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这部作品虽然难成经典, 却用凄婉华丽的故事致敬了盛唐气象

电影快讯 1956℃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白居易

2017年上映的《妖猫传》可谓是国产电影中不多见的华美秀丽、凄婉旖旎的优秀作品。

而导演是一部影片内在的灵魂, 《妖猫传》正是中国着名导演陈凯歌的作品。

陈凯歌是一位深受中华历史文化影响的导演, 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着鲜明的中华文化、美学之烙印。

此外, 从《霸王别姬》到《无极》再到《妖猫传》, 纵观这些风格相似的电影我们也不难看出, 陈凯歌本人对于鲜艳华丽、错彩镂金风格的喜爱。

同时, 从影片的宣传和报道中更能感觉到, 陈导一直有一个执着的“盛唐梦”。

这种执着既体现在他斥数亿巨资建造了一座唐城, 也体现在他用6年时间来打磨这部影片。

正是这种种原因叠加在一起才有了如今我们看到的《妖猫传》。

陈凯歌这部作品虽然难成经典, 却用凄婉华丽的故事致敬了盛唐气象 - 陆剧吧

盛唐气象 华丽美学

在表现内容上。

林庚先生曾说:“这时代性格是不能离开了那个时代而存在的。盛唐气象是盛唐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

毫无疑问, 《妖猫传》讲述的是盛唐时期有关杨贵妃之死的一系列事情。

众所周知, 玄宗朝是唐朝的巅峰, 如果说哪个时期最能集中体现“盛唐气象”, 那必然是玄宗朝。

故事以家喻户晓的玄宗与杨妃的爱情为线索, 大众喜闻乐见, 容易引起共鸣。

此外将盛唐与玄幻相结合, 也容易满足很多年轻人的口味, 在商业化上做到了古为今用。

结合这样的故事背景和历史知识观赏影片, 不难从中发现许多有关“盛唐气象”的美学借鉴。

首先是开放与包容。

在电影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伟大时代万国来朝、兼收并蓄、兼容并包的场面。

胡玉楼美艳的舞女身着充满异域风情的服装, 跳着旋转动感的舞步, 极乐之宴开场的胡人杂技演员和跳着着名胡旋舞的安禄山相映成趣, 外族文化在大唐的土地上摇曳生姿, 令人神往。

陈凯歌这部作品虽然难成经典, 却用凄婉华丽的故事致敬了盛唐气象 - 陆剧吧

慕名而来的阿部仲麻吕和空海, 他们作为外国人也可以通过科举做官、可以向高僧求得真传。

不管是汉族人还是其他民族的人, 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归宿。

这些都体现了一个盛世王朝的包容、开明与接纳。

其次是市井的繁华。

唐朝时期经济发达, 对外贸易繁盛。东市和西市是唐长安城的经济活动中心, 也是当时全国工商业贸易中心, 还是中外各国进行经济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

这里商贾云集, 邸店林立, 物品琳琅满目, 贸易极为繁荣。

胡玉楼里争艳的群芳, 街市上变戏法 (幻术) 的江湖术士, 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人群……这些都体现了盛唐安定、富足、和美、繁华的气象。

此外, 影片还选择了以日本人空海为两大男主角之一。

抛开中日合拍以及原著是日本人写的这个现实, 这样的设置也是没有违和感的。

众所周知, 日本许许多多的文化都是从唐朝传过去的, 日本人的盛唐梦一点都不比中国人逊色。

陈凯歌这部作品虽然难成经典, 却用凄婉华丽的故事致敬了盛唐气象 - 陆剧吧

唐朝历史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外族之一就是日本。日本现在还保留着许许多多盛唐的印记。

这种浑厚的历史脉搏和跨越千年的深远影响也是“盛唐气象”的一个鲜明的表现。

在镜头语言上。

长镜头的巧妙运用:

“东方的长镜头不同于西方的长镜头, 西方式的长镜头是以运动的长镜头为主, 东方式长镜头却是以静止的长镜头为主。这里说的静止长镜头就是摄影机的机位、机头、焦距不动, 摄影机在静止中完成一个时间长度较长的影像镜头的拍摄。”

同时作为一种电影语言, 长镜头利用景深镜头, 可以拍摄出比较完整的人物动作, 再现现实事物的自然流程, 让观众能更客观地看到空间的全貌和事物的实际联系。

《妖猫传》中的长镜头就是具有东方审美特色的静止长镜头。

这种长镜头在体现盛唐气象的运用中主要有两个场景。

第一个是在空海和白居易穿过市井天桥时有一个20秒的长镜头。之后就是极乐之宴上追随贵妃脚步的10秒左右的长镜头。

这种长镜头, 一方面有中国文人诗画精神的体现, (如在《诗经》、《沁园春·雪》、《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 它能够体现出盛唐市井的繁华和人物的状态。

