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正, 正在毁掉中国一代人的审美

电视剧快讯 1695℃
三观正, 正在毁掉中国一代人的审美 - 陆剧吧

我最近看了部有点像鬼故事的青春纯爱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

入坑是因为网友的一句评论:“不仅甜,而且三观超正,姐妹们都去给我看!”

我心想这评价可来得不容易,毕竟这届观众太挑剔太根红苗正了,一不小心,就会被扣上“三观不正”的大帽子,很少有影视剧能逃过热心观众们的批判。

三观正, 正在毁掉中国一代人的审美 - 陆剧吧

童年回忆《还珠格格》是三观不正:

引发观影狂潮,保持票房冠军多年的《泰坦尼克号》也是三观不正:

三观正, 正在毁掉中国一代人的审美 - 陆剧吧

在这个连合家欢电影《玩具总动员4》都会被批判三观不正的时代,在观众心目中的“三观正”到底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先品品《亲爱的,热爱的》人设,男主从小生长在国外,长得帅,含着金汤匙出生,是天才,他是计算机高手,遇上女主的时候已经30多岁,没谈过恋爱,也没有喜欢的男孩女孩,照他的话说,他的青春就是用来奋斗和为国争光的。

女主生长在国际化大都市上海,15岁就上大学的学霸,长相可爱青春,被问到恋爱史的时候,也坦言自己是初恋,之前没谈过,我一度怀疑她读的是女校。

再看看这部的剧情,男女主的恋爱路没有阶级矛盾、情感纠纷,可谓是康庄大道,演到第七集的时候,他们就见了家长,不痛不痒的分手分了两天就和好,按照这个剧的发展,男女主这就是要一锤定音了,初恋加结婚全包办,感情纯洁到比我70后老爹还纯洁。

这部剧,甜是真的甜,怕也是真的怕,无聊也是真的无聊。国外出生长大的30岁富二代,遇见他的时候,我不求他有没有恋爱过,不当后妈加连怼80个前任50个暧昧对象我都要去烧高香了。

放到现实中不管性别如何,要是我碰上这样的男孩女孩,也有多远跑多远,没谈过恋爱也没开过苞,摊上哪个不是件纠缠不清的一辈子倒霉事,堪称作孽。

这就是这部剧三观正的原因吧,男孩专一不渣,有钱又帅二十四孝,热爱工作和生活,没有前任,周身高光,毫无道德瑕疵;女主清纯不婊,不作不闹不傻,可可爱爱,遇事不争不抢,岁月静好。别的不说,我就说,这样的幻想和假想真的有劲吗?搁你身上你信吗?

Anyway,以《亲爱的,热爱的》为首的三观正的电视剧,在我们的影视市场可谓是大行其道,它很大一部分满足了观众的道德感,但却极少人注意到,这样的电影电视剧真的很无聊。

2

如今我最怕听到的评论,就是“三观正”三个字,简直比谈恋爱的时候听到“过日子”三个字还要觉得无奈和绝望。

但大部分创作们都深谙,无聊也比被人追着骂三观不正好,毕竟无数经典的惨痛前例已经摆在眼前了,比如福楼拜的《包法拉夫人》。

《包法拉夫人》讲的是一个农村女孩子爱玛嫁给了一个沉迷她美貌的,没有医术也没什么存款的二婚乡村医生夏尔,后来爱玛先后婚内出轨2人。

出轨在当代观众眼里,已经是不可原谅了,然而爱玛还在出轨的同时用赊账的方式不断给自己添置梦幻般的衣裙,再给出轨对象送礼物,最后因为无法承担巨额账款而选择自杀,留下了账单给爱她爱的要死的夏尔和他们的小女儿贝尔特。

就这样,《包法利夫人》被打上了一个爱慕虚荣的白穷美三番两次千里送X结果被人拔X无情的故事……这也叫挣脱禁锢追求真爱?简直三观不正,我呸?!

