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电影大国,你会想到哪个国家?美国、印度,或者是中国?
大概很少有人提到尼日利亚。但这个西非国家,确实有着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电影产业。单以产量来说,它常年稳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宝莱坞。2020年,尼日利亚更是以年产2599部电影,位列世界第一,大幅超越印度的1541部、中国的650部和美国的338部。
因此,尼日利亚电影产业也获得了一个专属花名——尼莱坞(Nollywood),以彰显其独特的地位。
今天看来,尼莱坞这个名字明显是致敬美国的好莱坞和印度的宝莱坞,只是把前缀改成了尼日利亚。但是按照该词发明者,纽约时报记者大西哲光的说法,尼莱坞其实是Nothing Wood——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坞。
稍微找些尼莱坞的电影,人们就能明白大西哲光的用意。尽管和十几年前比,尼莱坞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但人们还是能轻易感受到一种由资源匮乏导致的廉价感。
首先,大多数尼莱坞电影并没有专业的布景和打光,拍摄场地很可能就在大街上、巷子里或者谁家的客厅。
其次,非洲兄弟们对画质要求似乎也不太高,一两台摄像机足以完成整部电影的拍摄。如果摄像机镜头能制造出景深,那绝对属于精品中的精品。当然,特效也是五毛钱的。至于演技,只能说是见仁见智了。
由于硬件简单,尼日利亚平均每拍一部电影只需要一到三万美元,和一两个月的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尼莱坞的多产。
硬件以外,电影的主题也颇具特色,像是《我的婆婆像牲畜一样对待我并把我赶出家门,但是上天赐给了我一个爱我并愿意和我结婚的亿万富翁》《我的姐姐爱上了罪犯,我应该原谅她吗?》《为了找老婆,亿万富翁假扮成门卫》……
尼莱坞和国内短视频平台还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但凡某个主题火了,便会迎来无数翻拍。比如为寻找不贪图钱财的伴侣,尼日利亚的亿万富翁们就假扮过保安、出租车司机、电工,甚至是盲人。
总体而言,一些主题自始至终贯穿了尼莱坞的整个发展周期:比如爱、背叛、复仇和冲突。而且三观颇正:偷情的人总会遇到妖精,小三不是会变瞎就是会发疯。
尼日利亚的电影产业,最早可以追溯到1960年独立后。
1960年至1990年间,该国电影和电视剧的唯一出品方,是尼日利亚电视总局。1990年,电视总局决定不再生产影视作品,无数影视人才被释放到社会中。
学过马克思主义的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尼日利亚作为非洲经济前三甲,国民对文化生活有着较高追求,加之电视总局的前影视员工也需要赚钱糊口。有供应,有需求,就差一个可以代替电视的大众传播渠道了。
90年代,恰逢影音数码化风潮兴起,光盘渐渐取代录像带,录像带价格大跌。于是,一些聪明的尼日利亚商家,开始利用价格低廉的录像带做载体,分发电影作品。
通过这种发行渠道,1992年,电影制作人肯尼斯·恩布埃凭借现象级电影《奴役生活》赚得盆满钵满。商业模式被证实可行,无数尼日利亚电影人蜂拥而上,该国电影产量上了快车道。
而在主流媒体看来,正是从《奴役生活》起,尼日利亚电影产业开启了尼莱坞时代。
国际化进程更是助长了尼莱坞的全球影响力。世界各地有不少非洲人和非裔,尼莱坞成形前,他们只能看西方人拍的影视作品,自然觉得不得劲。而尼莱坞的出现,可谓击中了全世界非裔的心。
国内外需求助攻下,尼莱坞创造的经济效益一度占到该国GDP的5%,2013年,更是被估值51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影视大国。
随着尼莱坞在全球知名度的提升,他们也慢慢摆脱掉了粗制滥造的口碑。越来越多有理想的尼日利亚电影人,开始出品一些更有价值,制作更精良的作品。
像是2009年的《雕像》,讲述了两个朋友在森林中捡到一尊有魔法的小雕像,这座雕像会在头7年为两人带来好运,后7年为两人带来厄运的故事。2010年的《伊耶》,则讲述了女主人公不远万里飞到美国,为被指控谋杀罪的妹妹辩护的故事。影片中,导演直接用冷幽默探讨了歧视和偏见等话题。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是那些看起来十分雷人的尼莱坞电影,也不应该随便被我们嘲笑。毕竟,艺术不分高低。尼莱坞向我们展现了在野性十足又充满生机的非洲大地上,有一群和我们一样热爱电影,拥有丰富情感和表达欲望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