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人那狗》影评: 父爱如水, 妻爱是山

电影快讯 1988℃

写这篇还是因为和一位朋友的交流,也是他带起了我对这部片子的回忆。

99年就上映的,网上各路评论都有,百家争鸣,但好评总体倾向于文艺范儿。也是小说改编的电影,彭见明的原著。霍建起执导,滕汝骏、刘烨、陈好出演,那时的年轻演员真的还很青涩。关于制作的故事、评论、奖项,网搜一堆,就不做介绍了。

《那山那人那狗》影评: 父爱如水, 妻爱是山 - 陆剧吧

首先想说的是如水的父爱,我们都说父爱如山,但在电影里真的如水。

故事的开头是老乡邮员不放心第一次跑邮路的儿子,决定陪他走这一次,也是自己最后一次走这条熟悉的路。出了村,就是湘西的山水画卷,镜头也跟着父子俩的脚步上路。风景真的很美,不知道是电影的,还以为是风景纪录片,得耐着性子才看得下去。它确实也算是纪录片,记录的是这对父子的心路。

《那山那人那狗》影评: 父爱如水, 妻爱是山 - 陆剧吧

给阿婆念信,给儿子说这一路该注意哪些,东插一嘴,西补一句,这位父亲给人的感觉就是婆婆妈妈的,直到遇到那条河。河在这里我觉得是该给它寓意的,是沟,代沟,父子俩都得带着过。不在乎儿子背得动父亲,也不在乎父亲看到了儿子后脑的伤疤,但似乎电影的情节处理只有这样才是最好的。

《那山那人那狗》影评: 父爱如水, 妻爱是山 - 陆剧吧

可不,在过河之后的火堆旁,有一个情节就很意味深长。父亲把装好的烟递给儿子,还告诉儿子知道他会抽,只是在家里没见着他抽;儿子则告诉父亲他在家的时候就不抽。这跟我们的现实生活确实很像,每个跨进大人行列的男孩子都有这么一幕。烟,是规矩之外的禁忌,就好比处对象一样,不犯的时候是在守规矩,一旦犯了,父母接受了,那就是真长大了。到这里,是父亲对儿子的肯定。

接下来就是儿子对父亲的肯定,因为儿子将来也会是父亲,相互的肯定得有一个过程,这一幕在最后一夜里。这里不是父亲在给儿子各种交代,各种唠叨,而是儿子对父亲唠叨,交代家里的事。

有什么事该跟谁说,要走哪些亲友,谁又不能得罪,全是家长里短的唠唠叨叨,全是东长西短,儿子成了父亲的样子。父亲还反驳,自己好歹是国家干部。做儿子才不管那些,好歹得答应,做父亲的最后也答应了。成熟男人需要的,是放心。最后的镜头是儿子像婴儿一样在父亲的怀里睡去,他认可了这个父亲。

情节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平平淡淡,里面会有一些小话题的探讨,会有收音机跟民族歌谣的冲突,但于情节都是平平常常。可贵的也就是这点平凡的劲头,跟现实的生活一般无二,这是最能打动人的。

父亲虽然年长,但是也没有丢失年轻的幽默,比如小孩子叫儿子做哥哥,把他却叫做爷爷,他就很不高兴了。

故事的明线被一条河流分成了两段,而暗线却是被一场喜宴分成了两截,前面是父亲的,后面是儿子的。而这条线既是妻子,也是母亲。父亲是乡邮员,妻子在家里能做的是操持家务,教养儿子,再就是等待丈夫。丈夫在外的时候,她就是大后方,就是依靠,就是安心。没有强烈地表达,都是默默地,轻轻地。妻爱也如水,但汇聚的妻爱会凝聚成山,成依靠。

抛开电影说点现实生活的例子,这有点像我们西南地区现当代的农村。丈夫外出务工,从事体力劳动,家里留下妻子照顾老人,带孩子。无论丈夫在外面是什么样的风雨彩虹,回来,家还在,这就是山的力量。

儿子最终是否会成为父亲的翻版,这都不重要了,一代人归结为一代人。

对影片给予不好评价的,多是在叙事繁琐,情节不够曲折上面。无关紧要,主要是取决于观影的目的,娱乐还是感知。想要暴力、情欲、刺激,单从技术上来说,按照科技水平,不需要摄影机都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导演选择了摄影,选择了乡村,我想对于这份平凡的回归至少值得尊敬。回观现实,我们大多数的平淡还不及电影的平凡。

影片的最后,父亲推老二上路,望着他和儿子远去的身影,目光里有不舍、宽慰、伤感、满足……但这一幕,无论多么稚嫩的男孩子,将来都会上演。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