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传媒很无奈,院线很尴尬,如何面对下一个《囧妈》很重要

电影快讯 1229℃

欢喜传媒很无奈,院线很尴尬,如何面对下一个《囧妈》很重要 - 陆剧吧

《囧妈》春节网播遭影院联合抵制,赚了流量输了口碑;《肥龙过江》网播,问责的声音消失无踪。大电影“背信弃义”背后,一个行业的敏感神经触动的或是利益链条的重新梳理。

文丨顾小白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正经社

按照原定计划,2020年春节档是一个聚齐《唐人街探案3》、《夺冠》、《姜子牙》等爆款IP的热闹时节。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7部春节档电影无奈撤档。

至暗时刻,《囧妈》找到了出路——终止跟横店影业的保底协议,卖身字节跳动转战线上放映。这一举动被部分院线以损害影院利益为由状告至国家电影局。

环境的变化总是让商业链条中的利益相关方变得惴惴不安。院线抵制线上超前点播并不是新鲜事,早年的乐视和奈飞,都曾因超前点播时间与线下点播窗口期过短而遭到抵制。

而在影视行业之外,百货公司也曾大举抵制电商平台。《囧妈》的这场应变,或许能为影视行业带来新的启示。

1

无奈的《囧妈》

“我们一年就休息大年三十这一天,这是不让我们好过吗?”

1月20日,《囧妈》宣布提档至大年三十时,遭到一线工作人员吐槽。但他们可能没有想过,比起忙碌的大年三十,一个冷清的春节档,将使他们更加难以承受。

3天后,《囧妈》出品方欢喜传媒宣布与字节跳动订立合作协议,后者将向前者最少支付6.3 亿元购买电影版权。同时,欢喜传媒将终止电影《囧妈》与横店影业的保底发行协议。

消息一经发出,欢喜传媒股价当天以43%的涨幅报收1.96港元/股,总市值也从43亿港元涨到了近62亿港元。

欢喜传媒在2019年11月与横店影业就《囧妈》签订了保底发行协议,双方约定保底总票房为人民币24亿元,横店影业需要最少支付欢喜传媒保底发行价6亿元。在此之前,欢喜传媒投资出品的另一影片《疯狂外星人》同样也是以保底发行的形式,征战了2019年春节档。

2016年前后,影视行业资本涌动,保底发行成为投资方抢占优质片源的重要手段。早期有《心花路放》、《一步之遥》、《封神传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及《战狼2》等多部影片采用保底的方式发行。

但随着监管趋严和资本退潮,保底发行的风险逐渐凸显。比如,4亿元保底的《致青春2》,票房只有3亿元;10亿元保底的《封神传奇》,票房只有2.83亿元;10亿元保底的《绝地逃亡》,票房是8.83亿元……上述提到的《疯狂外星人》最终只收获了22亿元票房,未达到28亿元保底票房。

保底发行对于保底方而言就像一次赌博,押对宝了就赚,碰上烂片就赔钱。如今,保底发行仍然是抢占优质片源的重要途径,但是资本在这场运气的博弈中变得更为理性。

在此情况下,横店影业选择以24亿元保底《囧妈》,可见对欢喜传媒制作能力的信任。

但海誓山盟不过短短2个月,欢喜传媒就不得不为生存问题“背信弃义”。根据前后两次交易可以看出,在与横店影业的保底协议框架下,欢喜传媒可以获得至少6亿元的收益,而与字节跳动的合作中,欢喜传媒则可以拿到至少6.3亿元的真金白银。

3000万元的差价就背弃了曾经携手的伙伴?对于《囧妈》而言,或许不选择把信义作价3000万元卖掉,迎来的可能是更多的损失。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正经社,从《囧妈》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部实打实迎合春节档的影片,一旦错过春节档,观众买单的意愿将会大打折扣。同时,内容质量上,《囧妈》算不上是一部内容扎实的作品,目前在豆瓣5.9的评分低于去年《疯狂外星人》6.4的评分,票房不会比《疯狂外星人》好过多少。

除此之外,《囧妈》中出现大量广告植入,影片质量又不抗打,延后在影院上映,在没有春节光环护体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引起观众进一步反感,广告效应也会大打折扣。

眼下,欢喜传媒已经没有继续亏损的勇气了。从2016年开始,欢喜传媒就斥巨资打造内容制作团队,先后签约王家卫、陈可辛、张一白、顾长卫以及张艺谋等一系列知名导演,先后共计花费了10余亿港元,直接导致公司在2016年、2018年分别亏损12.52亿港元、4.45亿港元。

尽管《囧妈》免费在线上上映遭到了影院联合抵制,但就目前而言,观众和字节跳动是鼓掌欢迎的。

钱赚到手,观众也买账,欢喜传媒此番确实是无奈地赚了一笔。

2

尴尬的影院

先是提档大年三十,紧接着又放弃保底发行“改嫁”线上播出,《囧妈》此番连连打破“行业规则”,是可忍孰不可忍?

