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大风
首发:家庭杂志(ID:jiatingzazhi)
由海清主演的电影《隐入尘烟》上映第60天,票房突破8500万,豆瓣评分从7.8分上升至8.5分,预估票房从几百万涨到上亿,口碑和票房实现了双赢。
影片聚焦于农村一对边缘人物,用苦到极致的剧情,给了观众久久不能散去的触动。
有人说,这部影片人物真实、场景真实、故事戳人。也有人说,这部文艺片为了冲奖,故意放大苦难,丑化农村,抹黑人性。
不管争议如何,仅仅靠着1%排片量实现逆袭的它,实实在在戳中了人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这部影片最特别的地方,除了它幕幕苦不言苦,还有大家在看到主人公压抑到窒息的人生时,感受到的不是绝望而是希望。
因为这部影片所讲的,绝不仅仅是爱情和苦难,而是聚焦在电影背后那无数“不被看到的人”。
好好活着,是所有人的诉求
电影男主人公马有铁,是村里所有人都能踩一脚的老光棍。
他的父母和两个哥哥马有金、马有银都已经去世。
多年来,马有铁都是跟着三哥马有铜生活,他在三哥家做长工、卖力气,只图混口饭吃、有个睡觉的地方。
免费劳动力一用十几年,等到了两个侄子要结婚的年纪,哥嫂嫌有铁老光棍的名头晦气,一合计,他们给了他50块钱和一头毛驴,让他“自立门户”。
无处可去的有铁,只能寄居在村里的废置房屋里。
女主人公曹贵英,从小被哥嫂打骂长大,左手残疾,身体不好干不了力气活,还不能生育,并且一害怕或者受惊吓就小便失禁,住的窝棚连猪圈都不如。
这样两个处于农村婚恋市场底端的人,被双方的家人借着说亲的由头,像处理垃圾一样凑到了一起。
可就在这样坏到不能再坏的境地,被两个家庭抛弃的有铁和贵英,却在众人看热闹的目光中,春耕秋收,和那头毛驴一起把日子过出了烟火气。
他们建了房子,养了猪,孵了小鸡,搭了燕子窝,种了庄稼……
有一天晚上,贵英热得睡不着,于是两人来到房顶上乘凉,顶着漫天星光睡觉。
有铁怕贵英睡着了滚下去,拿裤腰带拴住贵英,把两个人紧紧连在一起。
贵英心里想:“没想到,这辈子还能有自己的家。”
有铁觉得日子有奔头了,他攒钱给贵英买可以盖住屁股的风衣,想要挡住贵英尿裤子的尴尬。
他盘算着,再努努力,等庄稼卖了钱就给贵英买台电视,再带贵英去市里看病,两个人去城里“美美地浪一浪”。
三次搬家,那个方方正正的红双喜都被有铁慎重贴在墙上,暖暖的红色成了他们晦暗生活里最美的调调。他们用电孵小鸡,灯亮的那一刻,让人一下子看到了希望的具象。
电影中展示得像蝼蚁般粗粝顽强的生活,让人忍不住泪目的同时,又心生疑惑:这样苦的日子过起来有什么意义?
看惯了电视剧中的光鲜亮丽,有人问:“这部片子也就50后-70后能从回忆中找共鸣了吧?现在还有这样的生活么?”
很快,就有网友晒出了自己村里90多岁老人徒手掐谷穗的视频。他穿着跟电影中差不多样子的衣服,过着跟电影里差不多样子的生活。
事实上,中国如今14亿人口,有7.9亿人仍旧用传统的劳作方式,默默过着土里刨食的生活。
麦子有麦子的活法,驴子有驴子的过法,各人也有各人的路子。
不是身在局中不觉苦,而是人生而平等、不分贵贱,所有人都有好好活着的诉求。
这也是影片能让不同阶层的人都被触动到的原因,谁的生活不坎坷,谁又不想活得更好一点呢?
有铁和贵英也是这样想的。
即便最终,有铁那么珍视的红双喜还是被取下,换成了贵英的遗像。
最大的恶,悄无声息
谁都没想到,有一天村里人的活路要靠马有铁来拯救。
村里收粮的大老板得了怪病,需要大量输血,全村只有马有铁是配对的稀有血型。
老板和村委会给马有铁施压,让他给老板献血,还是无偿的。
电影中展示了马有铁的三次献血,每一次献血后,马有铁的身体都明显更虚弱。他一边献血,一边承受繁重的劳作,因为土地里埋着他和贵英去城里“浪一浪”的希望。
他得到了什么呢?
