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电视剧版《大决战》经央视综合频道等平台播出后,便掀起了一股观影热潮。其后,收视率频频上升,以1.63%的平均收视率拿下了收视率第一的宝座。
这部剧本来和李雪健没有什么关系,但他却被扯了进来。原因是,曾因出演2010年版电视剧《三国》中的“刘皇叔”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于和伟被人喷了。
原来,许多人非常喜欢《大决战》的剧情和人物设定,但对一些角色的扮演者却并不满意,除宋美龄扮演者刘涛这一“败笔”外,于和伟也成了被吐槽的对象之一。有人说,于和伟扮演的林彪一点也不像,看了总让人出戏。
为了拿出经典的形象来作对比,李雪健当年扮演过林彪的事就被“扒”了出来,用来作为于和伟的参考。
那么,李雪健扮演的林彪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才被用来作对比呢?
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的反应,就是给李雪健最好的评价。
一次,扮演林彪后的李雪健有机会与王光美近距离接触,可王光美跟其他人握手了却拒绝和他握手,之后对身边人说:“他让我想起了林彪!”
那时候,李雪健才刚刚出道不久。
这样看来,于和伟确实需要努力一些或直接考虑是否更换角色,不然的话,难逃被用来作对比的命运,特别是和李雪健等老戏骨作对比。
事实上,李雪健不仅成功出演了林彪,他还塑造了其他让人看了就难以忘却的角色,比如宋江、焦裕禄、杨善洲、秦始皇、“冯石将军”等。这是其他演员无法和他相比的。
让人没想到的是,有这样出色的表演技巧和厚实的表演功底,李雪健居然非科班出身。真难想象,他是如何让自己变得那么专业的?
也许,他的经历里有这些问题的答案。
一、第一次感悟演员的真谛
成为中国影坛的“老戏骨”、“天花板”、“常青树”、“不倒翁”前,李雪健其实只是一个工厂里的车工而已,和演员的关系不大。
1964年,10岁的李雪健追随父母离开老家山东菏泽,来到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支边。
那时候,都是绵延大山的凯里地区道路并不通畅,人们被阻隔在一小块一小块的生产生活区中,娱乐节目极少。因此,在本地区或流动于各个地区的宣传队就深受欢迎——他们给无聊的人们带来了欢乐。
李雪健当时也许还没有想到,因为他是山东人,说的话比较接近普通话,同时还会说一些山东快书,这会让他和宣传队扯上关系。
山东快书,又被称为“竹板快书”,起源于山东,是山东地方传统曲艺形式和东北、华北的主要曲种之一。快书的语言节奏性很强,以说唱为主,不受场地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出演,能快速反映出现实生活,具有极强的传播性和艺术魅力。
可以说,会山东快书,也算是掌握了一门绝活。
1970年,16岁的李雪健从中学毕业,随后进入贵州210厂(又称“国营新云器材厂”)工作,成了一名车工。
当时210厂的宣传队还在招人,李雪健凭借会说快书的技能,成功被录取,之后开始参加各类表演活动,积累表演经验。
可以认为这是他演艺生涯的开端。
1972年,他应征入伍,来到云南服役。因为有文艺方面的特长,他被选入到宣传部队,成了一名“业余”演员。
就是当文艺兵的那些年,让李雪健迅速成长起来。他在其他人身上第一次感悟到了演员的真正含义,终生受用。
1975年左右,昆明军区国防文工团的大批演员来到李雪健所在部队,准备开展慰问演出。作为所在部队的文艺骨干,李雪健有幸被派去给文工团的演员打下手。
他们部队的营地驻扎在山沟里,条件很差,没有什么演出的舞台,为此,战士从河边搬石头过来垒起一个临时的简陋舞台,用来给演员表演。
就是这个舞台,差点要了一个女战士的命。