烧香拜佛的老百姓, 做买卖的生意人, 民众生活的百态都在长镜头的边缘有所体现。

而在极乐之宴上, 追随贵妃脚步和背影的长镜头更有一种探寻的深意, 有一种令人憧憬的期待———期待它回眸时令人惊艳的美丽, 为贵妃的美造势。

此外, 这样的长镜头不仅说明了贵妃在极乐之宴这一空间中的主体地位, 还可以将极乐之宴上美轮美奂的图景包罗进去, 能更好体现盛唐华贵的气象。

同时, 长镜头在电影时空中还拥有着其独具的纪实价值。虽然《妖猫传》中有玄幻的部分, 但如果陈凯歌导演想要表现出盛唐史诗般的精神气象和老百姓的生活状态, 那这种带有纪实意味的长镜头就也是必不可少的。

鸟瞰视角的运用:

鸟瞰镜头往往表现的是数量上的壮观, 而不是个体的视觉质量。

鸟瞰镜头在片中主要体三处:

一处是表现长安整体景象的镜头, 重在表达长安城恢弘的气势和市井的繁华;

第二处是表现众人出逃的慌乱, 大家挤在一起, 仓皇出逃, 重在用鸟瞰镜头体现密密麻麻的人潮, 突出了人数之多和紧迫感、压抑感;

第三处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在极乐之宴上的运用。这种视角将那种“觥筹交错”、“众宾欢”的状态更加强烈的表现了出来, 同时也体现了场景的华美和盛大, 更能表现出盛唐富丽堂皇的气象。

对称式的构图:

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呼应的特点。也有庄严, 恢弘, 正式的感觉, 《妖猫传》多用对称的构图, 让画面更加的典雅, 端庄、大气, 使所描绘的建筑也更加的整齐、恢弘, 这些也都有盛唐气象的影子。

在场景布置、色彩和配乐上。

《妖猫传》在视觉和听觉效果上也是极尽错彩镂金之美。

视觉上影片色彩明度高, 饱和度高, 种类繁复, 搭配多用撞色, 营造出一种富丽精工的堂皇气象。

建筑上以花萼相辉楼为典型代表, 高大华丽, 室内雕梁画栋, 体现了盛唐经济实力、建筑工艺的杰出。

此外在服饰上, 本片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唐朝的配色, 且不说长安女子们的襦裙形制精美、繁复华丽, 就连空海的服饰上的花纹也十分的考究, 从中能感觉到盛唐人的精致。

在器物上, 形状各异的酒器、晶莹剔透的簪子、流光溢彩的纸灯、绣工精细的香囊……这些都体现了唐朝手工艺的辉煌。

而在配乐上, 《妖猫传》多用低音鼓点来体现盛世雄壮的气势, 同时配合弦乐的演奏, 有一种荡气回肠的宏大气象。

此外, 片中也多有琵琶、胡笛、箜篌等西域传来的乐器, 配以阮、笛子等多种乐器进行合奏, 气势宏大, 声部繁多, 既体现了盛唐音乐艺术的繁盛, 也体现了其兼容并包的特点。

美奂之余 碧玉有暇

在《妖猫传》中, 观众能够感觉到导演对于盛唐气象美轮美奂而又气势蓬勃的极力追求与还原,但是这种还原似乎还没有完全抓住“盛唐气象”的精髓, 有着一些缺憾。

或许《妖猫传》存在瑕疵的最大原因就在于它对盛唐气象的展现只在皮而不在骨。

盛唐时期的美学思想中已经提出了“兴象”说, “兴象”说的提出表明人们对艺术形象的把握, 已由注重外形的感知深入到内在精神的探求, 或者说是由“形而下”的外壳上升到“形而上”的内核。

而《妖猫传》只抓住了“盛唐气象”形而下的外在表象, 忽视了其形而上的精神内涵。

过分强调个体。

盛唐气象是一个由无数优秀个体组成的整体气势, 是千峰并立而形成的共生奇观。

一部电影有主角、有主线是很正常的, 但是电影反复强调杨贵妃是大唐盛世的象征便略有不妥。

电影给人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 所有人都围着杨贵妃转, 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 仿佛盛唐是为了杨玉环而生。