他唯一得到的是两件衣服,而那两件衣服,最后还从他卖玉米的钱里扣了出来。
保住了全村粮食钱的马有铁,依然是大家眼里最低等的人,有孩子靠近贵英,奶奶赶紧一把抱走孩子,还啐了一声:“别靠近脏东西。”
马有铁的三哥生活过得不错,住着砖瓦房,给两个儿子娶了媳妇,能轻松拿出1万块霸占特困户的楼房名额,可他对有铁只有压榨,没有温情。
所有人都把他“付出最多、收获最小、过得最差”看成是理所当然。马有铁的善和周围人的冷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压倒有铁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贵英的死。
生病的贵英去地头给马有铁送饭,掉进了曾经有铁给她搓过澡的河里。
村头坐着的很多人都看到了,可是没有人去救她,甚至没有人去喊有铁。只是在碰巧看到有铁时,才跟他说贵英掉进河里了。
等到有铁把贵英捞上来,贵英的尸体都已经僵了。
很多人抨击,这是导演为了得奖故意丑化农村人,说农村人才不会见死不救。
可导演拍的,恰恰就是真得不能再真的现实。
围观的人都是早就没了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他们没有能力救人。唯一有力气的人试图去救了,可是没有救上来。
那为什么不喊人?
如果掉进河里的是有铁,他们大概率会喊人。可掉进去的是贵英,有残疾、没法干活、还没有生育能力,有铁可是马上要拿到拆迁款住城里房子了,贵英这样的女人不就是累赘吗?
在经济特别困难的农村,没有自理能力的老人、没有生育能力的女人,都是会被抛弃的首选。
贵英,也就只是马有铁眼中的宝而已。
现实很残酷。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尚处于温饱的生存面前,谈论真善美都是虚妄。
人性最大的恶,从来不是见面捅了你一刀,而是一句冷漠的话,一个漫不经心的动作,一份替别人觉得“还不如死了的好”的想法……
杀死贵英的不是贫穷和疾病,而是冷漠,是麻木。
苦难没有意义
但苦难被看见就有了意义
采访中,记者问导演李睿珺:“为什么这么悲剧的故事,要采用暖色调去讲述?”
李睿珺略一沉吟,说:“那是土地的颜色。”
电影中有一幕,有铁和贵英坐在地里吃馍,贵英掉了一块,有铁捡起来就放进了嘴里。
桂英说:“你不要吃了,都掉土里了。”
有铁说:“怕啥呢,啥不是土地长土里生的!”
生于土地,终于土地,他们又怎么会嫌弃土地。
在耕种中,土地长出粮食,长出希望。土地永远不会背叛,它承受着苦难和欣喜,包容着一切悲欢和离合,给了有铁和贵英最大的安全感。
影片中莫名的力量感,正是来自于厚重的土地。
《隐入尘烟》中除了女主海清,其他都是由当地农民出演。
海清评价说,马有铁和曹贵英像两个没有希望的人,彼此擦亮了一根火柴,然后看到一束光,光亮照耀了彼此。等火柴熄灭,余温也就散尽了。
如果没有遇到贵英,马有铁可能会过着跟以前一样的生活,直到埋入黄土。
可贵英让他看到了希望,又瞬息之间打碎为乌有,这种痛真的太难以承受了。
有人问,宣扬苦难有什么意义?
苦难本身没有意义,可苦难被人看见就有了意义。
用一位视频博主的话说:“人人都在讨论月入过万,却不知道有人一辈子没吃过鸡蛋;有人网红女友无数,却不知道有人连个伴都找不到;有人觉得贵英苦,却不知道还有更惨的女性被当作生育工具、被打骂,连疼她的马有铁都遇不到……”
马有铁和曹贵英是村里的边缘人物,围观的我们又有谁是在生活的C位呢?
悲悯别人,就是悲悯自己。
有人说:“看完片子,我并没有觉得绝望,而是感到幸运。我幸运自己能够经济独立、精神独立,能够有现在的生活。”
这是珍惜。
有人说:“看完电影,回想起之前的择偶标准突然觉得很好笑。有个灵魂伴侣很好,要是没有,也得擦亮眼睛。万一找到的另一半PUA自己,自己就会土崩瓦解了。马有铁和贵英让我看到,世上不是没有爱情,只是我们自己丢了爱情。”
这是反思。
有人说:“我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最大的感受,就是珍惜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好好过好每一天。”
这是成长。
这部电影,让我们经由屏幕看到了那些“不被看到的人”。
当网红教授提出建议,让农民去县城买楼、开车回去种地,却没有意识到他眼中毛毛雨一样的30万,是很多家庭一辈子挣不到的钱。
当专家说低收入者可以把空闲房拿去出租,用私家车去跑滴滴,却没想过,低收入人群压根没有房子和车。
不接地气的人太多了,在看不见的角落,有太多无法想象的困境……
人民网评论《隐入尘烟》:“能够突出重围,离不开故事中所蕴含的“真善美”和对时代的思考。”
在拍摄中,所有主创团队就做好了电影没法上映的准备。
今天,能够破掉浮华,让这样的片子见于世人,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资料来源:
电影:《隐入尘烟》
南风窗:《今年最好的电影,不甘隐入尘烟》
澎湃新闻:专访|《隐入尘烟》导演李睿珺:种电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