李雪健记得很清楚,当时一位女战士正在台上表演杂技《高台定车》,突然一阵山风从高台的侧边刮上来,虽然后台的战士拉紧了保险绳,让女战士安稳下来,但舞台实在是太过简陋了,女战士最后还是从台上重重摔了下来。
看到这一情形,李雪健马上跑过去帮扶,随后给女战士准备了一杯水。可是,女战士刚用嘴去喝一口水,就吐出了鲜红的血,她可能是受内伤了。
为了女战士的身体,李雪健和战友建议先把女战士送去医院治疗,不用管表演的事,可女战士不愿意,推开了他们,返回舞台接着表演,直到节目完了才离开。
这一幕,深深烙印在李雪健的脑海中,让他感悟到了什么是演员和演员应该做什么事。他说,从那以后,“对演员这一职业产生了更大的钦敬与向往”。
1976年,新中国迎来了重要转折,李雪健的命运也正在发生转变。
解放军二炮文工团话剧队将李雪健从原来部队调出去,让他参加全军会演。
排演话剧《千秋大业》时,他无论是打杂还是跑龙套,都相当卖力参与进去。
不久,导演鲁威拼尽全力将他推荐到空军政治部话剧团,推荐理由是:他努力、认真、肯干,当不了演员,也可以当木工、美工,搞一些道具和干杂活。
他没有让鲁威失望,1977年就成功考入空军政治部话剧团,从此开启了职业的演员生涯。
1980年,他在电影《天山行》中初登荧屏,正式出道。随后,他参与表演了与林彪有关的话剧,结果一炮而红,家喻户晓。
二、因扮演林彪一举成名
自编剧话剧《陈毅出山》爆火后,到1980年春,丁一三酝酿着编写有关林彪的话剧,剧本很快写成,引起热烈关注。
果不其然,话剧被搬上舞台后,就引起了巨大轰动。
当然,话剧之所以这么成功,除了剧本好外,演员也非常关键。这个在话剧中出演主角林彪、让话剧有灵魂的人,正是李雪健。
为了演好林彪,李雪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剧本刚出来时,空军政治部话剧团找几个有名气的演员,想让他们来出演男主角林彪。可他们借故推脱,角色几个月也未能定下来。
一天,一位负责选角的领导意外碰到了李雪健,突然感觉他长得非常像年轻时候的林彪,于是萌生了让他去试妆的想法。
听到是这一个角色,李雪健犹豫了。
只不过没有挣扎多久,他就决定承接下来。他也怕被人骂,但并不怕因出演角色而被骂,认为那反而是一种对演技的肯定。
决定承接角色后,李雪健并没有当下就跑过去试妆,而是做了一番准备,花费几天时间研究林彪的长相和言行举止。
为此,他在自己的屋里贴满了林彪的照片,一边端详照片,一边看着资料,一边又听着有关林彪的录音。直到感觉差不多的时候,他才去试妆。
当他把头顶毛发去掉一些、粘上浓浓的假眉毛、穿上林彪爱穿的军装时,一个六七十年代的浓眉且有些地中海的林彪形象就出来了。
选角领导、导演和工作人员一看,都被他的妆容镇住了,差点认为他就是林彪本人。
图|李雪健版的林彪(右)
负责选角的领导当即决定,这个林彪的角色,就由他李雪健出演。
试妆是一回事,在舞台上表演又是另外一回事。从妆容上看,李雪健在面相方面确实很像林彪,可他当时才26岁,身材比较粗犷结实,与百病缠身、身材瘦弱的林彪形象还有不小差距。
李雪健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正式出演角色前,他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对自己进行了塑形,体重一降就是20多斤。
可见,他的毅力和敬业在这一细节上都已体现出来了。
眼神是一个人心灵的窗户,也是气质所在,为了表现出林彪的气质,他整天对着镜子眯眼,模仿林彪那种半眯眼睛的样子。
此外,他还模仿林彪的言行举止。
每天清晨,他照着林彪的样子在院子里踱步,模仿林彪那种低头驼背、步子细碎的样子。在口音方面,他也努力学习林彪老家的口音,一字一句寻找感觉,直到满意才停下来……
正式排列时,导演依据林彪不爱说话的特点,没给李雪健安排太多台词,只是建议他以一种闭目瘫坐的方式窝坐在沙发上。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怎么向观众展现人物的心理变化呢?总不能让“林彪”像标本一样瘫坐在舞台上吧?
