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若水 ※来源:若水剧谈
※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
最近,我不但在重刷电视剧《知否》,还顺带着看了一把原著。
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如果把《知否》和《甄嬛传》结合起来看,前者的某些话倒能解我观看后者时的一些疑惑。
就比如《甄嬛传》中安陵容这个人。
她的逝去曾让我唏嘘不已,也曾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明明甄嬛对她很好啊,为什么临了前却说最怨恨的终究还是甄嬛?难道不应该最恨跟她有仇的皇后或者华妃?
这个问题,我在《知否》原著中找到了答案。
01
在《知否》原著中,顾廷烨的嫂子邵氏并不是个好人。
虽然邵氏的丈夫顾廷煜和二弟顾廷烨兄弟不睦,甚至有仇,但是作为弟妹的明兰却心怀善良,觉得丈夫之间的恩怨并不应该累及妻女,对邵氏和女儿娴姐儿颇为照顾。
尤其在顾廷煜去世后,明兰为了让娴姐儿走出丧父之痛,让继女蓉姐儿陪她玩耍,还给她争取上学的名额,亲自教她管家。
但是,邵氏并不领情。甚至觉得明兰做得还不够好。
明兰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婆母小秦氏害她,让人在澄园里放火,邵氏看到火没烧起来,便一副不关己事儿的态度。
京城变乱,明兰护卫侯府,邵氏居然乱生枝节,不信任明兰会保护自己,用一对手镯收买了丫鬟,探出了明兰儿子团哥儿所在之处,消息泄露,差点害死团哥儿。
事发后,明兰十分愤怒,但是看在娴姐儿的份上并没有处置邵氏。邵氏居然还觉得明兰应该给她面子。
面对这事儿,明兰是这样评价的:“小人畏威不畏德,春风化雨不是对谁都有用。”
也就是说,“君子记恩不记仇,小人记仇不记恩”,你对小人再好,他们都不会感动,只会觉得你对他还不够好。
邵氏如是,安陵容亦如是。
02
其实,甄嬛和眉庄进宫不久就发现,安陵容挺狠毒的。
余莺儿毒害甄嬛之事败露,皇上赐她自尽。
就在她不肯就死之时,安陵容自作主张,去冷宫建议苏培盛用特别手段弄死她。
安陵容有私心,想报余莺儿当初抢她恩宠之仇;但她同时也想借此向甄嬛提交一份投名状。
事成之后,安陵容本以为甄嬛和眉庄会感激她,可没想,在碎玉轩外,一不小心听到了眉庄和甄嬛给了她心狠手辣的评价。
友情的罅隙,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
但是,甄嬛和眉庄天真地认为,狠有狠的好处。也就是说,她们觉得,安陵容的“狠”只会对着敌人,并不会对着自己。
甄嬛前期在处理安陵容问题上的失败,就在于,她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安陵容道德感很低,所以她性格的负面,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用来对付敌人,亦能用来伤害友军。
所以,甄嬛才会在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这份友情上小心翼翼地付出。比如:
在闷热的夏天给安陵容送十金水等丸药;
接安陵容到圆明园,一手策划和皇上的偶遇,让她能够成功上位;
淳儿说话得罪安陵容时,从中调剂,安抚安陵容的心情;
时疫发生的时候,拼命与富察贵人争辩,为安陵容争取药物……
说到底,前期的甄嬛,还是有一种儒家士大夫的气质,做人做事讲道德、讲原则、讲体面。
她有一种清高感,即便发现安陵容敏感多疑、城府深沉,也不愿意和她撕破脸,弄得彼此难看。
这是因为,甄嬛的成长环境是明澈顺遂的,父母对她的教育就是君子式的。
她未曾与安陵容这样的人打过交道,也不太能理解安陵容的行为,也从未习得对付小人的策略。对杀伐决断,还心存畏惧。(这一点从甄远道身上也能够看出)
儒家士大夫式的甄嬛,面对阴暗的安陵容,想着的也是用德行去感化她,试图填满她的情绪黑洞。
前期的甄嬛还不明白,小人的索取是无度的,你不可能永远满足她。当你有一天不能达到他要求的时候,就是忌恨的开始。
原则、道德和体面并非对任何人都有作用,只有在对方也在乎这些的时候,才能平等对话。
遇到小人,最好的策略是远离和防范。
在这一点上,甄嬛和《知否》中的明兰不一样。
明兰是个不受重视的庶女,从小就生活在压抑的家族中,幸得祖母的教育与庇佑才能平安长大。她早早就从母亲的死亡中见识了深宅大院的阴暗与毒辣,知道有些人,和他讲道理没用,就是要看谁更狠,谁更豁得出去。
所以,甄嬛在险恶的后宫,经历了种种伤害,见识了人世间的各种阴暗之后,才慢慢学会放下清高,把心沉到平地上,用金刚怒目的方式绝杀所有妖魔鬼怪。
一味的仁慈并不能换来仁慈,你要学会的,是兼具天使与恶魔这两面,用雷霆手段来捍卫慈悲心肠。
03
有人说,安陵容和甄嬛之间的纠葛,像极了悲伤的爱情,最终不过是一场相互错付。安陵容渴望甄嬛的关注,甄嬛渴望安陵容的真情,但自始至终,她俩都从来没有互相理解过。
我想说的是,任何感情都是一场双向奔赴。如果有一方不能够意会,便可以选择潇洒放手,不用强求。
如果有来生,希望安陵容能够明白,真正的强大并不是自戕,不一定要通过对抗来实现,也可以来源于平衡和包容。
放下对恩仇的执念,去追求更快意的人生吧。
本文作者:若水。公众号:若水剧谈,全平台同名。古风美学爱好者,带你从影视、书籍中领略风雅人生。商务合作请加微信:natalielee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