吃了亏,影院总得出来蹦跶几下表达委屈。

1月24日当天,23家院线、涉及8个省市的电影行业从业者向国家电影局发出了申请书,以欢喜传媒破坏行业规矩为由希望停止《囧妈》的互联网放映。

不过该请求并未被受理。一位法律从业者告诉正经社,《囧妈》终止保底协议是在合同框架内进行。根据欢喜传媒与横店影业的保底协议,在疫情、战争等一系列不可抗因素影响下,欢喜传媒有权终止协议另寻他路。只不过,这对于前期就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进行宣发的横店影业而言,显得有些不人道。

这道理浅显易懂,难道23家影院都无从知晓?

非也,不过是身处谷底的一声呐喊而已。

以横店影业的兄弟公司横店影视为例,财报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横店影视营收和归母净利为21.31亿元和2.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43%和19.40%。

同样作为院线股的另一龙头万达电影也在近日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2019年预亏33亿元-4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1亿元;受春节档撤档影响的光线传媒则预计2019年盈利9亿元-11.5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盈利13.73亿元,预估下滑16.26%-34.46%。

院线过得不好,人尽皆知。根据国家电影局公布的数据,2019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 642.66 亿元,不及650亿元预期,同比增长5.4%,为近三年最低。

票房增长疲软的同时,影院荧屏数量还在增加。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19年度全国新增银幕共9708块,银幕总数达到了69787块,较 2018 年增幅达到14.7%。

换言之,在整体票房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多一块荧屏就代表着上座率的下滑。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院线上座率已从17.4%连续下滑至11.1%。

2019年以来,国内出现了《哪吒》等一系列爆款影视作品助力票房增长。为此,被称为“神仙打架”的2020年春节档,毫无疑问会是一个票房爆发的重要时间节点。

如今,《囧妈》弃横店影视而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迫使横店影视错过了跟爆款抱团的机会。

3

新的变革

但无论如何,《囧妈》与字节跳动这对搭档所打造的特殊春节档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根据字节跳动日前公开的数据,截至1月27日零时,电影《囧妈》在头条系渠道的总播放量超过6亿次,总观看人次达1.8亿。

若按照院线上映每张电影票30元的价格计算,此番《囧妈》票房已经超过了50亿。而2019年大热的《哪吒》最终票房为49亿多元,且是在多次延长上映的情况下。

可见,线上上映的《囧妈》除了为欢喜传媒挣到了钱,还为电影行业挣足了曝光。

在《囧妈》之后,由甄子丹领衔主演的《肥龙过江》也在撤出春节档延期情人节档之后,再度转场,于2月1日转为网播。在利益冲突并不那么明显的《肥龙过江》身上,院线的抵制情绪几乎都消失了。

实际上,在《囧妈》之前,乐视和奈飞也曾因超前点播时间与线下渠道窗口期都过短而爆发过矛盾。

2015年,乐视主控的影片《消失的凶手》率先在网络点映,遭到院线集体抵制后最终被迫放弃。但在视频网站逐渐强势的当下,欢喜传媒多了几分硬气。

正如甄子丹在《肥龙过江》网播之际在社交平台上所说:“在互联网发展的当下,电影内容移动化网络化也是必然的趋势。日后在个人能力范围内,我尽力做到我的电影作品在电影院里上映后,互联网上的播放依然点击爆棚!”

但影院放映和网络点播的隔阂并非轻易就能消解。作为“网院同步”的践行者,奈飞的坚持至今仍受到国内各大影院的抵制。

但相比于国内的被动,奈飞在内容上的强势已经开始撼动影视行业“窗口期”的潜规则。奈飞出品的《爱尔兰人》和《婚姻故事》两部电影分获10项和6项提名,且双双入围2020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除此之外,奈飞也选择性地将部分影片分发至线下影院予以一定期限的上映。

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出现,必然牵动原有商业模式下的利益方。正如同2012年电商兴起之后,线下百货商场业绩开始出现下滑。许多百货商场将亏损的原因归咎为电商搅局并发起了行业抵制。但数年过后,线上线下,人、货、场,已经形成新的商业模式。

《囧妈》的“背信弃义”会不会成为一个行业变革的导火索还无法定论,但任何打破原有商业模式的“意外”都值得整个行业的人去思考:我们该如何面对下一个《囧妈》。【《正经社》出品】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校对|然然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请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