李雪健很快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他抓住林彪爱玩火柴这一习惯,将其运用到人物心理变化方面。
表演过程中,每当酝酿什么计划时,李雪健会缓缓划着手中的火柴,凝视燃烧的火焰,仿佛看到了“罪恶之火”已烧遍全国的样子;布置一些计划时,他则将手中的火柴梗一根根折断,表达出了做事干净利索、毫不留情的心理。
不说话则已,一说话必一鸣惊人。没有台词的时候,李雪健玩着火柴、半眯着眼睛,让人看了就相当具有威慑力,他念台词时,也引起了不小的震撼。
这样的表演,果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许多人认为站在舞台上的李雪健就是活生生的林彪。据说还有人说:“这小子要往天安门上一站,非吓死几个人不可!”
当时,法新社记者弗朗西斯·德隆看了他的表演后,在发出的电报中说:“扮演林彪的演员同这位前国防部长非常像!”
1981年2月,《戏剧电影报》在第八版中对李雪健的表演做出了点评,肯定了他的付出。
1983年,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开始为那些优秀的演员颁发中国戏剧表演艺术里的最高奖项——梅花奖。李雪健凭借在话剧中的精彩表演,一举夺得了首届奖项。
那一年,他还不到30岁,前途不可估量。
观众和国外友人的反响、中国文联与中国戏剧家协会的颁奖,都是对李雪健表演的一种肯定。
有个人的肯定不容忽视,她就是刘少奇夫人王光美。
一次,看完话剧后,王光美主动上台与演员一一握手,可来到李雪健的面前时,她却没有和李雪健握手,避开了,让李雪健很是尴尬。
后来有人问王光美原因,她说:“看到他(李雪健化妆的样子),我就想起了林彪。”
王光美的这一反应,就是对李雪健的最高评价。这么比较下来,于和伟扮演的林彪被吐槽似乎也没有那么冤了。
除了成功塑造林彪的形象,李雪健还塑造了其他经典角色。
三、把握住了成功秘诀
出演林彪只是李雪健演艺生涯的开端,10年后的1990年,他主演的电影《焦裕禄》又一次大获成功,一举夺得金鸡奖和百花奖两个奖项的最佳男主。
《焦裕禄》在当年到底有多火呢?
拍摄《焦裕禄》时,剧组只拿到130万元投资,但其中的30万元被用来做所谓的“管理费”了,他们实际能动用的就只有100万元,资金并不高。
但电影上映后,所取得的回报却是千万倍。据相关方面统计,《焦裕禄》共获得了1亿3千万元票房。
当时,《焦裕禄》的票价只是三毛钱左右,这样换算下来,观影人次就多得惊人,至少要有3亿多,这还没有把免费公映的人次算进去。放在今天,有哪一部电影敢和这部电影相比较呢?!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
除了高票房,《焦裕禄》还造成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看焦裕禄、学焦裕禄、走焦裕禄的路”的热潮,人人都以向焦裕禄看齐为荣。
电影能如此成功,同样离不开扮演焦裕禄的李雪健的贡献。他的成功秘诀还是像对待林彪这一角色一样——认真与角色融合。
他说:“我外形不像(焦裕禄),就用心来演。曾经连吃了三个月的白菜,减了30斤。”
从外观来看,李雪健与真正的焦裕禄确实长得不像,可在《焦裕禄》播出后,人们却大多认为他就是焦裕禄。这确实离不开他的用心。
对于观众的这一反应,他却用略带训斥的口吻说:“苦和累,都让一个好人焦裕禄受了,名和利,都让一个傻小子李雪健得了。”
他强烈要求人们要记住焦裕禄和焦裕禄精神,而不是他这个出演过焦裕禄的演员。