还有人评论:“大先知福楼拜。朝阳区起码有150万包法利夫人,不分男女。”的时候,我不知道是不是该笑了。”真的hello,有事吗?有功夫瞎发评论,没工夫焚香一柱看书的时候少打点瞌睡,多做点阅读理解。

爱玛的整个的青春成长时期,都在寄宿学校里,没有得到有益的教导,她每天感受到的都是来自一个不曾有过婚姻和爱情的女工讲述的传奇故事,她在浪漫主义的渗透下长大,简而言之就是受了言情小说的荼毒。

她抱着渴望爱情的心态走入婚姻,奈何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渴望之下,爱玛只能一边自省一边找到自己内心向往的浪漫和爱情,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出轨,爱玛一生都在追求所谓爱情,就不该受到任何指摘。

她的确爱慕虚荣,但这不能否定她的天真烂漫。纯粹爱慕虚荣的女人,怎么会被爱情折磨得惨?这,就是爱玛和朝阳区捞金女的本质区别。当然我说这些可能是没用的,因为现代人对艺术作品的人物理解单调且平面——只要人物沾惹上了道德瑕疵,那之后衍生出来的悲剧就是自尝恶果。

3:

知乎上有个问题:有哪些三观不正却大火的电视剧?

看回答的时候,我发现,那些最高赞的都是自己默认的经典,比如金庸啊《英国病人》啥的,他们都在一点点坍塌,等你反应过来的时候,三观党已经快踏平整个世界。

三观党看影视剧的时候,看的不是人性,不存在理性探讨更何谈审美,他们只会把剧中人一个个拉出来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这个编剧三观有问题吧。”“这个太渣了。”“这个女人也太绿茶了。”几乎一个不注意,你就很容易被三观党牵着鼻子走。

有网友分享,自己看《我的天才女友》时,弹幕有人推荐说女性都用该去看《使女的故事》。

接着马上有弹幕跟上怼到《使女的故事》女主是小三。

?女主是小三怎么了。

曾经我们看《回家的诱惑》看的是豪门的恩怨,女主的成长,如今突破次元的居然是洪世贤的渣男语录;三观党插入的时候,《情深深雨蒙蒙》里书桓的扮演者古巨基也一脸懵,怎么我中年过气演员当得好好的,突然就被网友大骂上热搜,当初可不是这样的啊?

深究下来,流传至今的外国文学名著,大都不合三观党的道德标准,在他们眼里很多经典都不合适赞颂,赞颂的都是三观不正,而作品也理应作出下架封杀处理。

于是巴尔扎克的《高老头》被诟病上流社会的找情人风俗不雅;司汤达的《红与黑》被诟病的除了出轨,甚至还有谋杀;

红楼梦在观众眼里也毫无价值和审美可言,大部分人的重点都批判贾宝玉是「渣男」「妈宝男」,林黛玉是「白莲花」,这样的作品,有什么资格堪称世界名著?

快意恩仇的《水浒传》里有一幕“血溅鸳鸯楼”,其中被杀15人,还包括妇孺,观众看到这里有些受不了了,直接批判宣扬暴力,三观不正应该给予封杀!

要知道,水浒英雄的滥杀,并不是个人的凶暴,不是作者的恶趣味,而是因为长期在死亡线上挣扎,而广泛存在于“游民”阶层中漠视生命的价值观啊。

真是气到施耐庵从土里爬起来甩平底锅。

4

在这样只套三观不谈价值和审美的市场前提下,遭难的除了一代人的审美外,那些真正的在创作上保持高度洁癖的人,反而成了观众和媒体攻击的对象,可谓是劣币驱逐良币。

最近大火的中年朋克乐队主唱彭磊,早期保持艺术水准唱作生命之歌无人问津,后来不得不下海去为口水歌《QQ爱》拍MV却广受好评。说起这段往事的时候,人人的以为他是坦然,殊不知,这才是对创作者最大的讽刺。

也有人生来就刚,绝不为别人认为的正确所低头。作家潘向黎不止一次的她坦言创作上一直保持着高度洁癖,从来不为生计发愁占了很大的主导因素,她从不会和其他作家一样,为了赚钱而用下半身去写作,如她所讲——

“我之所以写作,是为了让我的朋友更爱我。如果我的作品还有一些志趣相同的读者,尤其是能为我的朋友所欣赏,那我就已经得到相当丰厚的回报了。朋友之间,借鉴彼此的作品来交流、靠近,增强彼此的认同感,这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犒赏。对我而言,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

