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笑星赵世林:探索中国幽默文化

电影快讯 1920℃


南派笑星赵世林:探索中国幽默文化 - 陆剧吧

作者与赵世林老师合影。

说到当年的笑星赵世林,老一点的观众熟悉他大多是通过央视春晚。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小品《密码》中,那个说着“鸟语”的南方商人形象,在全国相声、小品行艺术圈内如日中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年,央视七套<乡村大世界>来到阳澄湖大闸蟹的故乡---苏州市的昆山巴城,赵世林老师应邀担纲这台<阳澄湖蟹文化节>节目的嘉宾主持人。经央视导演老邱的牵针引线,本人在拍摄现场对他进行了采访。


1,入行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赵世林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幽默大师,可人们一般不知道,他的真正身份是广州军区歌舞团的一名军旅演员,老本行是声乐。据说,他从小性格内向,不喜欢“抛头露脸”当演员,而他的父亲也觉得他不是当演员的料,看他喜欢画画,父亲就带他去画馆学画画。在学画画期间,赵世林参加了许多画展,获得一些奖项,老师说他有画画天赋,赵世林也梦想着当一位杰出的画家。


可一次偶然的机会,赵世林梦想发生了改变。那是他念中学的时候,他陪一个同学去考当地的文工团,当他同学进去面试时,他跑到后台看别人化装,面对各种各样的古装衣服,赵世林产生了兴趣,他偷偷地穿上一件,对着镜子乱跳一番,后被一个文工团老师发现,经过一阵交涉后,就鬼使神差地踏进演艺圈。在广州军区歌舞团,他既唱美声,又唱通俗,还演歌剧,成为团里的“万金油”。又是偶然一个机会,他被临时以委以重任,出演小品,缘于他的梨园世家出身,戏曲的唱念做打从小都练过,而他又有着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那次他一炮走红,让人们发现了一位真正有潜质的新人。从此,他的副业成为主业,特别是他天赋般的模仿才能,使他形成了自己“能说,会唱,善演”,一专多能的风格,居然走上了笑星之路。


然而,笑星的成长既要靠天才,更要靠勤奋。由于所有的节目都要赵世林自己创作,他经常通宵达旦工作,从而留下了失眠的毛病,经常是半夜一、二点钟醒来,睁着眼到天亮,痛苦万分。还有一次,他也为了做好一个动作,摔断了腿,休息了一个星期,就又出现在排练场上。说起他与著名女笑星高秀敏合演的小品《酒胆》,赵世林还有真有个喝醉酒的故事。那次小品马上就要排练了,可赵世林这还没找到“借酒壮胆”的感觉。干脆,假戏真做吧,咕嘟咕嘟一瓶二锅头下去,晕晕乎乎的感觉倒是有了,可没一会儿,赵世林就倒在床上起不来了。排练时间眼看就到了,工作人员到处问,谁看到赵世林了? 


2,把更多的快乐奉献给观众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都不能没有快乐。快乐意味着健康,和谐,积极,上进。”赵世林有他对自己职业的诠释,“我的艺术追求,就是把更多的快乐奉献给观众,我愿做人民大众的开心果”。


虽然他不愿意别人叫他什么“大师”,但他在相声、小品上的成就和影响却有目共睹。出道以来,他两次参加全国笑星大赛并获最高奖----中国第三届小品大赛表演小品《雨中情》获金奖、中国首届“滑稽节目大赛”金杯奖。 赵世林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曲苑杂坛》、《心连心》、《同一首歌》等大型晚会,表演多部脍炙人口的喜剧作品。


在央视春晚小品相声类节目,经常呈现“南北之争”,北方笑星无论是从人数还是质量都占优。赵世林作为南方的“稀有”笑星之一,用他那南方特点的幽默,与北方笑星“对垒”,常常形成鲜明的艺术反差,从而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其中他与著名女笑星高秀敏合演的小品《密码》、《酒胆》至今广大观众记忆犹新。在《酒胆》中,他扮演一个南方青年,给一个北方姑娘做男友,女方母亲认为男青年脾气太好,没有男子汉气概,故在见面时百般刁难。结果,男友一气之下,喝下烈酒,变成了母亲认可的类型。时值今日,人们提起这个小品,还记得赵世林那段用咩咩地羊叫一般的鼻音唱的《哎哟,妈妈》。而那段台词“.咱找一个东北大汉,别的不说,起码往那儿一站,是男是女咱能看得清楚”更成了现在人们挂在嘴边的“精典”台词了。


南派笑星赵世林:探索中国幽默文化 - 陆剧吧

赵世林与高秀敏表演小品。

业内评论说,“赵世林在表演上幽默而不俗气,滑稽而不低级,善于以健康的喜剧效果感染听众”。近几年,“民俗歌曲”的兴起更令赵世林如鱼得水。赵世林充分利用他的语言技巧与声音造型能力,既能地道地学说数十种方言,又善于模仿男女老少中外各色人等的嗓音,绘声绘色地赞美祖国风味各异的美食佳肴,形成一条“音乐食街”,当即一炮打响,被誉为“风趣歌王”。他领衔主唱的《中国美食大汇唱》可谓妙趣横生、家喻户晓。其中《冰糖葫芦》中那口不禁风的缺牙老太、《煎饼卷大葱》中的山东腔、《佛跳墙》中的广东味、《烧饼油条》老爷爷的沈阳话, 唱得好、说得活、演得像,个个那么维妙维肖,无可挑剔,堪称一绝。