从这里看出了李雪健的又一高贵品质:成功塑造角色后,他没有像一些人一样,认为自己就是这些角色,依靠这些角色做营销,谋取个人利益。
这样的例子,在演艺圈比比皆是。
李雪健出演的深入人心的角色里,似乎有这么一个规律:一个角色被骂,另一个角色又被捧上天。
他1980年塑造的林彪形象是不受人们欢迎的,这种不受欢迎显然已从戏剧中延伸到现实生活里,王光美的反应就是例子;他1990年塑造的焦裕禄形象又大受欢迎,他本人也成了楷模。他接下来塑造的两个人物形象,也重复着这样的“规律”。
1998年,李雪健在《水浒传》扮演的宋江大获成功、深入人心,不过,这个宋江的形象是不受人们欢迎的那一种。
李雪健本没有罪,“有罪”的是他还原了原著里的那个猥琐狡诈、拥有一副奴才相的宋江,这才被骂。
当看到这样的宋江劝兄弟下山投靠朝廷的时候,观众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一拳将电视机砸烂,把里面的宋江打死。
这样的效果,正是李雪健的成功所在。
可是,观众除了恨电视剧里的宋江外,却也将这种恨带到了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和他出演林彪时几乎一模一样。
在一次采访中,他回忆起这件事时,忍不住吐槽说家乡的乡亲都恨他,对他发出了不欢迎的信号:“把英雄好汉都带到沟里面去了,别回来了,回来了就揍死你!”
因为这些话,他好些年都没有回家。
1999年,他和李幼斌联袂主演了电影《横空出世》,一下子,他现实中的形象又被掰正了,成了受人们欢迎的人。
电影里,他扮演的“冯石将军”刚正不阿、敢打敢冲、敢于创新,与李幼斌扮演的陆光达(原型为邓稼先)先是有一些摩擦,后配合默契,共克难关,最终为祖国研究出了第一颗原子弹。
通过电影,观众不仅看到了默默付出的英雄的伟大,也看到了中西文化从冲突到融合的变化,直呼过瘾。
凭借这一电影,李雪健拿到了第12届金鸡奖。
然而,对于“冯石将军”这个角色,他似乎并不满意。
在一次采访中,他有一些自责地说,电影里的“冯石将军”刚从朝鲜战场回来,形象应该是瘦的,但他出演将军时,并没有减肥,是电影里的“败笔”。
他有这样的纠结,很可能是觉得出演林彪和宋江都减肥了,但出演冯石却没有,感到不舒服。
无论怎样,通过李雪健的这个自责,可以看到他是一个相当认真较劲的人,是对他自己和观众负责的一种表现。
一步一个脚印,李雪健从话剧演员开始,到成为中国影视界的顶梁柱,可以看到,他的成功秘诀就是认真负责,无论对自己还是对观众。
而他这样一个优秀的演员,却差点离我们而去。
2001年,他意外确诊了鼻咽癌,还好在妻子于海丹的陪伴支持和悉心照料下,这才战胜病魔,重获新生。
这一段经历,让他对演戏和人生又有了新的感悟。在电视剧《美丽人生》里,他说:“完美的人生是不可能有的……要珍惜生命,珍惜生活。”
结语:
如今再回头看,李雪健的成功,不应该只归功于他的认真、负责、努力和拼命,还应该归功于他正确的价值观和洁身自好。
无论什么时候,娱乐圈都是一个大染缸。在娱乐圈混,可以让人获得荣华富贵,同时也可以让人堕入深渊。
出道四十几年来,李雪健一直洁身自好,没有什么负面新闻,他的人生和生活,基本上都奉献给了表演。他几十年里只拍过一个广告就是最好的例证。
如果他的梦想不在表演,而是名和利,那他大可像某些人一样,不断营销之前的角色,接拍各类广告,大捞特捞。
可他没有,除了在影视剧里看到他的身影外,其他地方很少见到他。这也许就是人们所说的爱惜羽毛,也许也是他不想被污染的一种表现。
总之,在李雪健身上,有太多太多东西值得后生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