但越是这样坚持自我审美的人,过程中越容易被外界重伤。

潘向黎的作品《穿心莲》出版后,有媒体联系到她想采访,本以为是一场深度的文化审美交流,但采访记者却屡次三番提到“小三”“出轨”“上位”“渣男”这样的词汇,令潘向黎非常不爽。所以果断拒绝了采访,她给出的理由是:

“这是审美感知特别困难、文学特别容易磨损的时代。这种粗鄙的标签是写作者最不能忍受的,简单粗暴地用这样的词汇贴概念化的标签,那小说不要写了,《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也不要评论了。”

记者想知道什么?记者想知道的,正是读者想知道的,他们想知道的无非是小说里男女主隔着一道婚姻的爱情,是否正契合了作者的三观?以及作者的用意是否是想把自己的一套情感价值观传递给读者。如果你真的是这样的三观,那大家就觉得作者你不太行哦。

整个看下来,感觉潘向黎到底还是淑女品格、读书人始终客气,就算在问题触及底线被问炸毛了也要保持住有理有据的优雅,其实概括起来,就一句简简单单的总结就好:

“脑子不好就少来对老娘的作品瞎逼逼了。”

5:

审美的崩坏,也是新一代年轻人放弃孕育后代的原因。

想到自己的后代出生之后,白天捧着手机看网红摆拍出来的神仙恋爱,晚上用ipad追着《亲爱的,热爱的》这样的无脑无聊的偶像剧,然后真正的成为《包法利夫人》为了追求幻想的真爱肝脑涂地,不惜毁掉一生,这样的悲剧这才是先知福楼拜预测的未来。

人性和世间的魅力,在于多样,它是立体的,而非平面。

《包法利夫人》里的爱玛,爱慕虚荣成事实,但这并不妨碍与一生热爱、天真无邪并存;

我相信,作家潘向黎出版的《穿心莲》,重点永远不是小三和上位,而是传达对世界的信念,她信隔着婚姻的一对情人“都是有诚意的”,信“分开了各自也会好好活下去”。

而三观党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一个现象场,有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同一件事情,因为坐标体系的差异,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认识。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里说,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切要记着,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备你禀有的条件。

文学艺术作品高于真实,最终还是要源于真实。艺术的宗旨是反映这个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好的坏的都要全盘解纳。艺术的目的,不是为了给诸位三观党营造一个无菌温室般的乌托邦。

知恶行善,只有直面人性,最终才能战胜人性。

贾樟柯说:对电影而言,恻隐之心非常重要,在理解人性困境方面,艺术是重要的出路。艺术不是法律,而是抒发情感的通道。很多事情我们总在避讳,让道德主义长时间的施加于艺术,这种正义之名终将导致人文的灾难。

艺术必然是高于生活并引发人类的深刻思考的啊。他的功能永远不是用以消费,而是予人启迪。一味拿三观抨击艺术,拿道德套创造,只会扼杀文艺作品的多样性。

博主虎掰掰说过一句话:“三观哪里有什么正不正?无非是与自己的三观冲突与否的问题。三观相亲就互相靠近,三观相抵就离远点,真没必要非得给人家掰持正喽。只要没有妨碍到对方,鹤与鸡站在一起没什么不好。有人喜欢仙鹤修长的身形,还有人喜欢吃鸡腿呢…每样东西都有自己特质与存在价值,这是世界本来如此的模样。”

许多三观党的问题症结在于:他们不是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充其量只是脸上多添了几条皱纹的巨婴。他们既缺乏对艺术的鉴别能力,又缺乏面对真实世界残酷与丑陋一面的勇气,于是他们只能用辱骂和批判“三观不正”来掩饰自己的低俗,只能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甜宠小白剧的沙子里来假装现世安稳。

世界这么大,生活方式这么多元,动不动指责别人三观不正,实则暴露了自己本身认知的狭隘。真的别再说什么什么又毁三观了,先别着急说三观党是否真的存在三观,假设真的存在的话,如果好好的三观这么容易就被毁掉,那么它也没什么存在的意义。

三观党真的闭嘴吧!救救孩子!把审美还给艺术,真相还给生活!

标签: 电视剧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