置服务部门;组建100多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协和医学院的高层次人才服务团队,定期去国家相关部委挂职学习,其中专业申报队伍30多人,为企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贴心服务;设立江苏省药品监管局中国医药城直属分局,建设了江苏省器械检验所医药城分所,具备生化、免疫、化学发光等118项检测能力,一路为企业保驾护航。

企业故事

“保姆式”服务助企业腾飞

长泰药业落户中国医药城12年,发展迅速,短短几年,公司已拥有达到欧美GMP标准的质量管理系统,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GMP中试车间和现代化研发中心,成为“江苏省高新区潜在独角兽企业”。创始人蒋志君说,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医药城优质的营商环境。

2009年底,蒋志君怀揣创业梦想回国,走访考察广州、上海、苏州无锡、南京、宜兴泰州多个城市,对投资环境、专业服务、产业链、软环境建设等10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后,毅然选择了泰州。他说,相较其他城市,中国医药城专注于医药领域,团队专业、方向明确、思路清晰,更重要的是,为创业初期的企业量身定制了包括重大项目奖励、标准厂房优惠、纳税贡献奖励、人才奖励、创新奖励等在内的一揽子扶持政策,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创业者。

作为一家专注于呼吸道和精神类新药研发和产业化的企业,长泰药业前期研发投入大、周期长,融资很关键。蒋志君至今记得,2017年,长泰药业成功获得5000万元融资,正当大家铆足干劲准备大展拳脚之际,却被资方告知资金不能按时到位,要延期一个月,这无疑对企业运转带来风险。“资金链一旦断裂,企业生存危在旦夕。”蒋志君心急如焚,整夜睡不着。园区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与资方沟通,并利用政府关系帮助企业协调银行资源,仅用两周不到的时间,便成功获得5000万元贷款,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在企业GMP认证过程中,园区更是给予全程“保姆式”服务。“我们对于新版GMP认证所需材料和流程不太熟悉,园区特地安排专人一对一贴心服务,提前帮我们对接,按照要求规范厂房建设,准备相关材料,做好各种认证手续,完全不用我们操心。”蒋志君说,新药注册申报过程中,园区工作人员也是全程陪同,到什么阶段该办理哪些手续,都是直接帮忙办好,还多次跑省里进行反复对接,让企业十分安心。

标签: 电视剧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