3,发展祖国的“幽默文化”


谈到当前国内幽默艺术发展现状,赵世林说,拿我国来说,南北两方对幽默的理解与接受也不尽相同,其艺术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就幽默曲艺来说,北方的幽默艺术以语言为主,比如相声;南方的幽默艺术则注重形体上的夸张表演,比如滑稽戏。南方人不太接受北方的相声,而在南方非常火的滑稽戏,北方人也欣赏不了,他认为,造成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南北方语言不通,双方互相听不懂对方的话;另外生活习俗的不同也是造成南北曲艺风格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南方人比较细腻、温和,而北方人比较粗犷、实在,所以南方演员表演起来显得力度小,而北方演员的台风则比较“重”,一登台就气势十足。赵世林认为,随着普通话的普及,现在南北双方幽默曲艺的交流也在日益加强,出现了一些双方都能认可曲艺形式,比如双簧,既重语言又重表演,很受观众喜爱。他说,有时候去北方表演或参赛,自己甚至用广东话,观众反响也很好,这说明尽管有时候语言上有点障碍,但是人们对幽默的喜爱是共同的。


南派笑星赵世林:探索中国幽默文化 - 陆剧吧

赵世林表演的老太太很出彩。

赵世林还谈到了今后的打算。他说,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总目标就是:建立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建立,无非是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要大众文明素质的提高,而“幽默素质”,则是“文明素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幽默”这个绝佳的“润滑剂”,常常能够起到调节气氛、化解矛盾、解除心结、增强信心的作用。但“幽默素质”,并不都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幽默文化”的滋养。而“幽默文化”除了具有娱乐功能与经济功能外,还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尤其是承担着对未成年人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美感教育的重大责任。因此,大力发展“幽默文化”,应该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特别是幽默艺术工作者的一项长期的光荣的任务。


有段时间,他除了团里的工作外也成了忙于赶场的大忙人。“中国十大笑星”的头衔使他经常应邀到央视及各地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作嘉宾,许多地方办的各种各样的民俗特产类的文化节也少不了让他到场。与其他小品演员一样,他也曾多次“触电”,在一些电视和电影中担任编导或角色。这次,他是刚从《天下粮心》的现场下来,完后还要赶另一个片场。不久前,在第6届CCTV电视小品大赛上,他与肖惠芳郭达作品《一半是笑声 一半是泪水》拿了个特别荣誉奖。据悉,他参与演出的“手拉手”新春公益晚会于在星光演播厅正式录制,春节期间在央视七套隆重推出。


4,痛失搭档高秀敏而终身遗憾


高秀敏,著名的舞台笑星,她在舞台的舞台上,为观众带来了无数经典的作品。可惜的是,这么优秀的演员在2005年的时候,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大家的印象中,她的搭档一直是赵本山范伟两人。殊不知,高秀敏的舞台搭档,不仅只有他们两个,还有喜剧演员赵世林。


当年,何庆魁作为编剧,创作了小品《密码》。剧本有了,高秀敏还缺少一个搭档,在朋友的介绍下,他们认识了赵世林。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两人决定组成搭档登上舞台的舞台。《密码》这个小品在开场的时候,就是高秀敏从台下的观众席一边走一边念密码“2432121”。

然后去取钱的时候,遇到了赵世林,他操着一口南方口音,那句“这不是sha吗,这不是sha嘛!”引得台下的观众爆笑连连。除了这句经典的台词,还有高秀敏的歌声:“1937年啊,八路军拉大栓啊,瞄了一个准儿,啪,打死个翻译官。”那个时候听着挺押韵的,没想到多年后,这句歌词被《小兵张嘎》的片尾曲采用了。这年春晚,高秀敏和赵世林两个陌生的面孔为大家带来了最精彩的小品。


然而,为了让高秀敏的事业达到巅峰,在何庆魁的劝说下,高秀敏放弃了自己主角的光环,甘愿成为赵本山身后的配角。不得不说,何庆魁的眼光很长远,高秀敏和赵本山组成搭档后,在舞台的舞台上位观众带来了《卖拐》、《卖车》、《送水工》等经典的小品。高秀敏也因此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而她最初的搭档赵世林,离开高秀敏后,再也找不到合适的搭档。后来他只能和徒弟一起出演小品,因为徒弟的名气不及高秀敏,所以赵世林后来的作品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


如今多年过去,高秀敏已经离世,而赵世林之后很少出现在舞台上,退居幕后经营自己的演出公司,后又担任云南大学图书馆馆长。虽然渐渐被观众遗忘,但是赵世林很淡然:人的一生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最终会变成怎样的结局,完全不取决于我们自己。


“开心果”赵世林也有终身遗憾。

南派笑星赵世林:探索中国幽默文化 - 陆剧吧

赵世林自信满满。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