是盛世造就了杨贵妃不假, 但一个后宫女子是否可以代表一个盛世, 是否可以左右和动摇所有人的心智还尚需推敲。

很显然这里导演用的是一种夸张的表现形式。而这种夸张也因过于夸张而变得失真, 也偏离了盛唐气象的本质。

一枝独秀不是春, 盛唐的气象是百花齐放。

错彩镂金有余而厚重典雅不足。

正所谓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度, 得当的才是合适的。

配合协调才是美, 不加选择的堆砌便不是美。

《妖猫传》中的胡玉楼和花萼相辉楼, 并不考虑任何审美的和谐, 而是把一切富丽堂皇的、华贵的都堆砌上去, 于是就形成了错彩镂金亦雕绘满眼的图景。

而这种不讲求设计的铺张很容易形成视觉和审美上的疲劳, 反而失了典雅厚重的贵族气质, 典雅和厚重感。

此外, 斥资数亿的唐城也没有让观众感觉到宏阔的气象, 反而总是给人一种拥挤和压抑的感觉。

而造成这种气魄、格局辖小的原因和镜头取景的封闭性有着很大的关联, 《妖猫传》中很多宏大绚丽的景色都不是通透、开阔的, 而是闭合的。都有一种被框住的压抑感。

这也使得盛唐气象中开阔、雄浑、恢弘的气势完全没有得到体现而显得局促。

不合理的安排使盛唐气象失真。

《妖猫传》还有一点令人诟病的就是历史细节上的硬伤。

影视剧是允许有合理的想象和改编的, 但是如果不好则会让人有跳戏和尴尬的观影体验。

首先在人物设置上, 杨贵妃有胡人血统这一点在历史上并没有记载, 所有有关杨氏的籍贯和家谱等资料都显示杨贵妃是纯汉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其次在情节安排上, 长安是非常典型的内陆城市, 长安城既不是东方威尼斯, 也不是江南这样的鱼米之乡, 长安历史上的平面图也显示并没有那样可以用来划船的水道, 所以很显然这个也是导演过于理想化的设计。

虽然这部电影主体是玄幻剧, 但是很多无伤情节与叙述逻辑的不必要的扭曲, 显然会对盛唐气象的展示有所妨害。

缺乏高度和敬意, 很多情节流于轻浮。

在电影中有一个李白要高力士脱靴的伸脚镜头, 很显然导演在这里用了比较幽默的表现形式, 甚至带有几分周星驰式的滑稽。

明明是非常能体现李白不畏权贵的一幕, 却因为这种不合时宜的幽默感而失了风骨。

而且在李白和贵妃对话时, 李白无论是语气还是神态都带有几分轻浮, 相比阿部和白鹤少年, 他不但没有对于美的最起码的敬意, 反而带有一种调笑的态度。

此外, 阿部仲麻吕对于贵妃的感情也没有进行很好的铺垫, 让观众对这其突如其来的表白感到莫名其妙, 这种仓促感也使得他的喜爱更加流于外在, 因缺乏真情而显得空洞。

再有一点就是李隆基的形象, 在极乐之宴上, 他踩住贵妃裙子然后半蒙住脸的动作以及出逃时的仓皇和不镇定, 都让人感觉不到这是一个曾经创造过开元盛世的一代明君。

当过盛世君主的人, 即使失败也会有从容, 及时妥协也有尊严, 哪怕是末代皇帝溥仪在审判法庭上也不失皇家风度, 李隆基作为开创盛世之君实在不应该有片中那种失仪的表现。

这些失败的演绎都失了盛唐气象, 失了盛唐风骨。

虽然《妖猫传》在整体表现上并不完全尽如人意, 但《妖猫传》对盛唐气象的借鉴和追寻却不是一件坏事。

首先, 它体现了人们对于盛唐气象的憧憬和怀念, 是对于文化的一种追溯和反观。

其次它大胆的对当年的爱情故事提出了不同的思考, 这种思考既有创新价值也有现实价值, 它为我们揭示了盛唐气象光彩万丈的另一面、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它的影, 它的阴暗面。

此外, 《妖猫传》的出现, 无疑引起了新一轮的盛唐热。人们再一次聚焦盛唐, 聚焦盛唐气象, 无论是批评抑或是赞美, 透过此片, 都让更多的人开始去勾勒、去理解、去表达自己心中的盛唐气象。

一种审美形态都是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 而这些新的思考和解读, 无疑都是对于盛唐气象的补充和正名, 让盛唐气象在新时期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标签: 电影快讯